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州澄城县户工仓尉厅壁记

杜牧诗文选评 作者:吴在庆 撰


同州澄城县户工仓尉厅壁记

县之所重,其举秀贡贤也。今之自外诸侯之儒者,旷不能升一人,况尉乎?次乃户税而已。《史记·河渠书》曰:“自徵引洛水至商颜下,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即此地也。徵者俗讹为“澄”耳。其地西北山环之,县境笼其趾,沙石相礴,岁雨如注,他皆淫滟不测,徵之土适润,苗则大获。天或旬而不雨,民则蒿然,四望失矣。是以年多薄,复绝丝麻蓝果之饶,固无豪族富室,大抵民户高下相差埒。然岁入官赋,未尝期表鞭一人。因征其来由,耆老咸曰:“西四十里即畿郊也,至如禁司东西军,禽坊龙厩,彩工梓匠,善声巧手之徒,第番上下,互来进取,挟公为首,缘以一括十。民之晨炊夜舂,岁时不敢尝,悉以仰奉,父伏子走,尚不能当其意,往往击辱而去。长吏固不敢援,复况其养秩安禄者邪?加以御女官多,盘冗其间,递相占附比,急热如手足,自丞相、御史咸不能与之角逐,县令固无有为也。非豪吏真工联纽相姻戚者,率率解去,是以县赋益逋。徵民幸脱此苦者,盖以西有通涧巨壑,叉牙交吞,小山峭径,驰鞍马、张机罝者,不便于此,是以绝迹不到。兼之土田枯卤,树植不茂,无秀润气象,咸恶之而不家焉。民所以安活输赋者,殆由此,傥使徵亦中其苦,则墟矣,尚安敢比之于他邑乎。”

嗟乎!国家设法禁,百官持而行之,有尺寸害民者,率有尺寸之刑。今此咸堕地不起,反使民以山之涧壑自为防限,可不悲哉!使民恃险而不恃法,则划土者宜乎墙山河而自守矣,燕、赵之盗,复何可多怪乎?书其西壁,俟得言者览焉。

①同州:唐代州名,州治在今陕西大荔,辖今合阳、韩城、澄城、白水等地。澄城县:汉名徵县。因徵与澄同声,后人遂误作澄。户工仓尉厅:掌管一县户籍、工役、租税等事务的官署。壁记:此指为户工仓尉厅壁所写的文章。

②外诸侯:指任职于地方的高级官员。

③尉:县尉,唐时掌管一县刑罚、军事等事务的官员。

④洛水:即洛河。源出陕西洛南西北部,东入河南,到巩县的洛口流入黄河。商颜:原注:“商颜,山名。”在今陕西大荔北。

⑤笼其趾:笼,包括。趾,指山脚。

⑥淫滟:水满漾溢的样子。

⑦蒿然:消耗貌。

⑧蓝果:蓝草果实。蓝草叶可制为染料。

⑨畿:京畿,京城所辖之地。

⑩禁司东西军:指禁军,皇帝的亲兵。唐制,禁兵分属南北衙,属南衙者为诸卫兵,属北衙者为禁军。北衙有左右羽林军、左右神策等四军。

禽坊龙厩:唐时豢养专供皇帝玩乐的禽马等动物的坊舍厩场。龙,此指马。

第番:轮番。

长吏:此指上文畿郊的地方长官。

御女:宫内侍女。

率率:相随相继的意思。

划土者:指占据一方的将帅或官吏。墙山河:以山壑为城墙,以河流为城堑。同堑,护城河。

此文是杜牧大和元年(827)春出游同州澄城县,访问其地风俗,观察地理环境,了解民生疾苦,感而题户工仓尉厅壁之作。

澄城县地理环境恶劣,时常因雨水不调而或旱或涝,物产不丰,造成民生贫乏,但奇怪的是“岁入官赋,未尝期表鞭一人”。文章先从这一令人生惑的社会现象出发,巧妙地引出当地父老的解说,即:京畿因交通方便,反使禁司、五坊小儿之徒轮番索刮敛取,因此民不聊生,而澄城县因有“通涧巨壑,叉牙交吞”的不便,盘剥巧取者不便前来,所以能免受其苦。这一鲜明的对比本身已很能说明问题,而末段的感叹之语,自然更有力地阐述了本文的主旨。最后作者又以小见大地得出“使民恃险而不恃法,则划土者宜乎墙山河而自守矣,燕、赵之盗,复何可多怪乎”的精辟结论,以此来警戒当政者。从本文可见,作者年轻时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疾苦的精神已颇为强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