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猴:印度“哈奴曼”和中国“孙悟空”的故事在泰国的传播 作者:谢玉冰 著


记得大约是20世纪末吧,我们到泰国几所高校做学术访问,在华侨崇圣大学见到了本书作者谢玉冰。玉冰当时是该校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与我在北师大的身份相当,因此建立系际学术交往的会谈就在我们之间展开。在会下的闲聊中,她告诉我,她大学选的是中文专业,后来又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继续攻读中国语言文学,以论文《〈西游记〉在泰国的研究》获得硕士学位。当她得知我们新建的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即将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信息后,表达了希望到我们专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强烈愿望。考虑到她从小就接受了中泰两种文化的熏陶,经过大学与硕士阶段的培养,又奠定了相当稳固的专业基础,还有很好的英语水平,我私心以为,她已大致具备了攻读比较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基本条件,于是便鼓励她积极备考。就这样,玉冰在2000年考取了我的博士研究生。

入学之后不久,学生们首先面临对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做出选择的问题。当时,在《西游记》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这个领域里,比较文学界正热衷于孙悟空形象的原型研究,玉冰对这个问题似乎也比较感兴趣,但是经过仔细考量之后,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视角。因为,当时的讨论虽然比较热闹,但实质上仍旧是以往几种观点的重复。众所周知,胡适曾提出这个形象乃是从印度神猴哈奴曼演变而来的观点,是所谓的“进口说”;但鲁迅认为这个形象源自本土的“无支祁”,是所谓的“本土说”;后来季羡林先生则提出这个形象主要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同时又沾染了某些“无支祁”传说的色彩,是内外两种形象的混合,是所谓的“综合说”。时人的研究虽然力图深入,但是始终未能超越这三种基本观点,因此,倘没有新材料的发现,要想从这个角度有所突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玉冰虽然对这个问题已有一定的研究,但要想发现新材料又谈何容易!经过反复商讨,玉冰毅然放弃这个视角,转而将孙悟空形象置于中、泰、印三种文学的大背景中,重点探讨这个形象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同时对《西游记》、泰国《拉玛坚》、印度《罗摩衍那》三部文学作品中的三个猴子形象做平行研究。这两个视角无疑是国内学界较为生疏的。确定了这样一个视角,玉冰的博士阶段研究就具有了立得住的基础,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学术价值。

此后数年的博士研修中,玉冰除认真修完了博士阶段要求的课程外,还多次往返于中、泰、印之间,利用她在外语方面的优势,用力搜寻、爬梳资料,最终完成了《印度“哈奴曼”和中国“孙悟空”故事在泰国的流传》的博士论文,论文完成后,我们邀请来自泰国文学界、中国比较文学界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对论文做了严肃认真的审核,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学术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数年过去了,在繁忙的教学授徒之余,玉冰对其博士论文做了精心修订。现在提交出版的书稿具有了更加清晰的线索:《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在泰国的流传与接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泰国的流传与接受、中泰印三个神猴的比较研究。这里既有影响研究与接受研究的结合;又有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交织。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三个猴子形象间的关系虽然未必有十分明确的结论,但其间的种种联系与可能性一定会对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探索余地。玉冰的研究以其广度与深度超越了前人,正是在这里显示了其填补空白的作用。

我祝贺玉冰这部著作的出版,也祝愿她的学术生涯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刘象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原院长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2015年仲夏多伦多客居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