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言

扬帆沧海:杨槱传 作者:董煜宇,陈志辉


导言

杨槱(Yang Yu,后依汉语拼音改为Yang You),字君朴,1917年生于北京,原籍江苏句容。1935年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留学,1940年获一等荣誉学士学位,2002年该校授予荣誉工学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后,历任同济大学讲师,重庆民生机器厂副工程师、工程师,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教员,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1944—1946年参加中国海军造船人员赴美服务团,赴美国实习考察舰艇修造技术。回国后,先后任海军江南造船所工程师,海军青岛造船所工务课长和上海海军机械学校教务组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同济大学教授、造船系主任,大连造船厂建厂委员会工务处长,中苏造船公司(现大连造船厂)副总工程师,渤海造船厂筹备处工程师,大连工学院教授、造船系主任。1955年至今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先后任副教务长、教务长兼造船系主任,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所长,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等职。曾兼任镇江船舶学院(今江苏科技大学)副院长。历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船史研究会名誉主任,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副会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杨槱院士是中国现代船舶设计和船舶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20世纪40年代,研究川江(长江上游)船舶性能,参加了当时最大川江船“民俗”号的设计,发表了几篇有影响的论文。1950年代,他辗转南北,先到大连,后来到葫芦岛参加船舶工业的生产和新船厂的筹建工作。后来就转入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1960年代,主持制订中国第一部《海船稳性规范》(1960),并推动了中国船舶稳性研究。随后,指导研究生首创被动式减摇水舱模型试验设备,进行了大量系统的试验研究,成果为设计、研究单位广泛应用。主持并参加了“沄州”号巡逻艇的设计工作,主持参加15 000吨自卸式运煤船新船型的预研工作,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1970年代,在中国率先倡导和组织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的研究工作。编制了“干货船主要尺度分析”“船舶型线设计”等计算程序软件,首先发起研制“海洋货船设计计算机集成系统”。主持和领导了经济型的5 000吨近洋干货船和15 000吨远洋干货船的方案设计,该两型船均已批量生产。1980年代以来,指导研究生应用现代工程经济学和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沿海和长江的煤炭、石油运输,集装箱运输和渔业捕捞船队进行技术和经济评价,解决了水运和渔业系统的船型分析和船队规划问题。与此同时,还组织和参加了几项海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项目的效益、风险评估和设计工作。

除了船舶设计外,杨槱院士对造船史也有很深的造诣,其研究课题包括“中国造船发展简史”“秦汉时期造船业”和“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等。进入新千年以后,杨槱院士更是进入了海洋船舶普及性写作的新高峰时期。

杨槱院士作为造船领域的专家,得到了学界及传媒的广泛关注。在已有关于杨槱的事迹介绍中,较系统的是《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能篇交通卷》杨槱专篇、1996年思梵在文汇报撰写的专题《杨槱:船舶设计据上游》、造船史学者辛元欧2004年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友报撰写的《老师中的杰出代表——杨槱院士》、2004年张仁颐撰写的《我的老师杨槱先生》、2007年顾伟民在上海交大报上撰写的《杨槱与造船》、顾定海在《联合时报》撰写的《智者寿:访中科院资深院士杨槱教授》,张银炎2009年在《中国船舶报》撰写的《朴素、真诚、勤奋——杨槱院士二三事》等。而最详细的,是1997年杨槱自己撰写回忆性质的传记《一个造船者的自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阐释了杨槱造船人生的发展历程,对本书的编撰至关重要。2010年8月,杨槱院士又撰写了《耄耋抒怀》,对自己的学术人生做了简明扼要的回顾。虽然这个小册子并未正式出版,但仍然是对《一个造船者的自述》的重要补充。

由于侧重点有所不同,已有的相关传记和资料在一些方面也力有未逮。如报刊文章过于注重对成就的描述,对学术成就取得的历程重视不够,对历史细节的阐释更是不足,杨槱先生自己回忆著作中描述的历程非常详细,但对相关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叙述过于简略,对一些重要历史细节回顾仍显不足,时间也只限定到1990年代。

本书在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前人阐述中的薄弱环节,按时间顺序有针对性地拟定了访谈提纲,对重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访谈,除了访谈杨槱先生本人外,还对他学生、家人进行了细致的访谈,整理出了15万字访谈资料,并调阅了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所存的重要档案,查阅搜集了已归档但并未整理的档案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过程中发现了杨槱院士在英国留学期间物理学实验笔记,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刊物《中国造船》创刊号,百件左右的电子书信、发言稿、书稿等。这些原始资料既是研究杨槱学术成长历程的重要史料,也是本书的重要参考文献。

尽管杨槱院士的大部分资料已归档案馆,但其办公室的那一部分还未整理编目。采集小组克服重重困难,对其重要资料进行了整理。当中包括有:杨槱院士在英国留学期间物理学实验笔记,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刊物《中国造船》创刊号,百件左右的电子书信、发言稿、书稿等重要发现。这些原始材料既是研究杨槱学术成长历程的重要史料,也是本书的重要参考。

另外,杨槱院士求学和各时期工作过的机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杨院士在学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背景。因此,课题组搜集了包括格拉斯哥大学、民生机器厂、江南造船厂、大连造船厂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中外文机构史,以期与杨槱本传互证。

本书主要依据杨槱院士的相关传记资料、回忆录、访谈资料,经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三编。第一编“看船·学船”,着重写杨槱院士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第二编“造船·教船”,分七章讲述杨槱院士五十余年的船舶设计与船舶教育生涯;第三编“写船·望海”,关注于杨槱院士晚年在船史研究、海洋文化及其推广普及方面所做的工作。三编内容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荀子·劝学》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杨槱院士,正是善于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并能融会贯通,进而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谦谦君子。本书通过对杨槱院士学术人生发展历程的梳理,再现了作为造船专家的他在国家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国造船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执着探索、不懈前行并取得成功的轨迹。杨槱院士除了设计、研究实用的船舶外,还将成为特殊的“舟楫”,引导我们渡向智慧的彼岸,为今天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历史的借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