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二

新世纪纪实小说研究 作者:哈建军 著


序言二

纪实如何小说

大约是2012年夏天,在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哈建军表示要做关于纪实小说的研究,当时导师组都觉得这是一个有较大难度的题目,要做好恐怕得花费很大的气力。但到2013年的答辩之际,哈建军却就此选题做出了一篇颇为令人满意的论文。这并不是说哈建军在有意违拗诸位老师的好意,而是显示出作为一位有着敏锐洞察力的青年学者其个人的研究胆识和学术勇气。

择取《新世纪纪实小说研究》这样一个题目,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厘定“纪实小说”这个核心概念的问题。小说,从文体上讲是一种用文学语言反映社会现实的叙事文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小说这种文体并不是文学的主流。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观念中小说是从古代稗官的民情记录、民俗整理中演化出来的。《庄子·外物》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桓谭《新论》说:“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只是到了近代,小说的功用才得到有识之士的充分认知和高度肯定,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推举“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并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近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期间,小说逐渐成为文学河床中的主流。而我们所接受的小说理论也是从西方引进而来的。小说被认为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类型。在这一小说理论体系中,人物、情节、环境通常被认为是小说的三要素。而这三要素的文本呈现,既离不开创作主体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也离不开创作主体的艺术想象。

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小说这样一个文学体裁在运行过程中也会时有创新之体。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中,纪实小说开始有意无意地大量涌现,运用原有的理论范式显然无法把握文学创作的新变。有鉴于此,著者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所谓‘纪实小说’,是指旗帜鲜明地用纪实手法,以真人真事为题材,对具体环境中人的真实生活经历、真性情进行准确再现,客观地对社会面貌、文化氛围和社会性质的表述恰到‘实’处,从而塑造真实形象的小说。”也就是说纪实小说意味着读者可以将小说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故事情节与生活中自然发生的事件建立起必然的对应关系,作品可以将作者、读者、生活现实勾连起可信的必然联系,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生活中的现实形象可以清楚而确定地联系在一起。纪实小说这样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如“报告小说”“非虚构小说”“纪录小说”“传记小说”“历史纪实小说”“文献小说”“新闻小说”“口述实录小说”等,不同的称谓实际上也表明在文体特征和审美形式上有不同的偏重。

核心概念界定清楚之后,论著又对事关小说文体的重要特征予以辨析。虚构是小说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指艺术家通过想象、联想、推理等心理机制,把现实中本不存在、按情理却可能存在的文学形象、情节、环境等构想出来。通过虚构,小说家将自在的“第一自然”幻化为自为的“第二自然”,将现实中的生活假象幻化为小说中的生活真象,将原始状态的非本质的偶然的现象幻化为集中体现出本质的必然的现象,从而创造出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真实,更有普遍性的文学世界。虚构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将生活中已有的现象进行缀合、连接,变幻它们的次序、形状、结构,虚构的结果却是更符合生活本身的内在规律,以便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另一种是依据生活逻辑,构想出世界上根本不曾有、也不可能有的事物、人物、场景。而纪实作为一种文学手段,是指对事情或事件所作的客观真实的记录,一般是指借助亲历、采访等个人体验方式或使用历史文献、书信、档案、新闻报道等,以非虚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显然这两者之间有不同之处,但并不是没有兼容性。纪实小说正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兼具一定的虚构性,但对虚构成分有相应的限制。所以,在著者看来,纪实和虚构是文学创作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也是彰显不同审美意趣、区别不同文学类型的方法。纪实小说既是对中国古代纪实传统的续接,也是对现时文学中虚无缥缈文风的反拨。

进入新世纪之后,纪实小说之所以大量出现,在著者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承袭中国文化中求实的文学传统,几千年的中国文学总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功能属性。在中国古代,“纪实”往往是在思想文化、哲学、史学领域显现其主体形态的,以“纪”为“梯”,以“实”为“美”,在“纪”中守“实”,在“实”中求“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纪实传统。纪实的目的是记录社会现象、记载民族文化、传递历史真相、表达真情实感。其二是受半个世纪以来国外非虚构小说的影响。杜鲁门·卡波特、汤姆·沃尔夫、诺曼·梅勒等作家的非虚构小说吸引了世界文坛的关注,他们的重要作品已陆续翻译出版,对中国纪实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文本。其三是国内重要文学刊物的倡导与助推,《人民文学》自2010年第2期开始开设“非虚构”栏目,关于特设这一栏目编者还着意撰写了一段“留言”:“今天的文学不能局限于那个传统的文类秩序,文学性正在向四面八方蔓延,而文学本身也应容纳多姿多彩的书写活动,这其中潜藏着巨大的、新的可能性。所以,先把这个题目挂出来,至于‘非虚构’是什么、应该怎么写,这有待于我们一起去思量、推敲、探索。”打破“传统的文类秩序”的呼吁,促动了“多姿多彩的书写活动”和新文类的形成与发展。其四则是以纪实为文学本质要素追求新的“艺术真实”的文学立场使然。在虚构文学遭遇审美疲劳时寻求文学体裁的变动和新创,通过纪实带来新的文学审美转型。纪实小说以纪实和小说的深度融合,将传记文学、口述实录、文献记载等纪实文学推向了“故事化”,同时还将纪实文学中的“认知”“娱乐”的审美指向推向了“反思”与“解构”的向度,张扬了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特征。

解读新世纪纪实小说所追求的艺术真实,又可以细分出两个层次:作者真实和作品真实。作者真实是指作为表现生活感知的主体,通过回忆亲历事件,或者通过采访调查和查阅文献,将生活事件转化为小说故事时,既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又适时、适度地表达出作家的主观情感和理性思辨,作者的“在场”叙事使作品中寄寓了更多的真情实感。作品真实主要指题材内容与生活现实的高度一致,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能与现实事件对应,作品中的原型结构与生活原型相符,作品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符合生活事实。纪实小说不仅具有虚构文学的真实性,还具有生活现实的真实元素。纪实小说在文学的真实度上具有更为丰富的义项,能给人以更为丰厚的真实体验和更为真切的审美意向。纪实小说试图从三个方面实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一是作品故事所反映的生活事件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对应;二是作家表现社会生活时大多遵循了价值中立的客观立场;三是着力表现作家主体创作情感的真实。这三个方面在有的作品中是通过超文本注解的,有的是通过“互文性”文本来显示的,还有的是通过作品的“自明”逻辑来表现的。新世纪纪实小说通过不同的视角反思解构了社会现实,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变革、文化转型的历程。作家在反映生活真实、坚守作品的纪实性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作品的文学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诸如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纪事》《甘南纪事》,李娟的《羊道·春牧场》《羊道·前山夏牧场》《羊道·深山夏牧场》,梁鸿的《梁庄》《梁庄在中国》《出梁庄记》,乔叶的《盖楼记》《拆楼记》,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等,不同的作品也在尝试着选择使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技巧。从这个意义上看,纪实小说实际上也展示了作家叙事技巧、评判向度、关怀伦理的美学转向。

总体上来说,论著以新世纪纪实小说为研究对象,侧重从促生和制约纪实小说主体因素、纪实小说的创作姿态、批评方式和价值意义等方面,重点探讨新世纪纪实小说的本体特征和审美内涵。一方面在对新世纪纪实小说与虚构类现实主义小说的比照的基础上,总结了新世纪纪实小说的创作特质和美学特征;另一方面也对新世纪纪实小说的评论进行了回顾与反思,从中梳理和归纳出文学拓展线索和理论经验,为今后的小说创作和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有益参考。从“实文化”角度对新世纪纪实小说兴盛的背景剖析,对纪实小说“真实性”“艺术性”“价值功能”的阐述,从原型理论分析纪实小说中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结合,并用纪实小说中的原型结构检验纪实小说的真实性表现,对纪实小说作者真实诉求和“中立”立场的剖析,对新世纪评论者关于纪实小说评论的综述和解读,既不乏新见,也有较强的说服力,都是对当代纪实文学或纪实小说这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贡献。

新世纪以来整个思想文化界都在尝试以“纪实”方法反思和解构现代文化,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全面渗透社会生活与私人空间的时代,纪实文学恰恰获得新的生长机遇。且不说网络文学、影视作品中越来越多的“纪实”倾向与风格追求,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微博和微信等,也是社会纪实或人生纪实的一种文学形态。纪实文学在题材和文体形式上确实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理论的缺失导致品评标准模糊,从而造成纪实文学良莠杂陈。纪实小说不过是这一文化思潮在小说领域的具体呈现。这一独特的小说类型在经历了十几年时间的积累之后,已经成为新世纪不容轻忽的文学景观,与佳作迭出的创作状况相比,评论界对此的批评回应和理论总结尚处于一个初探阶段。在目前尚缺系统而成熟的纪实小说创作理论和批评理论之时,哈建军作为一个青年学者,能将学术目光聚焦于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现象上,并对新世纪纪实小说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解读和分析,其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期待已进入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深造的哈建军能在这一研究领域有新进展和新成果。

彭岚嘉

2015年1月于兰州大学

(作者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