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蕾蒂霞·伊丽莎白·兰顿(Letitia Elizabeth Landon,1802—1838)

英国历代诗歌选(下) 作者:(英)托马斯·胡德 等


蕾蒂霞·伊丽莎白·兰顿(Letitia Elizabeth Landon,1802—1838)

蕾蒂霞·伊丽莎白·兰顿是19世纪很有才气也颇有成就的女诗人、小说家和编辑。她天资聪颖、早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小小年纪便大量地阅读了各种文学书籍。

兰顿16岁时,她的诗才便引起当时《文学公报》杂志编辑威廉·哲丹的注意,她此时开始以“L.E.L.”的笔名给该杂志投稿。由于在《文学公报》上发表的诗作已经给她创造了良好的声誉,1824年她的诗集《女即兴诗人及其他诗歌》一经出版便大获成功。此后她又接连出版了《行吟诗人》(1825)和《金紫罗兰》(1826),均获得广泛好评。兰顿是一位对写作近乎狂热的诗人,家庭经济状况的窘迫也迫使她不得不拼命写作。她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821—1830年间她出版了六部诗集。

兰顿的诗歌受华兹华斯的影响较大,常表现出深沉的情感,但又不流于感伤的情调。

除诗歌作品外,兰顿还创作了不少小说作品,如《虚构与现实》(1831)、《弗切斯卡·卡拉拉》(1834),以及为孩子们写的故事集《早年的特性与考验》(1836)等。《伊瑟尔·彻奇尔,或两个新娘》(1837)是她最为成熟的小说作品。此外,兰顿还做过几本年鉴的编辑。

兰顿在事业上的成功和她较为开放的生活方式招致了当时人们的种种议论,作为孤身奋斗的女性和为迎合公众趣味不得不牺牲个性的女诗人,她无力保护自己。为避开各种流言蜚语,兰顿于1838年同乔治·麦克利恩结婚,婚后不久前往非洲。但她到达非洲仅两个月便突然死去,年仅36岁。她死时手中握有一瓶氢氰酸。究竟她是自杀、意外,还是谋杀,似乎已成为永久的谜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