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课 素朴之音:《诗经》之前的《诗》

诗经八堂课 作者:刘冬颖


第一课 素朴之音:《诗经》之前的《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典籍的大量材料,如:《左传》《国语》凡引《诗经》中的词句,都称“《诗》曰”、“《诗》云”;《论语》中孔子也称《诗》或《诗三百》;战国诸子著作中亦如此通称。可见《诗》或《诗三百》是这部诗集的本名。

《诗》被称作“经”,是由于孔子曾经把它和《书》《礼》《乐》《易》《春秋》一起当作传授弟子的教本。随着儒家学派地位的变化,汉代以后,孔子被奉为神圣的偶像,这几部上古典籍就被尊为经典。素朴的《诗三百》就被称为《诗经》了。

“经”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中未发现“经”字,“经”字始见于周代金文,文中多用“经”的初文“巠”。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经,从织也。”清朝学者段玉裁注解说:“织之从(纵)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就是说,经是指织布时的竖线,只有先把竖线排好,才能用横着的纬线织出布来。可见经字的本义并不深奥。经线能起到定纲的作用,经线既定,一块布也就织好了,所以,“经”的关键点就在于确定最基本的东西。古人由此引申认为,儒家著作所宣扬的思想是社会秩序得以稳定的根本,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儒家典籍称为“经”。从汉代开始,在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中,《诗经》就被划分到经典一类,从《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再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皆如是。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的作者应是一位男子,一位情深意长又情趣颇丰的男子。在他心里,自己爱的女人既温柔娴静又姝丽无比,“静女其姝”。一个女子,当爱情之花在她心中盛开时,即使没有任何背景的陪衬,她就已经很美丽了。而静女的背后陪衬着一段古老的城墙,她“俟我于城隅”。厚重的城墙在一个女孩子身后延伸,好似一幅韵味深远的油画。画面虽简单,可能发生的故事却是无限的——她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角落见面了!

“静女”的美吸引了从古至今的许多学者,他们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其中不乏对静女的种种猜疑,说她是“淫女”,很会勾引男人。其实,这些争论我们都不必去管它,我们只要欣赏诗中的唯美爱情就好。“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可爱的静女送给男主人公一束她从郊外采摘的荑草,并不是荑草本身有多珍异,因为它是心上人的赠与,所以才格外美丽!

此诗一、二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反复赞美女主人公的美,正是《诗经》典型的重章叠唱;全诗句尾用韵,其中第一章是一韵到底,第二章“娈”和“管”押韵,“炜”和“美”押韵,换了一次韵,体现了《诗经》隔句押韵,带有很强的节奏韵律规范的特点;“踟蹰”是双声的连绵词,带有形容词词性,这种连绵词在状物、表意上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还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

——这就是《诗经》的语言魅力。

一 《诗经》的语言魅力

《诗经》是讲求句式整齐、韵律和谐的诗歌形式,可以配乐演唱。《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由于修辞方式、文学表现手法以及声律节奏的需要,在语言和词汇运用方面必然形成自己的特色。当然,《诗经》的作品,毕竟涉及很长的时代和很广的地域,风格形式又不相同,它们的语言不可能是绝对统一的。在词汇方面,也就必然出现相当复杂的现象。《诗经》的语言艺术成就主要如下:

1.名词、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诗经》中的词语丰富多彩,使用的单字近三千个,表述了西周、春秋时代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诗经》名词、动词的最大特征是它的具象化。例如《诗经》中很少使用抽象的一般性名词“马”,却运用了三十多个具有描述作用的特殊名词表述不同的“马”,如“鸨”指毛色黑白相间的马,“黄”指毛色黄白相间的马,“骆”指白毛黑鬣的马等,这体现了《诗经》时代的人们与自然十分亲近,也体现了马在当时人生活的重要性。从这三十多匹不同的“马”,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与动物的亲密关系,因为只有真正尊重这些生灵,才会给每一种马,分别起一个名字;《诗经》中的动词也具有具象化的特征,如其中描写手的动作的词就有五十多个,这说明了我们祖先对人类生活的细心观察以及创造语言的高超能力。

2.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描形。重言如夭夭、灼灼、迟迟、习习、霏霏、依依、皎皎等,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参差、踟蹰、黾勉等,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如辗转、窈窕、逍遥等。如《诗经》首篇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开篇盈耳的是“关关”(叠字)的水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双声兼叠韵)刻画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悦耳的声音,也有生动的形象。在古汉语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这些词汇在状物、表意上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还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有许多至今仍被使用着。

3.用韵规范,节奏韵律优美。《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韵律规范。305篇中除了7篇全不用韵,98%都用韵。这7篇都在祭祀诗里(《周颂》《商颂》),至于《国风》《小雅》和《大雅》每篇都用韵。《诗经》最常用的押韵方式就是在偶数句中隔句押韵,使《诗经》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如《静女》全诗、《硕鼠》全诗等。我们现在读《诗经》,大多篇章仍琅琅上口,合辙押韵,有些篇章读起来并不押韵,这是因为语言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两三千年间上古语音和现代语音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用现代汉语去读两三千年前的古诗,自然有佶屈聱牙之处。

4.重章复沓的章法。《诗经》是以四言句为主,每句四个音节,有许多是四句一章,而全诗各章基本重复,每章之间只替换几个字,往往只用十多个字就把全部情感表达出来,读起来只有十多个音节。这种重章叠唱的形式,意义和字面只有少量改变,会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典型的例子,如《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六个动词,不但写出采摘的过程,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韵律,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气氛,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清人方玉润说:“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诗经原始》)诗篇重章复沓、起伏扬抑,声韵和声调有机结合,自然产生节奏有序、铿锵流畅、和谐悦耳的音乐效果,使得《诗经》的语言具有高度的音乐性,便于传唱和记诵。重章复唱的形式也影响了《诗经》的语言。首先,它使《诗经》中形成一些套语,这些套语不仅方便了记忆,而且也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技巧和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它还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因为套语有相对固定的形式,不能随意改变,所以只能抓住中心词进行锤炼,靠中心词语的变换来叙事状物、写景抒情,从而取得突出的表达效果。如《芣苢》中仅变换了六个动词,借此造成动作描写的连贯、画面的流动、情感的加强,可谓言简意深。

5.双音节词的增多。汉语词汇从以单音节词为主过渡到以双音节词为主,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演化过程,而《诗经》所处的时代,正是这个演化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诗经》的文学形式特点决定了它在语言中重视双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组的运用,这又直接促进了汉语词汇向双音节化的发展。

流传到现在的《诗经》在文字方面尽管也有异文或错简,但不像《尚书》那样,在成书时代和作品真伪方面存在着复杂的问题,因此,《诗经》作为语言资料的研究价值是十分可贵的。

二 《诗经》中的诗是怎样采集的?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这三部分的区别,除了在内容上各有所侧重外,音乐方面也有不同——十五《国风》要配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曲歌唱;《雅》大多是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一带的乐调谱曲;《颂》的配乐则表现出庄重、肃穆的特点。《颂》诗主要是统治者敬神祭祖的庙堂颂歌,可以说是政府的主旋律,比较好保存。《雅》诗105篇多出自朝臣贵族,也比较容易记录。其中《大雅》主要是颂扬周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有许多内容是涉及周初及“宣王中兴”等有价值的史料;《小雅》多是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的作品,内容以反映王室统治危机的政治诗为主。而出现在不同地域的十五《国风》能够流传至今,必定有其专门的收集者。那时交通不便,书写又特别困难,如果没有专人去收集,《诗经》就不会长久地流传下来。

把地域如此之广、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的诗作集中到一起,没有一个政府的专门机构主持收集整理和再加工是不可能的。但是,究竟是谁将这些诗歌编纂成书的呢?迄今仍存在种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王者采诗。《诗经》中诗歌的创作时间,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期,绵延五个世纪。创作的地点,几乎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加上长江、汉水一带,纵横上千里。怎样把众多的诗歌集中起来呢?《汉书·艺文志》说:“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描述得更为详细:“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诗歌是人民心声的反映,周天子派出采诗官将诗歌采集回来,就是想了解广大民众的心声。从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中,天子可以考察到下面的风土人情,了解到政治的得失,以便发扬或改正。

一说周朝太师编定。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指出,春秋时各国都养了一班乐工,像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老板叫太师。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要搜集本国乐歌,还要搜集别国乐歌。除了这种搜集来的歌谣外,太师们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等作的诗;又有讽刺、颂美等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诗。太师们保存下来的乐谱和唱词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各国的乐工和太师们把搜集、整理好的诗歌献给周王室,由周太师编纂使之更加雅正。《国语·鲁语下》有“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的记载,正考父是宋国的大夫,献《商颂》于周王朝的太师。今本《诗经》的《商颂》只有五篇,很可能是太师在十二篇基础上删定的。《国语·周语》记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应该是可信的。

一说孔子删诗。这种说法起源于汉代。《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汉书·艺文志》也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都认为《诗经》是由孔子选定篇目的,把《诗经》的编纂之功归之于孔子一人。但是,持异议者提出一些反驳的理由:首先,《史记》言孔子删诗是在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此时孔子68岁。在此之前,孔子均称《诗三百》,可见在孔子中青年时期,《诗经》早已编定为三百篇。其次,《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乐工们先奏十五《国风》,再奏《小雅》《大雅》,最后奏《颂》,次序和内容基本上与今本《诗经》相同,此时孔子虚龄只有八岁,可见当时《诗经》的篇目和次序已定型。第三,春秋各诸侯国之间邦交往来,常常赋《诗》言志。如果当时《诗经》没有统一的篇目,赋《诗》言志就无法进行。那么,司马迁所说是为何意呢?是说孔子对《诗经》的整理主要侧重在音乐方面吗?传世文献中没有答案,我们只能期待地下考古资料的出现以进一步明证。

综上所述,《诗经》的编定是以“王者采诗”的需要为前提,由周太师编定的。而孔子出于教学的需要,对《诗经》进行了一些音乐和文辞上的整理。“采诗之官”的官名叫“酋人”或“行人”。他们常常到民间采风,将采集来的歌谣献给乐官太师。各国太师对本地诗歌的收集是一种经常性的工作,他们把流行于本国的诗歌派人收集上来,进行筛选整理,然后送交周太师,由周太师呈给周天子欣赏。周王室的乐官太师显然对那些面貌互异的作品进行过加工改造,有所淘汰,也有所修改。所以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现在异时异地的作品中,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万寿无疆”等。周代交通不便,语言各异,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歌谣,倘非经过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认为,由官方制作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业之一。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这种“采诗”活动一直持续不断。周太师经过删节、编选,汇总成一个统一的本子,然后分发各国,以便学习应用。从当时列国士大夫在各种场合赋《诗》、引《诗》的熟练程度来看,《诗经》已有定本。在春秋240年间,《左传》和《国语》中所引用的诗歌,便有250多条,其中95%的诗篇可见于今本《诗经》,佚诗只占5%。这充分说明,当时早已有比较固定的《诗经》本子。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集子,是自汉代以后传下来的定本。《诗经》传至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其中前三家都属于今文《诗》学,西汉时得到朝廷的承认,立于学官,各设了博士官并教授门徒。今文《诗》学至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诗》相传为西汉初年毛亨、毛苌所传授,属于古文《诗》学。东汉以后,《毛诗》逐渐盛行。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为之笺注后更是广泛流传。现今传世的即是《毛诗》,共311篇,其中有6篇仅存篇名而无诗文。

三 《诗经》的作者是什么人?

《诗经》不是一个人的创作,也不是一时一人所编集,它是五百年间的集体创作,并经过无数人的采录、辑集和不断加工。因为时代久远,305篇诗的作者已经渺然而不可知。《诗经》文本中直接标明作者的只有5篇:

1.家父。《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

2.孟子。《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3.吉甫。《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

4.吉甫。《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5.奚斯。《鲁颂·閟宫》:“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除这5篇诗外,《诗经》大部分篇目的作者已难考证。值得注意的是,先秦一些典籍还记录了《诗经》部分篇章的可能作者群:

1.郑人作《清人》

《左传·闵公二年》说:“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郑国将军高克,统军无方,虽战马强壮,武器精良,但却军心散漫,无所事事,所以郑国人作了《清人》这首诗讽刺高克。

2.卫人作《硕人》

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卫庄公娶齐庄公之女庄姜为妻。庄姜美貌无双,为人仁厚,却没有子女,受到其他妾侍的谗嫉。卫国人感叹其人的品貌与人生现实的差距,为之赋《硕人》一诗。人们往往对美好的事物得不到珍惜和爱护寄予深深的同情和惋惜,何况是美貌端庄而备受冷落的一国之母呢?诗人铺排摹写了她出嫁时的盛况和美貌,以反衬她目前受到的冷落。

3.秦人作《黄鸟》

殉葬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恶习,被殉的不仅是奴隶,还有统治者生前最亲近的人,秦穆公以“三良”从死,就是一例。《左传·文公六年》载:“秦伯任好卒(卒于周襄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621年)。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据此,不仅《秦风·黄鸟》的本事有信史可征,作诗年代亦有据可考。《史记·秦本纪》亦载其事:“缪(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车)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4.秦哀公作《无衣》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国攻打楚国,楚国几乎要败亡了,楚国派大将申包胥到秦国请求援兵,申包胥痛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深为感动,赋《无衣》篇,表示决心相救,恢复楚国。诗中的同仇敌忾之情感染了无数人,所以收到了《秦风》中。

5.许穆夫人赋《载驰》

《左传·闵公二年》有明文记载,狄人灭卫之后,“许穆夫人赋《载驰》”。卫国覆灭后,先立戴公(许穆夫人之兄)于曹,不久戴公死,其弟文公继立。从诗反映的季节看,当作于卫国被灭的第二年,即文公元年,所以其创作时间应在公元前659年春夏间。许穆夫人也因此诗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位女诗人。另,魏源在《诗古微》中考证,《泉水》《竹竿》也是许穆夫人的作品。此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确定的证据。

6.周公作《鸱鸮》

武王伐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于商朝旧都近郊,以管理、监视商朝遗民,号称“三监”。武王去世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商纣王之子武庚勾结叛乱。周公奉成王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据《尚书·金滕篇》记载,周公平乱后,遂写《鸱鸮》一诗献与成王。其诗曰:“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中周公以一只失去爱子仍努力筑巢的哀伤母鸟,来比喻自己鞠躬尽瘁、忠诚于周王朝的苦心。

7.卫武公作《抑》

《国语·楚语上》曰:“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亵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乎作《懿》诗以自儆也。”卫武公是周的元老,经历了厉王、宣王、幽王、平王四朝。厉王流放,宣王中兴,幽王覆灭,他都是目击者。平王在位时,他已八九十岁,看到自己扶持的平王施政不当,政治黑暗,不禁忧愤不已,写下了这首《抑》诗。

8.周公作《时迈》

武王克商之后,巡守四方燔火祭天及山川,《时迈》就是祭祀时所用的乐歌。据《国语·周语上》说作者是周公。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诗经》的作者身份十分广泛,《雅》《颂》的不少篇章是出于当时的贵族及文人之手,既有上层的公卿大夫,也有中下层的“士”,“风”类诗歌的作者大多是普通民众,后来经过各国太师和周太师的整理加工。旧解说各篇是某些王公圣贤的传世之言,没有明确的证据。

  1.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姝(shū):美好。
  2.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
  3. 爱而:隐蔽的样子。见,通“现”出现。
  4.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定。
  5. 娈:面目姣好。
  6. 贻:赠。彤管:红色的管状植物,或为红色箫笛一类的管乐器。或言是红管的笔,古代女史所用。
  7. 有炜(wěi):形容红润美丽。“有”为形容词的词头。
  8. 说(yuè):通“悦”,喜爱。怿(yì):喜悦。
  9. 牧:野外。归:通“馈”,赠。荑(tí):白茅芽。古代有赠白茅表示爱意的民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