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哈姆莱特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作者:梁坤 编


[英]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他出生于英国中部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早在幼年时期,伦敦城里一些著名的剧团每年要来斯特拉福作巡回演出,引起了莎士比亚对于戏剧的爱好。他进过当地的文法学校,接触到古代罗马作家的作品;后因家庭破产,辍学谋生。1585年前后,莎士比亚前往伦敦,起初在剧院里打杂、跑龙套,后来参加剧院的编剧工作,并且成了剧团的股东。

莎士比亚的编剧工作是从改编旧剧开始的,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创作了37部戏剧,另有长篇叙事诗2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莎士比亚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根据剧作的类型和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590—1600)的历史剧、喜剧时期,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1597、1598),《亨利五世》(1599);喜剧《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威尼斯商人》(1597)以及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袭力斯·恺撒》(1601)等;中期(1601—1607)的悲剧时期,主要作品是包括《哈姆莱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和《麦克白》(1606)在内的四部悲剧;晚期(1608—1613)的传奇剧时期,主要作品是传奇剧《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暴风雨》(1611)以及历史剧《亨利八世》(1612)。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家乡因病逝世。那天刚好是他的第52个生日。

作品梗概

《哈姆莱特》是一部五幕悲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正在国外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突然传来老王暴病身亡的消息。他匆匆赶回丹麦,发现叔父克劳狄斯已登基称王,母亲也改嫁克劳狄斯。新王对哈姆莱特诡称老王是在花园里被毒蛇咬死的,对此哈姆莱特甚觉疑惑。恰在此时,老父的鬼魂显现,告诉他自己并非为毒蛇所害,而是被克劳狄斯毒杀而亡,并嘱咐他为父复仇。

哈姆莱特巧用“戏中戏”之计,证实鬼魂所言非虚。哈姆莱特决心除掉阴谋篡位的奸王克劳狄斯,但鉴于以克劳狄斯为首的邪恶势力的强大,身单势孤的哈姆莱特陷入痛苦的犹豫与等候之中。

与此同时,奸王克劳狄斯一伙也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窥探哈姆莱特的一举一动。克劳狄斯发现自己的阴谋败露后,恶毒地欲借他人之手除掉哈姆莱特。他利用哈姆莱特误杀波洛涅斯,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恶毒地让两人在王宫里比剑决斗。为了彻底地置哈姆莱特于死地,克劳狄斯不仅偷偷地在雷欧提斯的剑上抹了毒药,而且准备了一碗毒酒。结果,在决斗中,哈姆莱特刺死了雷欧提斯,但他自己也被雷欧提斯的毒剑所伤。哈姆莱特在临死之前奋起一剑刺死克劳狄斯,他的母亲误饮了那碗有毒的酒死去。临终前,哈姆莱特嘱咐他的好友霍拉旭将他的事迹向世人传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