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在前面的话

向往:从农村走出来的张全收 作者:王磊 著


写在前面的话

二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要这么说?

先讲一个故事。

我8岁的时候,家庭变故。我在武汉上小学,窘迫到中午午餐费都没有了。我当时想:如果能把过去2年浪费掉的零花钱存起来,我现在可能会好过一些。

30年人生经历告诉我:没有如果,只有今后要怎么做。

在过去20年写作生涯中,我积累了大量素材。所以,与其说《向往:从农村走出来的张全收》是写作生涯20年的集中爆发,不如说它是由过去20年的点点滴滴构成的。

很幸运,面临近20万的文字,我可以说:“我不必说,‘如果过去我写了就好了’,而是说‘我没有虚度年华,放纵青春,我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我也得到了我精神世界里想要得到的东西——是一部记录时代、体现思想的作品’。”

张全收说:“我从农村走出来,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完全是辛苦打拼出来的。”

已故作家二月河生前评价张全收:“你这个人不好写,必须是了解你的人才能写出来。”

很多人认为,以张全收为代表的农民工,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们是中国由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时的特殊群体。30年、50年之前,他们没有大规模地存在;再过30年、50年,他们也可能随着特定时代的消失而消逝。诚然,他们有的老去了,有的进城了,农民工的数量越来越少了。

他们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人物。

本书用朴实的语言,勾勒了农民工们艰苦创业、回馈社会的过程。写人、写事,力求真实、有益。

很多人还认为,农民工一代中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可以用一位农民工的话解释:“贫穷的人和平庸的人,什么苦都能吃,就是不能吃学习的苦;富贵的人和优秀的人,什么苦都不能吃,就是能吃学习的苦。”这里说的学习,不全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社会这所大学的学问。

很多人相信:农民工一代们勤劳、仗义、出门靠朋友,他们可以失败,但从不放弃。

然而,本书也对农民工一代们提出三个略带尖锐的问题。

一、为什么对外人态度毕恭毕敬,对家人过于严厉?过于暴躁?

二、为何不热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如何看待风评?

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工二代们自尊、创新、追求新事物,他们敢于创新,不怕失败。

农民工一代改变中国,本书让中国了解农民工一代。

本书以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司令”张全收的真实经历改编。

特别致谢郑州金水路109号316工作室!

2019年10月8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