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荣旂

孔门弟子画传 作者:郑仲逊,杨义堂 主编


荣旂

一、生平

荣旂(前542—前470年),字子旂,春秋时期鲁国中都(今山东汶上)人,比孔子小9岁。

荣旂在洙泗书院跟孔子学习,精通六艺,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孔子去世后,荣旂和其他孔门弟子守墓3年,后抱道隐居,在汶水之阳设帐授徒。荣旂“老年正心修身,抱道自处,存心养性”,周元王四年(前470年)去世,葬于今汶上县白石乡昙山西北麓厌次岭。

由于荣旂为儒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下诏命绘像于太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追封“雩娄伯”,并配享孔庙,牌位列东庑第20位;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被加封“厌次侯”;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被追称“先贤荣子”;清康熙皇帝下圣旨“钦赐奉祀生四员,蠲免一切差徭”;同治年间兖州地方官员将荣氏“三乐”社与孔子、孟子后裔圣泽、亚圣社号并列。

宋朝第一次修《荣氏宗谱》,尊荣旂为一世祖。荣氏祖先与西周姬姓同宗,因受封迁至济宁汶上。荣旂的后代一部分留居汶上,一部分迁至外地。荣旂的第75代孙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资本家;荣德生的四儿子荣毅仁曾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宗敬的孙女荣海兰则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和慈善家。

二、荣旂的故事

祖述三乐

荣旂的先祖荣启期(字昌伯)被称为荣氏鼻祖,春秋鲁国城邑(今汶上古城)人,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一位高士,以“三乐”答孔子问而闻名于世。孔子到泰山游览,途经中都,遇荣启期。荣启期其貌不扬,身披鹿裘,以带系之,不修边幅,在田野中鼓琴放歌。孔子见后,不禁心中暗问:“此人衣尚不能蔽体,如此穷困潦倒,能有什么幸事值得这样高兴呢?”于是上前问道:“先生有什么喜事,值得如此高兴呢?”荣启期头也不抬,手不离琴:“令我高兴的事很多,且听我一一道来。天生万物,走兽飞禽何足道哉,只有人是最尊贵的,我得为人,此其一乐;人世之间,男女有别,男尊女卑,也就是说男人比女人尊贵,我有幸成为一名七尺男儿,这岂不是又一乐?人的寿命有长有短,有的人生下来就死了,更有甚者,尚未足月即死于母亲的腹中,我活到现在已经九十岁,可以算是长寿的啦,难道不值得高兴吗?此其三乐。贫寒是士人最平常的事;死亡是人的寿限之终。一个人能在贫寒之中寿终正寝,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孔子听后,欣然首肯:“先生讲得太好了,你是一个善于自己宽慰自己的人,真是知足常乐也。”

“荣子三乐”虽然年代久远,传承的却是生生不息的朴素人生理念。荣启期的达观乐天充满人生的深刻哲理,他不为贫穷和死亡而忧,显示出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天性,这都深深地影响着荣旂及后代子孙。

三、遗存

山东汶上荣旂墓

荣旂终年73岁,葬于昙山厌次岭,今汶上县白石乡昙山西北麓。

荣旂之墓

荣氏一世祖子旂公陵墓

  1. 位于曲阜城东北4公里处。因“洙水绕其南,泗水经其北”而得名。孔子周游列国返鲁后,在此删诗书,订礼乐,系周易,并聚徒讲学。汉代至宋金均名讲堂,元代改称洙泗书院。
  2.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