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荒芜之地播下美的种子

大艺无界——江碧波传 作者:王美诗


3.荒芜之地播下美的种子

1941年前后,江敉带着一家人到位于重庆青木关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

在江碧波的记忆里,当时的青木关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人烟荒芜,时常有老虎、花豹出没。但那时的青木关却是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直属机关和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等众多机构的内迁安置地,有很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著名画家叶浅予当时就在青木关创作了《战时重庆》组画及叙事画《逃出香港》。

在这里,音乐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教职工们创办了职工幼儿园,江碧波就在这里入学发蒙。各个艺术家庭常常在闲暇的时候带着他们的孩子们一起踏青游玩,去田野里领略巴山渝水的自然风光,江碧波和她的小伙伴们则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田野里玩游戏。他们一起到田野里挖红薯、采桑叶,一起跑过那野花烂漫的乡间小路,一起放声歌唱。大西南美丽的景色就是孩子们艺术熏陶的天然画卷。

1942年秋,著名的爱国舞蹈家、有着“中国舞蹈之母”之称的戴爱莲来到重庆,就在当时位于青木关的国立歌剧学校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教。在这里,她创作了大量以抗日救国和少数民族为题材的舞蹈作品。那个时候,还在青木关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们就经常看她跳舞,爱美的小女孩江碧波就深深地爱上了戴爱莲的舞蹈。戴爱莲和江敉友谊深厚,经常来江碧波家里玩,她还因为江碧波的妹妹长得像周璇,便认了江碧波的妹妹为干女儿。由于江碧波自小受到了优秀的舞蹈艺术的熏陶,她后来对舞蹈以及绘画中的人体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年时期的江碧波多才多艺、身姿挺拔,非常擅长跳新疆舞和日本舞,以至于她身边的朋友刚认识她的时候,甚至都以为她是一位歌舞文艺工作者。

从2岁到6岁的四年间,江碧波幸运地融入了这个当时全国艺术精英荟萃的地方,受到了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文化、艺术熏陶。不仅如此,她在这样爱国的、充满奉献精神和乐观精神的环境中长大——这些大西南的抗战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影响着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