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节士苏武:一个人的民族气节

中国士人 作者:何立明


三、节士苏武:一个人的民族气节

节士,有节操的人。“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汉·韩婴《韩诗外传》)“毂亦大节士,轻财重义,为乡里所誉。”(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1.“国格”观念的提出

苏武(?~前60),字子卿,汉族,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汉初抗击匈奴名将苏建之子,少以父任,武帝时为郎。苏武生在汉景帝之末,出使在汉武帝之日,荣归在汉昭帝之时,去世在汉宣帝之季。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固守汉朝使者的身份。当时汉匈两国处于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场战争——汉匈百年战争中。苏武到匈奴出使时,正值汉匈战争最激烈的第一阶段刚刚结束。新即位的匈奴单于想用缓兵之计改善与汉朝的关系,争取时间巩固内部,主动提出双方互相释放原先扣押的使节,实为间谍。史载: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当时汉武帝为什么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呢?因为“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汉武帝当时正在策划下一次对于匈奴的攻击,而且是规模空前的一次攻击。这个背景下,苏武作为派出的新使节,情况是非常险恶的。事实上,这也是苏武被扣押在匈奴长达十九年的根本原因。

苏武出使,起先其间有谋反事发,结果先后有两次自戮。如果放在先秦,此自戮行为必然作为“杀身成仁”来歌彰。但世易时移,时置汉代,使其传名于世的则是“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引佩刀自刺”中的“重负国”的动机意识。苏武也由此化作一种史无前例的“汉节”道德符号。苏武这一关于自己“屈节辱命”的思忖,将先秦“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格典范,直往高处推到了汉代“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国格典范。把儒学的价值和功能,从个人层面大大提升到了国家层面。要知道,先秦士人是没有“爱国”理念的,先秦儒学只是君子修养的“人学”,只有人格观念。秦统一六国,一直到西汉,中国成为多民族国家。在中国思想史上,汉“独尊儒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儒学中的“国格”观念才从“人格”中生长出来。董仲舒讲“无辱宗庙,无羞社稷”,司马迁讲“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些是最早的“国格”高于“人格”的观念。

所以,苏武“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格”居其次,“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国格”位居其上。他是“中国西汉时期‘国格’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此,儒学完成了从“修身”到“平天下”的飞跃,是国格而非人格,是群体性而非个体性。由此,一介儒士苏武成为践履“民族气节”历史概念的第一人。

2.事实本身是沉默的

到了汉代,战国士人自由行走的时空没有了。天汉元年(前100),苏武奉汉武帝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单于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无果。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公羊生子方可释放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持节不屈,与匈奴女结婚生胤子(儿子),滞匈奴十九年。至始元六年(前81),汉匈和亲,获释回到长安,拜典属国(类似现在的外交部长),俸禄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

苏武心思有苦涩。归汉第二年,儿子苏元因参与一场阴谋,被汉昭帝处死。晚年,苏武年垂老。当朝皇帝(汉宣帝)怜悯他,问左右:苏武在匈奴那边很久,养育有儿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自己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了一匈奴妇人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苏通国。又说那边儿子有消息,自己想以金银、丝绸赎将回来。皇帝答应了,苏通国后随汉使者归长安。皇帝让这个混血子做了郎官,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苏武一直活到八十岁,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病亡。死后,汉廷彰显其“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节操,牌位列麒麟阁。

有一个事实是,那时为匈奴所困的汉使节,被扣十余年者不独武一人,“迁辱之北海上”,也不是第一个。史载,时“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早有张骞出使月氏,道半为匈奴所捉,“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后有丞相长史任敞出使匈奴,欲令单于“为外臣,朝请于边”。单于大怒,扣留,不让回汉。又有郭吉游说匈奴,威胁道:“南越王头已县于汉北阙下。”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不归,迁辱之北海上。又有赵破奴,左王与战,为虏所得,居匈奴中十岁。又有路充国为匈奴报丧,“单于以为汉杀吾贵使者,乃留路充国不归”。还有随苏武同去的常惠等人,“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这些人中,也不乏守节不屈者。但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唯有苏武为后人传说,被史家旌表?为什么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唯独记住了苏武?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苏武为什么沐尘而出?答案是:苏武是一个逆境中的英雄。换言之,是一个大的失败背景下的英雄。他生时是汉匈关系最失败的时期。更关键的是,但凡英雄总是在需要英雄的时代出现,苏武的英雄气节被唤醒,是在历史上内外交困的南宋时期。使臣洪皓拘役十五年归,宋高宗称他使金不失节、“虽苏武不能过”,赞他是第二个苏武。在浓浓失败主义阴影下,民族气节和情操大放异彩:

我们看那些失败英雄时,此等人物乃被其所努力之事业抛弃在外,因而其全心全人格反而感到特别突出。

3.变化的是对事实的评价

“人不可依草附木”,在失败主义背景下,苏武因其悲壮而更触人心弦。“失败英雄,因无事业可依附,而更见出色。”学者钱穆如是评价苏武的失败。相比而言,其他招降者、投降者的失败不如苏武败得彻底。苏武拘役匈奴十九年,匈奴“举剑击之”,心灰无惧;匈奴“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意冷麻木;匈奴迫其“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承受无望。而之前的汉初名将李广之孙李陵,败而投降。其老母、弟弟和妻子儿女全家均被武帝杀死;单于将自己女儿嫁给李陵,立为右校王,在匈奴生活二十五年。他在《答苏武书》中为自己辩护,说“陵随孤恩,汉亦负德”。李陵强调自己有其特殊性,不得已转移心思。李陵会通,败而有理。试问中国历史上,有几人能像苏武一般如此独自冷咽失败?

的确,对历史上的人物事迹,知人论世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有一点:事实是不变的、生活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人们对事实和生活的评价。从阐释学来讲,苏武、李陵的事实本身是沉默的。但是人们的阐释打破了沉默而使事实得以呈现。阐释者不同,价值立场则不同,结论也就不同。由此可知三点:一是不带价值立场的事实是没有的;二是人们讨论来争论去的,实际上并非事实本身;三是生活本身在各种评价中有自身的逻辑。这样,越具普遍性、有生命力的评价,便是越带有日常性、接地气的评价。那么,如何更客观看待苏武呢?钱穆先生说苏武不能不说是一个贤人:

他(且)已在一点一角上是圣人,十九年守节不屈,做得彻底,做到了家。

钱穆不从忠君爱国的大道理说人,但从做事情看一个人。道理是变化的,苏武能吃苦、吃得了苦、受得起苦,耐得住寂寞,把事情做到了极致,这是不变的。无论道理如何变化,一个人但凡事情做得彻底,做到了家,便“总是一贤人,总是一豪杰”。

  1.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第四十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 参见张保同:《略论两汉士大夫的异同》,《史学月刊》,2006年第9期,第21—27页
  3. 台湾学者张光直在《中国青铜时代》一书中说:“青铜时代最大特征,在于青铜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不开。”这个时代涵盖了夏、商、西周至春秋,约1500年历史时期。夏、商、周三代不仅是朝代继承关系,也是同时期列国关系。列国关系是主要的,朝代更替只代表之间强弱浮沉而已。故青铜时代终止意味着多元的古代文明终止。
  4.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中华书局,2006
  5.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徐翠兰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6. (战国)商鞅:《商君书·算地第六》,石磊译注,中华书局,2009
  7. 吴钩:《汉朝对秦制的改造》,《法制陕西杂志》,2012年8月
  8. (东汉)班固:《汉书·卷九 元帝纪第九》,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9.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中华书局,2006
  10.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章 亚圣与始皇》,三联书店,2007
  11. 顾颉刚:《由“烝”、“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附记”(王煦华)》,《文史》1982年第十五辑
  12.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七 汉纪九》,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1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中华书局,2007
  14. (清)魏源:《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序》,见《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第151页
  15. 典出(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之一 乙编·论语》,国学导航,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301/03hlyl/09.htm
  16. (北宋)苏轼:《苏轼集·卷一百 日喻说》,国学经典,http://tool.uniuc.com/guoxue/ji-1056.html
  17.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中华书局,1975
  18.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八 公孙弘卜式儿宽传第二十八》,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19.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五 汉书·经学累世》,董文武注译,中华书局,2008
  20.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中华书局,2007
  2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一讲 汉代·二、汉代选举制度》,九州出版社,2012,第21页
  22. 下引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淳朴未泯的“汉人”》,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3. (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中华书局,2007
  24. (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中华书局,2007
  2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七十三》,中华书局,2007
  26.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五 汉书·经学累世》,董文武注译,中华书局,2008
  27.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中华书局,2007
  28.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2007
  29. (西周)周文王:《周易·观卦·彖传》,郭彧译注,中华书局,2006
  30. (西周)周文王:《周易·贲卦·彖传》,郭彧译注,中华书局,2006
  31.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第三》,中华书局,2006
  32.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四 王道第六》,中华书局,2012
  33.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一 王部》,中国书店,1998
  34.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一 示部》,中国书店,1998
  35.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中华书局,2007
  36. 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7.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 四时之副第五十五》,中华书局,2012
  38.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 五行顺逆第六十》,中华书局,2012
  39.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一帝国:树立楷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40. (西周)周公旦:《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小宰》,钱玄注,岳麓书社,2001
  41.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 玉环第二》,中华书局,2012
  42. 即宫刑,汉代孔安国:“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女人幽闭,次死之刑。”
  43.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第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4.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中华书局,2007
  45.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中华书局,2006
  46.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三十·褚遂良》,中华书局,1975
  47.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集解骃案》,中华书局,2006
  48.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五 报任安书》,王水照等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168页
  49. (春秋)孔子:《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8ae0f5ae66.aspx
  50. (南宋)文天祥:《文天祥诗选·正气歌》,黄兰波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1.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中华书局,2007
  52.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王常则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53.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卷四 文事》,《湖北辞书》,2007
  54.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610页
  55.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第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6.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华书局,2006
  57.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中华书局,2007
  58.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中华书局,2006
  59. (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下 扬雄传第五十七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60.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司马彪传》,中华书局,1996
  61. 何立明:《史记与史传文学》,载《大学人文语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2.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八 符命·典引(班固)》,中华书局,1977
  6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下 蔡邕列传第五十下》,中华书局,2007,原句:“(王)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李贤注:“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谓迁所著《史记》,但是汉家不善之事,皆为谤也。”
  64. (南宋)文天祥:《文天祥诗选·过零丁洋》,黄兰波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5. 单少杰:《中国史学的双重职能》,《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8期
  66.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中华书局,2006
  67. (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集注·上第一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8. 高希中:《历史意识的宗教性》,《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总第187期)
  69.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苏武传》,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0.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华书局,2006
  71.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二 竹林第三》,中华书局,2012
  72.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蔺相如传》,中华书局,2006
  73. 苏振武:《浅论儒家伦理与苏武精神之关系》,《价值工程杂志》,2012年第8期
  74. (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四上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5.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苏武传》,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6.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张謇传》,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7.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一 汉纪十三·孝武皇帝元封四年》,中华书局,2009
  78. (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常惠传》,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9. (南宋)文天祥:《文天祥诗选·正气歌》,黄兰波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80. (元)脱脱:《宋史·卷三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二·朱弁郑望之张邵洪皓》,中华书局,1985
  81. 钱穆:《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讲 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三联书店,2005
  82. 钱穆:《国史新论·中国历史人物》,三联书店,200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