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高适岑参诗选译(修订版) 作者:谢楚发 译注


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在民族的共存、互融与发展中,总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战争。这些战争在唐以前的文学作品中虽然有反映,但很少对战争本身及由此引起的边防问题作正面描述。唐代前期,由于国力强盛,人们不怎么害怕这种战争,很多知识分子还把立功边塞当作一条求取功名的途径。于是诗人们也就逐渐把眼光和笔锋移向边塞,从而形成一个边塞诗派。高适和岑参就是这一新的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通常也就把边塞诗派称为“高岑诗派”。他俩开拓了新的诗境,有了新的艺术创造,为唐代诗歌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他俩的作品在当时就被“朝野通赏”(殷璠《河岳英灵集》评高适语),“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今天选译他俩的作品让读者们欣赏,无疑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高适(701-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1],籍贯可能是洛阳。家中世代官宦,父亲崇文位终于韶州长史。他二十岁西游长安,失意而归。自此长期客居宋州宋城县[2],过着清苦的生活,有时得靠朋友的接济过日子。他曾北游燕赵,想从军,但未能如愿;也曾赴长安应举,结果落第而归;又在淇水边营造别业,滞留数年,后又回到宋城。此时他曾与李白、杜甫同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被传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天宝八载(749)由睢阳太守张九皋举荐,参加了有道科的考试,中式后被授为封丘县尉。由于不堪忍受这种上迎长官、下挞黎庶的低下职务,三年后愤然辞去。天宝十二载(753)经人引荐入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协助哥舒翰扼守潼关,兵败后随玄宗入川。玄宗很信任他,委以淮南节度使要职,派去征讨永王璘。后来转任彭州、蜀州刺史,迁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2)回长安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第二年逝世,赠礼部尚书。作为一个诗人,高适从隐身渔樵到据有这样的地位,实在是仅有的,所以《旧唐书》评论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的诗在内容上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首先是边塞诗。他曾三次出塞,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他的边塞诗有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与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起来考虑,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他曾勉励自己和朋友到边塞大显身手:“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独孤判官部送兵》)为边事的无休无止表示了自己的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对于战士的勇往无前,他作过热烈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奇兵邀转战,连弩绝归奔”(《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对于军官的荒淫、官兵的对立,又作了无情的揭露:“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对于战争胜利的意义也比别人看得远:“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如此就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既写出了大唐帝国的声威,也揭露了一些阴暗面,同时给自己画出了一个头脑清醒、充满激情的战争评论家的形象。

其次是咏怀诗,这在他的诗里数量最多。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又占了其中的很大部分。有的是就某些看不惯的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的看法,如《行路难》(二首)、《封丘县》等就是针对社会上只重金钱与权势,轻视知识与人才的不合理现象和官场恶习作了揭露与批判。有的则是在写给朋友的诗中,吐露自己的不平,像《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等都是指摘时弊、表明心志的作品。

再次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在数量上较前两类要少一些。这种题材在开元天宝之际就已出现,当时有一批失意的知识分子独具一种眼光,能透过繁华升平的表层看到社会的问题,发而为诗,尽管调子低沉一些。高适前期的诗中就不乏这样的作品。像“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就为不得温饱的广大农民叫苦叫屈。

高适的诗在艺术表现上继承了汉魏古诗的传统,有一种求实求深的精神。诗中喜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而较少运用比兴。抒发心志的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塞下曲》),就是赤裸裸地表明其功名欲望,爽直利落,毫不掩饰。披露胸襟的如“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封丘县》),是那么痛快淋漓。发起牢骚来又是这样的愤愤不平:“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苦读书。”(《行路难》)对友人的劝慰之词也多是直述其意,寄情于物的较少,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北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送魏八》)等等。

这种直抒胸臆的表现方法,必须有强烈的感情才能打动人,否则就会平淡无味。高适是一个有才华、有个性,而又久居贫贱的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磨擦中,必然会冒出感情的火花。他的诗作几乎都是这种感情火花的记录。上面所引例句无一不带着强烈的感情。此外如“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效古赠崔二》),为友人的遭遇大抱不平。“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人日寄杜二拾遗》),则是对朋友倾诉自己人已老大仍四处漂泊的伤感。

高适崇尚节义,好谈政治,影响到他的诗,也常常夹杂着议论。由于这种议论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穿插在叙事和抒情之中,所以不显得生硬乏味,反增加了一点理性的光辉,使作品变得深厚、老成。像“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本为议论如何在尘事纷扰中学会超脱的,可是紧接的是这么两句:“良辰自多暇,欣与数子游。”那前二句议论就成了欣然同游的原因,入情入理。甚至连简单的劝慰之辞,也往往包含着议论的成分,如“江山到处可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送田少府贬苍梧》),“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效古赠崔二》)。

由上述各种因素,共同构成了高适的风格:慷慨、粗犷、悲壮。前人说的“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就是针对这种总体风格而言的。但并不排斥他也写了一些轻松的诗作。像《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就颇有飘逸之气,《送别》的构思也是匠心独运。“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人日寄杜二拾遗》),“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夜别韦司士》)等就是情景交汇、颇见韵致的诗句。

岑参(715-769),荆州江陵人[3]。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曾祖、伯祖、堂伯父均做过宰相,父亲也做到州刺史。他自己的境遇却不佳。幼年丧父,家道骤然贫寒,只得从兄受业,移居嵩山少室。二十岁以后经常往返于洛阳、长安之间,以谋出路,可总是失意而归。二十五六岁以后曾远游河朔、大梁等地,而滞留长安的时间也渐渐多起来,一边为跻身仕途而四处活动,一边又寄情山水,寻求精神寄托,过着自由却不自在的落拓生活。

天宝三载(744)他进士及第,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的掌书记,两年后回到长安。天宝十三载又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次赴边。直到至德二载(757)始回内地。这两次较长时间的边塞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出色的边塞诗人。

自塞外归来,正值安史之乱以后,社会不安,人心浮动。他在长安和外地历任过各种官职,于大历元年(766)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川,初为杜的僚属,后任嘉州刺史。一年后罢官,东归未成,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赴边以前为第一个时期。此时期一心想振其“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的家声,可是一再失意。每一次失意又难免要滋生归隐思想。所以这时期的诗作,主要写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向往山水的情思。他写怀才不遇,不像高适那样愤激不平,只是发发闷气,显示清高而已,如“故人方乘使者车,吾知郭丹却不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三十始一命,宦情都欲阑”(《初授官题高冠草堂》),“与君兄弟日携手,世上虚名好是闲”(《喜韩樽兄弟相过》)等等。他的归隐思想有时是直接表露,如“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南溪别业》),“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等。更多的则是写林泉之乐,即对山水景物作细密工致的描绘。这不仅了无痕迹地表达了隐居思想,更描绘出了异彩纷呈的自然图画,在写景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为以后描写大西北的自然风光奠定了基础。

自天宝八载第一次出塞,到至德二载第二次出塞回归是第二个时期。这是边塞诗大丰收的时期,尤其是第二次出塞的作品更富光彩。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和价值在于充溢着山川奇气和爱国精神。所谓山川奇气,就是描写了祖国边疆的瑰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西北边塞看作绝域,人未到,心先寒。可是岑参别具眼光,能从它的广漠与荒凉中发现它的庄严与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他写了火焰山的炎热:“赤焰烧虏云,炎气蒸塞空。”(《经火山》)写了早雪的美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写了热海的奇观:“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热海行》)写了火山云的变幻:“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火山云歌》)在前人诗中很少出现的山川奇景,如今却展现在岑参的笔下,实在令人惊叹。

所谓爱国精神,自然是指抒写了自己和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他写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歌颂了将士们行军作战的英雄气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走马川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所有这一切,都令人振奋,令人鼓舞。

在这两个主题以外,岑参的边塞诗也写到了功名未就的感叹和难以忍受的乡愁。像“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日没贺延碛作》)等都是一种功名未遂的抱怨与悔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从军报国总是与功名联系在一起的,取得了功名,就是报效了国家,报效了国家就应该有功名。所以感叹功名未就仍包含着某种积极精神,无可指摘。至于乡愁,岑诗中更是随处可见,像“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宿铁关西馆》),“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送崔子还京》)等等,不胜枚举。恋土思乡本是一种纯洁、珍贵的感情,为历代诗家所常写,岑参久留万里之外,思乡念家更是人之常情,无损于一个爱国志士的形象,相反倒显得血肉丰满,真实可感。

从边塞回来到逝世是岑参创作的第三个时期。此时期做官的欲望逐渐减退,归隐的思想又有所抬头。诗中写的多是对于世事的喟叹、佛道的向往、乡园的依恋,以及山川景物欣赏,反映出一个奋斗了一生而建树不大的封建官员的晚年心境。作为诗人,他的创作已不复有昔日的成就,其中可称道的是他的写景之作,仍保持着意奇、语奇、刻画精细的特点。在虢州和蜀中都有不少写景佳作,尤其是蜀中作品在描绘江山胜景的时候,仍带着一股不把艰难险阻置于眼中的豪气和乐观精神。

在艺术上,岑参更多地融汇了六朝以来近体诗的成就。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最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赴北庭度陇思家》)、“遥凭长房术,为缩天山东”(《安西馆中思长安》)、“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热海行》)等,就是凭着丰富的想象写出的佳句。以梨花喻雪,以刀割面喻寒风,以“一团旋风桃花色”喻骏马,都是新奇的比喻。至于夸张,则用得更多,诸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都护宝刀冻欲断”(《天山雪歌》)等,都是极富表现力的夸张。这些手法的交互使用或同时使用,使他的诗绚丽多姿,具有较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诗体上,岑参与高适一样,都长于古诗,尤以七言歌行为擅长,边塞诗中多以这种形式歌颂边塞的特殊风物,像《白雪歌》、《走马川行》、《热海行》等等,别具风格。

由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岑参诗的总风格:悲壮、奇峭、俊逸。前人说他的诗兼具李白和杜甫诗的特点,倒也近乎事实,只是都逊一着而已。

为了帮助一般读者对高适、岑参诗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这里特在他们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各选了数十首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了今译,并相应地加了一点说明和注释。高适存诗二百四十余首,这里选译了48首;岑参存诗近四百首,这里选译了69首,大致可以看出他们诗歌创作的概貌和主要成就。

本书高适诗依据明覆宋刻本《高常侍集》十卷为底本,岑参诗依据《四部丛刊》影印七卷本为底本。注译时还参考了孙钦善先生的《高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先生的《岑参集校注》,谨此致谢。

谢楚发(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1]蓨(tiáo条)县:在今河北景县南。

[2]宋城县:今河南商丘。

[3]江陵:今湖北江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