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985年6月9日宏杰给宏力的信

兄弟在清华和北航的日子(第六辑) 作者:戴次一


1.1985年6月9日宏杰给宏力的信

力弟:

来信早已收到,你在信中所说的那些出自内心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我知道得太少了,阅历也不多,因此我觉得有点儿力不从心。你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要比我深,有的问题我甚至还未想到,这令我高兴与振奋。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应该多思索、多读书,掌握一整套理论,并有某一种信仰,如共产主义或是其他的哲学流派,作为思想支柱与行为准则。这样,对事业、生活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你也应从现在起就读一些理论书籍,有所信念。一旦确定了自己所崇尚的思想和理念,就要执着追求,这样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不要盲目奋斗。

你在信中引用了陶铸的一段话,记得这段话我曾经把它写在某个笔记本的扉页,和你今天一样,把它作为座右铭,来告诫自己要为理想而奋斗。关于理想,确实有点渺茫。理想究竟是什么?人类的理想?社会的理想?你的、我的理想是什么?以前我说过,像你的那位同学一样,“考上清华是我的理想”。上次张利民来长沙时,与我也谈到了类似的问题,并说你(指我)的理想实现了。是啊,我确实进了清华,但理想实现了吗?如果一个人的理想已经实现,他还有继续奋斗的必要吗?这时我才明白,以前说的并不是理想,而只是一个目标。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那么一旦共产主义到来,人类社会就不再前进了吗?可见共产主义也只是一个目标,而理想则是无止境的,不具体的。如果说有,那只能说人的理想、社会的理想,就是使人类社会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它是由一个一个的目标所组成的。你的那位同学一旦成了我的同学,他立刻就会意识到“理想是考清华”这一错误命题。如果他考不上,他就没有理想了吗?

你说了一些内心话,这很好,想接触“下层阶级”,用笔去写他们,这也不错。当然,你所指的“下层阶级”不知是否存在,你把哪一类人视为下层阶级?这一名词也许用得不当。现在我也常想动笔写东西,但总写不下去,主要是决心不大。你现在练笔的机会很多,一定要写真情实感,要有深度、有见地、要标新立异。并要读名作,记精彩的有哲理性的段落,为将来的创作打好基础。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很想弥补。

另外,我想提醒你,你现阶段的“理想”是学习好、拔尖,再上大学,不出意外,这个“理想”无疑是能达到的。

长沙台的电视节目实在令人羡慕。《上海滩》与《射雕英雄传》在清华都放过录像,一次四集,票价三角,我不敢问津,花钱误时。据同学说像鸦片烟一样,看了一集注定要全部看完。如果我在家是一定要看的,但不一定每天必看,有节制地看上两三晚,问题不大。数学的学习确实比较困难,我深有体会,也经历过。我以前的一些作业、考卷中各种难题都做过一些,找出来翻翻,可能对你有所帮助。另外可读一些高级的参考书。

一口气下来,已是四页,如再不收笔,恐怕要超重。

祝进步!

杰19856.9.北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