正文

第二章 10年职场:我与创投世界的难解之情缘

“风投女王”徐新:专注才会比别人更优秀 作者:刘志则 著


第二章 10年职场:我与创投世界的难解之情缘

01.从中国银行的柜员到三八红旗手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来临,金融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时代。但对于过着“挺好玩的”的大学生活的徐新来说,大潮对她的影响还仅限于让她的生活更“好玩”。其实,随着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时代正在为她,以及千千万万个像她这样的潜在人才铺设道路。

很快,徐新从南京大学毕业了。在那个大学毕业生还是天之骄子的时代,徐新毕业后很顺利地找到了工作,成了中国银行的一名普通职员。在那时,银行职员可谓是一个令人垂涎的美差,是所谓的“铁饭碗”。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银行正处在风口浪尖,机会可以说处处都是。

刚开始,徐新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三件事,在柜台复印、登记、盖章,做办理存折、托收支票一类的简单工作。这些工作对于徐新来说,虽说轻松,却也无聊。有些人在得到这样的“铁饭碗”,拿着衣食无忧的工资之后,往往是无所事事,想办法消磨这得过且过的日子。

但面对简单、轻松、缺乏挑战性的工作,争强好胜的徐新并没有因此失去热情和目标。她还是尽心尽力,努力做到最好。那时徐新的目标是当先进,当科长。她上进心很强,一心只想做好,并且做到最好。她从不迟到和早退,总是尽心尽力地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而且,她还当上了银行里的团支书,积极努力地完成英语竞赛等业余活动,带领大家热情地完成工作。

为何在抱着“铁饭碗”的情况下,她还是如此努力?对此,徐新这样描述:“每天特别认真地工作,能出彩的地方,我都出彩了,银行知识大奖赛拿个第一啊,当个三八红旗手啊,当个团支部书记啊,这样干了三年后,我感觉荣誉已经都有了,可我却没有在进步,对这种状态很不满意,那时我每天骑车上班经过右安门立交桥,那个桥修了很久,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在桥修好之前,我的生活一定要有变化。”

在徐新的努力下,不仅个人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也带活了单位的工作氛围。短短一年时间,她就被评为单位里的三八红旗手。当时她单位三千多职工,每年才有三位三八红旗手,这千分之一的优秀概率,徐新作为初涉工作、初涉岗位的年轻人,若不是她的表现优秀、能力突出,这样的机会也不可能降临到她的头上。

作为一名短短一年时间就有突出表现的新人,不仅徐新自己感到自豪,领导和单位也十分高兴。他们认为,这样的年轻人值得更好地培养。

很快,机会就降临到了徐新的面前。

02.普华永道,人生最重要的跳跃

徐新是一个活泼而敏感的人。在她的风投生涯里,帮助她多次取得成功的,是她特有的“杀手般的直觉”。在这种直觉的引导下,徐新总是能将人生中出现的重大机遇敏锐而成功地把握住。

1992年后,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市场复苏和兴旺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大潮中,金融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更加迫切地需要进一步和国际接轨。由于我国国情特殊,财务制度与国际有很大不同,不能直接聘用国外的财务专业人才。因此,培养一批拥有国际水准的中国财务专业人才就成了中国金融行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财务专业人员的巨大需求,1992年,中英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决定以联合培养一批注册会计师的方式,为我国培养先进的财经人才。准备工作从国内的金融圈中开始,选拔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去参加英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整件事情的重中之重。作为年轻员工中的佼佼者,徐新也顺理成章地得到了这次考试的机会。

徐新后来这样回忆那段改变命运的往事:“我们(中国银行)营业部和会计是分开的,本来这件事情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们(营业部)主任不同意,说这样的好事儿,怎么能不考虑我们这么大一个部门呢?所以后来争取到一个名额。给谁呢?主任说把学习的机会让给年轻人,而我是当时三八红旗手当中最小的一个,于是轮到了我的头上。”

机会只有一次,徐新能否把握住?毕竟,从接到通知到参加考试,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一向善于考试冲刺的徐新,这次又重拾好多年没有用过的“背功”,开始昏天黑地地背诵会计书。作为外语系的毕业生,徐新在会计方面是十足的“门外汉”,但天资聪颖的她却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会计专业课的筛选,以第二名的身份拿到资格,进入到第二轮的考试中。

复试在南京黄埔饭店进行。徐新和来自其他几家国有银行和一些财经专业的大学生共同接受来自六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高手出题测试。这一轮测试成为他们去往香港实习的最后一道围墙。如果顺利通过,去中国香港、去普华永道、成为正式的英国注册会计师等梦想都将成为现实。

很快,复试就结束了。试题也很简单,每个人只需按照抽到的题目进行一个十几分钟的英语演讲,然后回答几个专业的问题即可。但是,等待的时间却是如此漫长而令人心急。为了排解等待时的焦躁,徐新走到了对面的餐厅吃午饭,可是在这家餐厅中,徐新却不知道面对从没有吃过的自助餐怎么取餐。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下午,徐新终于等到了结果:她成了为数不多的通过考试的幸运儿之一。徐新激动得差点哭了出来—一个多月前,自己甚至还不知道本单位的会计除了每天数钱和看账本还要做什么,如今自己却成了鼎鼎大名的普华永道的实习生。后来,徐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十分谦虚地将自己被选中归功于自己的英语:“是因为我英语好。他们业务虽然非常棒,但是他们的英语不好,连题目都看不懂,根本没办法答题,和考官交流。我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搬到考场就行了。”

从山沟沟到中国银行,再从中国银行到普华永道,徐新完成了许多人根本不敢想象的“三级跳”。命运女神的垂青,三八红旗手的拼命精神,南京大学外语专业的高素质,川妹子的泼辣性格……种种复合在她身上的特质,不可复制的徐新式排列组合,让徐新上路了。

03.踏入资本圈,H股崭露头角

来到普华永道实习的徐新,面对着香港这个花花世界,甚至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维多利亚港湾、太平山夜景、购物天堂,还有工作时的身份—“刚开始别人都以为我是高干子弟,我说我不是,根本没有人相信。他们都说,不是高干子弟,怎么可能?这种误会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能在香港普华永道实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很快,这种感觉就消散了。对于徐新这个重庆姑娘来说,香港人说的粤语实在是难以理解;可作为一名审计实习生,如果不迅速融入本地人,工作根本无法开展。不掌握粤语这门“工作语言”,她的工作根本就无法展开。

那就学粤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徐新,开始学习粤语,每天嘴里都是各种词汇。仅仅三个月,她就能熟练地和本地人用粤语对话了。当客户们发现这个小丫头一眨眼的工夫就能熟练地讲广东话,十分吃惊。因为很多外地人即使在广东工作很多年,还是对粤语听得半懂不懂,张口说更是不可能。

徐新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描述这三个月的艰难经历:“我们的工作是客人点谁就是谁,我和另外一个内地来的女孩子因为不会粤语,没人点。一开始我们还很高兴,没人点正好可以看书学习,但时间一长,发现不行。我们来这儿又不是来看书的。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有一小拨儿日本客户没人做。他们的业务又小,又挑剔,没人愿意做。我一想,正好可以和他们用英语谈。于是,我们的实习就从这里真正开始了。”

在语言之外,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压力也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刚到那边对粤语还不熟悉,每天晚上干到十一二点。晚上又要准备18门的CPA(注册会计师)考试,异常辛苦。周末又要忙考试,生活陌生、枯燥,世界小得只剩下工作和考试。”

毕竟,这里是普华永道,是世界上顶级的几家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而徐新所获得的实习机会,更是要经过多次考试审核才能获得。每天,徐新都要和无数枯燥的数字打交道,她要做的,不仅是准确地记录这些数字,关键还要培养出注册会计师对于数字的那种独特敏感。比如,面对48,695,825.47这个数字,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将它如实地记录下来就可以了;而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只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将其简化为“四千九百万”,才有可能成为真正合格的审计员。

有一位曾在普华永道实习的女孩在网上这样讲述自己“地狱般”的实习经历: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经理,工作都十分努力。每天,不仅他们要加班到凌晨,经理也要加班到凌晨,而且即使加班,工作也不一定能全部完成。但他们从来不敢放松,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稍有不努力,自己就有可能被他人取代。即使熬成了经理,工作也没有放松的可能。这位女孩抱怨说,这一行没什么前途,即使你是经理,你也一样累。

更令徐新愤愤不平的是,由于中国那时刚刚改革开放,还没有培养出多少优秀审计人才;“中国人”的标签,也让徐新受到了不少不公正的对待。客户一看她是“中国人”,就不愿意用她,这让她只能为那些没人愿意应付的日本客户服务;至于投资等核心业务,徐新更是没有参与的可能。

但在1993年,改革开放的大潮再次为徐新带来了新的机会,让她得以介入公司的主流业务。这一年的7月,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这标志着中国内地的企业迈出了境外上市的第一步。此后,H股开始了缓慢而高调的发展。在1997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H股指数达到了巅峰。当然,在这巅峰的背后,是国家经济改革的步履维艰,以青岛啤酒为例,首个H股公司风光的背后是股权改革先驱者的探索和艰辛,在香港成功上市不久,就又在A股上市。但很快,控股的青岛国资委就发现股权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得不暂时停牌,进行整改。不过,改革的大趋势已经无可阻挡,在青岛啤酒之后,又有数十家公司在H股成功上市。

而作为普华永道为数不多的内地人,徐新也得到了公司的重用,她从一个实习会计师摇身一变,成了针对H股国企的总协调人。她说:“中国人的发展,还是靠我们祖国。H股的推出一下子使得我们如鱼得水,我们的语言占优势,我被聘请为总协调人,可以参与重大谈判,后来的进步就很快了。”她的工作内容也一下子多了起来:每天,她都要不停地查看企业的财务状况,核对报表,发现问题,进行收购以及兼并的财务调研。当然,日子也比一开始忙多了,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成了家常便饭。

在普华永道工作三年后,徐新通过了CPA的18门专业课考试,成为正式的注册会计师,实习工作圆满结束。这三年中,她从财务角度切入企业的核心,生意模式、利润滚动、经营风险等量化指标成了她打量一个企业的习惯性视角。不过,由于她的身份仍然只是一个会计师,她最后能完成的成果,也不过是一份审计报告而已。对于雄心勃勃的徐新来说,这根本就无法令她满足。

于是在实习期满后,徐新与上司进行了沟通,而她的上司则推荐她去百富勤公司直接投资部面试。工作干练又富有激情的她,在面试过程中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试结束后仅仅几个小时,百富勤就直接发出了录用通知。此后,徐新正式开始了她的直接投资生涯,按她自己的话说,从此一挥手,她开的就是千万美元的支票。

04.风暴来袭,香港金融阴云笼罩

20世纪末,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式的变化,大量资本流入正在蓬勃发展的东亚、南亚各地。一方面,这些资本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高达8% ~ 12%的GDP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却远不及GDP的增长速度。飞速膨胀的泡沫经济,正在逐渐威胁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安全。

可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却完全没有意识到泡沫带来的危险性,没有及时地做出合理应对。结果在1997年,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和他旗下的量子基金发动了一场针对泰铢的大量卖空活动。很快,泰铢就在索罗斯的攻击下急速贬值,仅在7月2日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就骤降了17%。此后,索罗斯和其他国际炒家又开始了针对其他国家的卖空活动。在他们的攻击下,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相继受到冲击,货币也迅速缩水。

1997年10月,量子基金开始了对亚洲金融中心香港的进攻。在三波攻击中,香港恒生指数大跌至9000点以下,但在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刚刚成立几个月的香港特区政府的有力回击下,港币并没有出现大幅贬值,恒生指数也重新登上万点大关。

国际炒家妄图使香港变为“超级提款机”的计划很快就被香港特区政府挫败,这令他们损失惨重,不得不停止了对港币的攻击。但在第二年的8月,量子基金再一次发动了进攻,迫使香港特区政府大幅提高利息率,隔夜拆借利率更是上涨到了300%的惊人水平。

在普华永道历练三年的徐新,凭借着对数字的敏锐感觉,很快便察觉到汇率波动的异常。她感觉,风暴即将来临。果不其然,随着攻击的再一次展开,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工作餐时间的讨论话题也从服饰、珠宝、明星,全部切换到风暴的来临上。

为了应对这次攻击,香港特区政府再一次出手,动用外汇储备全力承接港币沽盘。最终,国际炒家在损失数百亿美元后,不得不撤出香港。可是,徐新所在的百富勤,却由于投资失误,在风暴之中轰然倒下了。

百富勤在创立之初,可谓是香港最优秀的投资银行:1988年创立之初,就有李嘉诫、胡应湘等大亨鼎力相助;创立者梁伯韬先生个人有“红筹之父”的美誉,推动内地国企A股上市,社会影响力极大, 1996年为北京控股安排上市,更是获得一千二百多倍的超额认购;人们纷纷惊呼,百富勤不仅是最为成功的港资投资银行,更是唯一一家能与华尔街金融巨头们一决雌雄的港资投资银行。

在徐新加入百富勤时,百富勤正处在最风光的日子中。无论是在中国香港还是东南亚各国的投资,都让百富勤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在风光的背后,危机却在一点一点地发酵着。随着印度尼西亚被索罗斯“攻陷”,百富勤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一下子便为其带来了10亿美元的账面损失,资金缺口更是高达100亿港币。百富勤高层四处奔走,才在1997年11月和瑞士苏黎世集团达成了入股协议,暂时缓解了资金困境。

没想到,金融风暴席卷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之后,迅速刮到韩国、日本,拿下这两个巨头。整个东亚沦陷,金融风暴成为金融界谈之色变的洪水猛兽。“亚洲经济将全面崩溃”的谣言越传越盛,苏黎世集团脸色大变,决定弃卒保帅,取消入股协议。这根最重要的“救命稻草”消失后,百富勤也只能无奈接受倒台的命运。

1998年,百富勤被强行清盘,宣告破产。而徐新则带着在百富勤的业绩,加入了霸菱投资。

05.成为霸菱合伙人,初涉IT行业

在亚洲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时,刚刚加入霸菱投资的徐新便开始了她作为“救火队员”的工作。此时的徐新,刚刚加入霸菱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不仅工作还没展开,根基是否牢固都是问题,不断恶化的金融环境让她周围危机四伏。

而且,出于对亚洲整体形势的担忧,霸菱投资只给了徐新2500万美元。东家不出钱,剩下的钱就只能靠徐新自己去筹集。但是,面对金融危机,人们躲闪尚嫌太慢,又怎么会愿意拿出钱来,加入很可能血本无归的风投基金?面对这一情况,徐新采取了另类策略:她和另一位管理人花了些力气,将这笔资金扩充到5000万美元,然后就停止了筹款,开始用这笔并不充裕的资金进行投资。

现在来看,徐新在普华永道三年的实习经历为她摆脱困境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当初,她在普华永道从无人问津到被委以重任;现在,她又通过经验和人际克服自己资金上的困难。而且,向来直觉敏锐的徐新早就意识到,金融危机虽然令她在资金募集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有很多公司也在这次风暴中股价大跌,以往高高在上的跨国大公司现在也只需要花费不多的资金就可以介入。比如,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青岛啤酒,也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不得不进行大量回购以维持股价水平。这就意味着,这次金融危机能为她带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现在的黑暗很快就能迎接到光明的来临。

于是,徐新开始以香港为圆心,对整个东南亚、南亚、东亚市场进行扫描、分析,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这时,一位在印度进行基金管理的同事传来消息,向徐新推荐了一个软件外包公司的项目。敏锐的徐新立刻判断出,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优秀商机。

在那时,IT行业还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行业。虽然它业务稳定、利润高,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在风声正紧的金融危机时代,很多投资者都不敢轻易向一个大部分人都不熟悉的行业出手。徐新却觉得,自己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她发现,IT行业的外包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大批具备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人员,是它最大的特点。与之相应,外包公司的成本低,毛利率高,业务较少波动。从行业定位上来看,IT外包属于高科技领域,可以分到这个行业的高利润,并因其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特点,亚洲又具备自身的优势。而这些公司又能与受金融危机波及较小的欧美公司直接对接,收入多为汇率稳定的美元等货币,这样的机会,实在是不能错过。1998年的时候,欧美各国互联网公司正在攻克即将到来的“千年虫”问题,与美国硅谷有着紧密联系的印度,全力攻克外围,把外包的活揽了下来。

徐新经过调查,又发现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在IT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全世界都具有不错的竞争力,许多位于硅谷的美国IT巨头都愿意雇用印度工程师。而这次投资的公司,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阴云下也能做得红红火火,很多美国大公司都是他们的主顾,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与他们展开合作。

在经过了缜密的分析后,徐新毅然与那位同事合作,向这家公司注入资金,控制了公司55%的股权,实现了绝对控股。三年后,公司越做越大,而徐新的投资也足足翻了6倍。

除投资印度之外,徐新还投资了香港的电脑服务供应商之一中联系统。中联系统深受资金短缺困扰,而多家银行准备撤资的消息更是令中联雪上加霜。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困境,中联就只能破产清算。富有激情的徐新不仅及时向中联投资350万美元,更与中联的高管一同游说各家银行。最终,在徐新的努力下,银行纷纷决定不再撤资,中联也得以顺利度过金融危机。在这次投资中,徐新投入的350万美元在两年后便翻了10倍,达到3500万美元。

这两次投资,不仅为徐新的风投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徐新在这次投资中,对IT行业有了丰富的了解,影响十分深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