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汇通中西、内外兼修、臻成大家——贺王寅教授七十大寿

为人为学 为师为友:庆贺王寅教授七十华诞 作者:刘玉梅,赵永峰 编


汇通中西、内外兼修、臻成大家——贺王寅教授七十大寿

包通法

王寅先生是我望其项背的学者和大咖。在我眼中,读书和思考是王寅先生的生存方式,学术是他的生命激情,“节外生新枝”(钱冠连先生语)是他的生命意义,而若谷化人是他的为人之品。

虽早就耳闻神交认知语言学翘楚王寅先生的大名,但有缘亲眼目睹他的风采是在2002年大连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的学术大会期间。说来也巧,在大连会议上主办方居然安排我与王寅先生同居一室。这是天赐良机让我除了聆听他“独步天下”的鼾声(玩笑),更是有机会近距离求教于他。他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独辟蹊径的思路和惠济化人的胸怀品格令我心生膜拜。记得那次我带去参会的文章是关于中国文化精神元典《论语》中核心术语“仁”的翻译问题,文章针对中华文化精神核心术语“仁”翻译多元乱象现象提出音译Ren-ism的单一性翻译观点,但心中尚感底气不足。先生首先肯定我的拙见,尤其他说了“至少不是炒别人的冷饭”给了我在会上公开自己观点的勇气。这件事虽过去已近二十年,但我每每想起先生给予我的指导,心中仍有余温。

另外,体现王寅先生若谷化人的品格,有一事特别值得大书特书,就是他呕心沥血地为后学者绘制的西方语言哲学、语言学研究渊源、流派和师承关系总谱,这对于中国外语语言学后继研究者来讲,可谓功德无量。凡是听过他有关这方面讲座的后学们无不为之感动!

说起王寅先生的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在我们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里,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等无不为之惊叹,不知先生是如何运用时间的!时间对于地球上的所有人应该说都是相同的,遥看天河转,坐行八万里,可是王寅先生却能够做到博览古今中外群书,而且可以做到尽收囊中,汇通中外,运用起来挥发自如,如何做到这一点至今对于我等仍然是个谜。由此可见,王寅先生视读书为他的生活方式、生存的样态,非常人可以做到。

“节外生新枝”是王寅先生的生命意义。他是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大咖,其创新成果无人不晓,用著作等身形容他的学术成就可谓恰如其分。尤其他在2012年提出中国后语哲与体验人本观这一思想,为语言哲学界研究中国后语哲学派发声,为中国后语哲学派立言,令人赞叹。

王寅先生在每年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夏日书院的报告中,新思想、新观点迭出,尤其是“SOS”认知模式,可以说是化解了“唯心VS唯物”千年之争。除此之外,他对于翻译学的贡献亦是令人惊叹,他就翻译过程中认知与思维提出来一系列创新思想和真知灼见,如:他“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拟构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翻译是以对现实世界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原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须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倡导和谐翻译”(王寅,2005,5:1)。这为翻译研究奠定了体验哲学的理论基础。王先生将Langacker的“意义概念化”修补为“体验性概念化”,并以此为理论出发点分析了同一文本的不同英语译文所存在的同和异,论述了翻译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从理论上对翻译行为作出解释和框定,探索它们在翻译活动中的主要体现(王寅2008,3:211)。先生于2012年基于CL核心原则、范畴化、突显原则、原型理论、隐喻转喻、参照点、翻译的构式单位、识解、基于用法模型、数法并用等,为翻译从认知角度研究翻译理论又注入新的活力(王寅2012,4:12)。如此等等的“节外生新枝”,恕不能一一列举。他所作出的贡献真正令我等专攻翻译研究的学者只有望其项背的份了。

王先生钟爱学术,视学术为生命,参加过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和夏日书院的学者们(包括外语界、汉语界、哲学界等)感触良多,这里仅举一例。每年的夏哲院,王先生身为会长,既是组织者又是主讲者,多年来秉承钱冠连先生“自带干粮、裨益后学”的办会宗旨,身体力行,不辞劳苦。每次学术讲座都是将自己的学海精华和盘托出、毫无保留,为的就是福佑后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了“将年轻学人带到学科前沿”。在讲学过程中,王先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精彩迭出,激情四射,真正是把讲学视为一种人生、一种最高享受!

以上所言,较之于王寅先生对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贡献,可谓挂一漏万,只是为了在他七十寿诞喜庆之际,略表祝贺之意、感激之情而已!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5):15.

[2]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3):211.

[3]王寅.认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4):17.

(作者:包通法教授;工作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