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吴三桂率先作乱

康熙传 作者:胡泽 编著


第三节 吴三桂率先作乱

在接到撤藩的诏旨时,全藩震动,吴三桂本人也是气急败坏,甚至还一度瘫痪在地,在片刻时间内呆若木鸡。但在极度悲愤和慌乱中慢慢缓过气来,吴三桂深感自己已经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严峻的现实就摆在他面前,必须得做出决定:或者顺从康熙意旨,撤藩安插,当一个仅仅富有的平西王;或者抗旨谋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现在的地位、权势和荣誉、富贵可都是自己戎马大半生才换来的,刀光剑影、浴血疆场,从东北一直打到西南,好不容易才打出今天的局面,此时此刻藏弓烹狗的历史悲剧就要在他身上重演了,而且苦心经营十几年的云贵之地就要拱手相让,不,他万万不能忍受,牙齿恨得快咬碎但还是忍不住羞辱和愤恨之情,当年为了保女人不惜“冲冠一怒为红颜”,现在为了大好江山,当然得拼一把,不然怎么称得上男儿。

吴三桂与陈圆圆

吴三桂自负才武不世出,而且滇中形势是南扼黔粤,西控秦陇,财用富饶,兵革坚利,所属亲军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雄狮劲旅,他们一心追随自己,都能死力效命,况且自己治军严整,屯守攻战无所不能;还值得一说的是吴三桂党羽遍布各省,云南十镇大帅不用说了,还有贵州提督李本深、四川总兵吴之茂、陕西提督王辅臣,全都是他的心腹,一旦竖起反清大旗,这些部下无不从命。反观清廷,开国老将大都先后死去,康熙年纪轻轻,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根本就不足一虑。稍微值得忧虑的是自己的儿子吴应熊还在北京,得顾全世子安危,但吴三桂的手下很快就给他一剂定心丸,说世子刚娶公主,朝廷必然不会下杀手,只要设法把世子吴应熊和世孙吴世霖从北京弄回来,便可与清廷分庭抗礼。如果听清廷的归老辽东,说不定哪天就被清廷治罪,到时候只能引颈受戮,还不如现在就举兵。

经过再三考虑后,加上手下部将劝说,吴三桂越来越觉得自己稳操胜券,能够举兵与清朝抗衡。吴三桂反清主意已定,但突然之间想起自己的世交老友兼谋士方光琛。方光琛善弈能诗,胸中怀有韬略,又常常自比于管仲、诸葛亮,现在吴三桂请教于他,他几乎幻觉到是刘备来请孔明了,心中欢喜万分,不过作为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也要学诸葛亮吊吊胃口。吴三桂第一次询问反清大计,方光琛笑而不答;第二次,吴三桂直接向他表明反清意向,方光琛仍然无语;第三次,天还蒙蒙亮,吴三桂就去登门造访,方光琛还没起床,吴三桂便坐在方军师的床前候着,再次焦虑地征询反清事宜,方军师觉得吴三桂主意已决,便起身纵论天下大势,还大夸吴三桂,说:“王威望兵势举世第一,戎衣一举,天下震动,而闽、粤、楚、豫、秦、蜀传谕可定状,余战胜攻取,如臂使指。”听到方光琛如此豪情万丈又信心满满的论调,吴三桂跃然而起,拍手叫好,便让方光琛为第一军师,专门负责运筹帷幄。随后,吴三桂又派亲信扼守云南各个关口,而且还佯装听命,派人去接待钦差大臣折尔肯等人,还说自己正准备启程回辽东,暗地里又唆使部下甚至是由士兵化装的百姓到钦差大臣面前去挽留吴三桂,以拖延时间。

为了顺利策动谋反,也为了试探人心向背,吴三桂多方挑动部下将士,还特意宴请诸位大将,在酒席上,吴三桂酒过三巡后,就悲怆地说:“老夫与诸君共事近三十年,今天下太平,我辈已无用武之地,不久就要前往辽东,真是鸟尽弓藏啊!今日与诸君畅饮,还能叙叙旧情,不知来日还能相见吗?”说罢,吴三桂老泪纵横,失声痛哭。撤藩令下之后,诸将都惶惶不安,不知所措,见到平西王都如此黯然神伤,大伙全都寂静了。但很快,将领们满腔激愤,霍然站起来,举杯宣誓:“愿听平西王指令,共举义旗!”

但究竟以什么样的名义来共举义旗呢?吴三桂的部下为此又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应该以反清复明为旗帜,现在明亡没多久,人心思故国,如果拥立明皇室后裔,肯定能够引得前朝遗老的拥戴,持这种想法的大多是内心还想复兴明朝的部将;不过第一军师方光琛则认为吴三桂先前没能解救崇祯帝,后来又一路赶到缅甸追杀南明永历帝,明朝遗老早就对他失去信赖,即使以反清复明的旗号获得成功,难道要再一次弑杀明帝不成,所以应当自立帝号。

吴三桂虽然同意自立帝号,但还是不忍心让心怀明朝的部下大失所望,而且他也认为反清复明这面旗子肯定会引起很多热的响应,这也当好好利用,于是他又慷慨激昂地说:“如果我们撤回辽东,能够保全今日之富贵安乐吗,诸位岂不知汉初韩信、彭越的下场,他们随时可以找个机会将我们灭掉。以前我受先朝皇恩,防守辽东,时值李闯谋乱,为了保卫京城,不得已才向清朝乞师,以报君父之仇,后来平定滇黔,才得以栖身云南,今日老夫同诸君之富贵都是先朝的余恩。现在永历帝的陵墓尚在,我们当先谒陵祭拜再举事!”

等到选定好日子去谒陵时,吴三桂又极力表现出一副对明朝死忠的样子,指着自己的头问:“我先朝有这样的帽子吗?”然后又指着衣服问:“我先朝有这样的朝服吗?”随后他又宣布,我们作为老臣必将穿戴先朝的衣帽,来祭拜永历帝陵墓,不然有何面目见故君于九泉之下。看诸将齐声表示赞同,吴三桂又下令十一月十八日易装换帽,再度祭拜永历帝陵。当天,吴三桂里面穿着赶制出来的明朝朝服,外面则是披麻戴孝,又是声泪俱下地悼念明朝和永历帝,发誓要为崇祯帝报仇,恢复汉人江山。当时三军气势颇盛,山呼“消灭满清蛮子,恢复汉人江山!”

前戏做足之后,吴三桂又沙场阅兵,当时还不忘一展身手,披甲上马,舞枪弄剑,以示自己老当益壮,并鼓舞士气。整个云南一时之间杀气腾腾,吴三桂手下大将吴国柱迅速包围巡抚衙门,捉拿巡抚朱国治,而且还将钦差大臣折尔肯、傅达礼一行软禁。吴三桂将朱国治的人头祭旗,然后命官兵披发换装,还自称“天下都讨兵马大元帅”,改国号为“周”,年号“昭武”,然后封赏部下,调兵遣将,又遣人持信赴贵州、四川、湖广、陕西等地,秘密联络当地旧部,并致信耿、尚二藩和台湾的郑经,策动他们举兵反清。一切准备就绪,吴三桂发布一道讨伐清朝的檄文,号召天下各方举兵响应。

在檄文中,吴三桂竭力掩饰自己引清兵入关的罪责,大肆渲染他在李闯叛乱、明朝基业崩摧,普天之下竟然没有义师勤王讨贼,而自己又兵穷马困的情势下,万万不得已才乞师于清,最后终于将李逆农民军全部消灭,为明朝君主报了不共戴天之仇。檄文中又对清朝大加指责,认为清廷雄踞燕都,入主中原是背盟之举,因为在灭掉李逆之后,吴三桂本来想要按盟约中的条件,割地以谢清军,谁知清军趁机入关抢占中原领土,清帝才是窃国大盗。

为了激起民众普遍的反清情绪,檄文极力夸大清朝暴虐无道,以至于天人共愤,现在吴三桂首举义旗,全是为了“伐暴救民”“顺天应人”,然后吴三桂又假意说要拥戴一个子虚乌有的朱三太子恭登大位。另外,檄文是竭尽所能,利用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和“留头不留发”等来挑拨汉人和满人之间的关系,檄文还真是非常有影响力,当时国内动荡不安,檄文一传,天下骚动。

吴三桂举兵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清除云南境内依然拥护清廷的按察使白兴元、知府高显辰和同知刘昆等由康熙安插进来的“沙子”。云贵总督甘文焜也是康熙安插在云贵地区的亲信,吴三桂处心积虑想要除掉他,还几次三番地奏请将云贵总督的印信兵符交给云南巡抚处理,不获批准后,吴三桂挑拨甘文焜同其部下之间的关系,还不惜花重金收买其部下。甘文焜回籍安排好其母的后事,回到贵阳就得知吴三桂起兵谋反,便立即启动兵符调兵前往镇压,但官兵都受到吴三桂的蛊惑,不听调遣,纷纷作鸟兽散。见调兵不行,甘文焜向川湖总督蔡毓荣致信,告知吴三桂谋反一事,而且还让他赶紧调兵沅州(今湖南芷江一带,毗邻贵州)声援,传檄贵州提督李本深进兵普安,扼守盘江上游,堵住吴三桂由滇入黔的道路,然后传檄贵州各镇总兵来勤王。

甘文焜

贵州提督李本深早就阴附吴三桂,在接到勤王檄文的那一刻,他就致信一封给甘文焜,反而劝说甘文焜投靠吴三桂。甘文焜严词拒绝,说自己宁可效仿唐朝忠臣张巡、许远以身殉国。李本深知道说服不了甘文焜,便当即发兵占据安顺,随即率军长驱直入攻进贵阳。甘文焜见贵阳孤城一座,无险可守、无兵可战,便带着亲信侍卫和家室向镇远赶去,在那里既可以号召荆楚之兵,又可以扼制滇黔要隘,近能继续指挥贵州境内的效清势力抵抗吴三桂,远能连通川粤二省。可惜的是,镇远守将江义已经归顺吴三桂,正在那里严阵以待。甘文焜自知不免一死,到吉祥寺时,江义已派兵重重包围,甘文焜同妻妾子女全部自杀。

当时,吴三桂亲率二十万大军,遣马宝为先锋,挥师直向贵阳,在途中就听说甘文焜已死,大喜不已,巡抚曹申吉率众大开城门,出城迎接。吴三桂兵不血刃就进入贵阳,然后又急切地向镇远开发,准备挥师向湖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