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才少年的坎坷命运

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贝多芬 作者:晓树 主编


天才少年的坎坷命运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路德维希·贝多芬

音乐世家

贝多芬的家乡——波恩

波恩是一个坐落于德国西部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公元1世纪初,罗马军团曾在波恩设立兵营,“波恩”即意为“兵营”。13世纪至18世纪,作为科隆选帝侯国(即有权选举帝王的侯国)的首府长达五百年之久。波恩曾经一度被法国占领,于1815年并入普鲁士。波恩是世界音乐史上著名的胜地。我们所讲的主人公——贝多芬就出生于这个到处充满音符的城市里。

腓特烈大帝

贝多芬的全名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他于1770年12月26日出生在波恩的一个破旧阁楼中。但是他的家庭却是音乐世家。

当时,腓特烈大帝登基的时候,贝多芬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音乐师。他的祖父路德维希·贝多芬担任宫廷歌咏队的指挥和低音歌手,他的父亲约翰却只是才能平庸的宫廷男高音和音乐教师。

资料链接

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他是普鲁士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在他的统治时期普鲁士军事大规模发展,领土扩张,文化艺术也有长足的发展,这使普鲁士在德意志逐渐取得霸权。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而且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

腓特烈大帝的雕像

腓特烈二世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腓特烈少年时代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文学艺术,反感专制和服从,充满叛逆性格的人。但是他的父亲对他的管教十分严厉。少年腓特烈经常遭到父亲的棍棒殴打和言语刺激。十八岁时为抗拒父亲为他安排的婚姻,计划同几个同伴出逃,结果被关进监狱,还被安排了观看同伴被砍头的悲惨场面。

在狱中,腓特烈开始变得深沉而理智,家族的传统开始在他身上出现。在此后的日子里,他对政治和军事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参加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一套军事理论。1740年他继承了王位同时也继承了一支八万多人的训练有素的军队,并继续扩充这支军队,使之达到二十多万人,成为实践他的理论“政府的基本法则都是扩张领土”的工具。

腓特烈不但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还是一个睿智的军事理论家。他创立了著名的“斜进战斗队列”的理论,其要点是将本方作战队的一翼缩回,加强准备进攻的另一翼,使之在局部上形成优势而攻击敌方的侧翼,适用于以少打多的情况,在敌方大部队未投入战争之前就取得一个决定点上的胜利。他还确立了许多著名的作战原则,如“保护你的侧翼和后方、迂回敌人的侧翼和后方”、“以歼灭敌方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标”等。

贝多芬的祖父在1733年时就是一个音乐造诣颇深的风琴家,同时还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歌唱家。老路德维希最初是从列日来到波恩,在科隆宫廷的乐队中任职,并在教堂和歌剧院中主唱男低音。老路德维希在波恩生活五个月后就爱上了一位十九岁的德国姑娘,然后他们闪电般地结婚,并且定居在了波恩。

但是,老路德维希的前两个孩子在出生不久便夭折了,这让他十分担心。直到第三个孩子约翰·凡·贝多芬(即贝多芬的父亲)出生并且健康地活下来,老路德维希这才摆脱了心理上的阴影,又潜心投入了他所热爱的音乐之中。让人有些遗憾的是,在贝多芬的家庭史中,并没有留下关于贝多芬祖母的多少记载,人们只知道她的名字是玛丽娅·约瑟夫·波儿,还知道她特别嗜好是喝酒。当贝多芬的祖父去世后,贝多芬的祖母就被儿子约翰送到波恩的一座教堂里生活。因为约翰和他母亲一样也是一个酒徒,这一嗜好使得贝多芬的家庭经济每况愈下,约翰也就无法满足母亲的需要,只能将她送进教堂。

约翰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演唱和音乐。但在这种父子之间的教学活动中,约翰却没有像他父亲一样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赋。约翰十六岁时才被允许进入宫廷。在合唱队中担任男中音,或在歌剧中饰演配角。父子俩经常同台演出。但约翰的表现平平,就连老路德维希在最后都否认约翰是自己的儿子。当然,这不是一种血缘关系上的否认,而是对约翰的音乐天赋的否定。在音乐界,也没有人承认过约翰的才华。约翰的一生都是在酒杯、无为中度过的。

波恩一景

1767年,当约翰提出要和一个来自爱伦白拉特斯坦的女子凯宛丽丝结婚时,遭到了老路德维希的强烈反对。他声言经过自己的调查,发现凯宛丽丝曾经做过侍女。老路德维希大声地斥责自己的儿子。但是这并未让约翰动摇,他毅然在1767年11月12日和凯宛丽丝结婚。

其实,贝多芬的母亲——凯宛丽丝的命运十分坎坷。十七岁时她嫁给了一个男仆,没有多久,丈夫就死了。艰难的生活迫使她改嫁。但和约翰婚姻也并不完美,婚后不久,她的父母相继去世。

凯宛丽丝似乎瞬间就看清了自己的生活,自己不过是一个外表漂亮的、却没有生活能力的宫廷歌手之妻。而约翰每次从酒店里回来时,总是将钱花得一分不剩。凯宛丽丝陷入了一个十分艰难的生活境地。她既要维持小家庭的生计,又要应付财主和杂货店频频送来的账单。而更难以应付的是生儿育女。从1769—1781年的这十二年时间内,她曾先后生育了六个孩子,但只有三个活了下来。

第一个孩子出生于1769年4月2日,教名为路德维希·马利亚,他只活了六天。第二个孩子生于1770年12月26日,这个孩子就是贝多芬。

但是关于贝多芬的出生却有很多的疑问。

其一是关于他出生时间的争议。贝多芬自认为,他出生的时间是1772年12月,而不是1770年12月,贝多芬一直认为,那些证明他受洗年份的证书是他哥哥路德维希·马利亚的。但是有人认为这是贝多芬的幻觉。

其二是关于他的双亲的争议。在1810年的报纸上出现一些传说,有人说贝多芬是一位普鲁士君王的私生子。

崇拜祖父的童年

幼时的贝多芬就完全继承了老路德维希所有的音乐天赋,并且将这种天赋发挥到了极致和顶峰。

令年幼的贝多芬自豪的是他的祖父,他对祖父的敬慕几乎达到了崇拜的境地。老路德维希对贝多芬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以至于成年后每当谈起他时,贝多芬总是以炫耀的口吻赞美他。宫廷油画家雷特克斯曾为贝多芬的祖父画了一幅精美的肖像画:可是老路德维希身着一件果绿色的、衣边上镶着珍贵毛皮的礼服,头上戴着一顶做工精美的天鹅绒帽;他的双眼炯炯有神、鼻梁长而直、神情潇洒,散发着艺术家所特有的气质。可是老路德维希与贝多芬在容貌上有着天壤之别。因为,贝多芬的相貌可以用“丑陋”来形容。

1773年圣诞夜晚,老路德维希这位竭尽全力支撑家庭的家长和慈爱的祖父溘然长逝。尽管当时贝多芬还十分年幼,但是他已经能记住祖父,关于祖父的记忆不断地在幼年贝多芬以及成年后的贝多芬脑海中回映。

每当老路德维希的忌日时,人们便用月桂树枝编织的花环来装饰那幅肖像;每逢此时,贝多芬的内心就会泛起自豪。

在贝多芬的一生中,他都念念不忘效仿他的祖父。在1810年,他曾在维也纳写信给波恩的好友韦格勒,让他“尽快利用驿马车”给他带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就是他祖父的肖像画。这足以见证老路德维希对贝多芬的重要性。

贝多芬所以会模仿他的祖父,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因为他的祖父曾经是波恩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贝多芬一生都梦想自己能成为像祖父一样的“宫廷乐团指挥”。但是这也显示出贝多芬对父亲的排斥,他把祖父理想化了,自然就无法接受他父亲令人不太满意的形象。

童年时代的贝多芬在祖父的支撑下曾经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在宫廷里,音乐包围了他。当他需要音乐上的帮助时,音乐家们会向他提供所需要的一切。

美丽的莱茵河

贝多芬五岁的时候,他们从克莱逊先生家搬出,迁居到莱恩街的倍科·费斯恰的家里去了。这个新居对于童年的贝多芬充满了吸引力。阁楼上有一个临街的小窗户,幼小的贝多芬常坐在那儿,凝望着窗下热闹的街市,若隐若现的山麓;莱茵河静静地流淌着……面对着这熟悉的、充满生机的一切,贝多芬那双有神的眼睛中,时常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茫然和一种不可捉摸的灵气。

河边上的小街是童年时贝多芬的主要活动地。家中的孩子在不断地增加,家庭中的情况也愈加地艰难。父亲约翰整日酗酒,喝得酩酊大醉。他也曾多次请求宫廷给自己加薪以来应付家庭的开支。但是,他没有得到任何的答复。

贝多芬的母亲也终日忙于生活。她要给孩子准备必需的衬衫和裤子、食物。幼小的贝多芬心中明白母亲的辛劳。在他的心灵深处,同情心与坚强、固执正在慢慢地成长和积淀。

贝多芬的父母

有时,贝多芬会央求母亲讲讲祖父的故事,在凯宛丽丝的心中,老路德维希是很值得称颂的。而凯宛丽丝也被公认为是一个孝顺、温和的好儿媳妇——她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支撑着整个家庭。房东费斯恰曾经写道:“约翰夫人,整日在织补缝纫。我十分诚实地说,正因为她的勤劳与节俭,这一家人的生活才逐渐显得快乐、充实,她从来不会赊欠房租和面包钱。”

凯宛丽丝不论在生活和道德上都为她的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她有着自己的处世原则和人生观。她的孩子们十分信任她,她从不好高骛远,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美好的品德深深映照在贝多芬的幼小心灵中。

但是贝多芬的父亲却越来越堕落,他好吹嘘,很自负,终日饮酒,又爱大声嚷嚷,甚至狂叫。最后,凯宛丽丝不得不切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使他再也不能狂喝滥饮了。

贝多芬和他的弟弟们在母亲的熏陶下,十分诚实和善良。如果他们看到父亲在外酗酒,就会围上去规劝父亲回家。

但是约翰也没有忘记自己做父亲的责任。他先教贝多芬学拉小提琴和弹奏钢琴。他所传授的技法和技巧都是从老路德维希那里学习过来的。不久,他发现,次子和三子对音乐的悟性比较欠缺,想让他们在音乐上有所建树似乎很难。但贝多芬却屡屡让他意外、惊诧:小贝多芬能很自然地驾驭五线谱,对音乐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轻松灵巧地处理!

小提琴

贝多芬大约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音乐,此后,他和父亲之间的冲突就不曾间断。约翰想在这个时候建立起他在家庭中的卓越地位。但是,实际上,他并不是真心想借此来教导一个天赋过人的儿童。而是用一种粗暴和任性的方式来对贝多芬进行音乐教育,甚至将他作为赚钱的工具。

1774年,为了摆脱经济的困境,约翰策划了一个大胆新奇的活动。他在当地的报纸登载了一则醒目的广告,内容大致如下:约翰之子贝多芬及学友阿弗唐克准备办一个合奏音乐会,一位年仅六岁(实际只有四岁)的贝多芬将给各位听众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和惊喜;他俩将演奏不同风格的风琴协奏曲和三重奏……将给整个宫廷带来极大的荣耀!这个广告使得整个波恩都震惊了。

但是贝多芬的邻居们都清楚这个广告所涵盖的内容。贝多芬很小就被约翰强迫练习钢琴和小提琴。自从搬到费斯恰家之后,他更是强制贝多芬练习钢琴,贝多芬手指麻木了,可还得继续不间断地弹奏……据贝多芬童年的一个玩伴说:“每次贝多芬的父亲都是使用暴力,来促使他学习音乐……为了强迫他去拉琴,他经常要受到责打。”而约翰不但严厉,而且还很残忍,据说贝多芬有时候还会被他关进地窖里。

几年以后,约翰发现自己的知识已经不能胜任贝多芬的教育工作。于是他就请了一位名叫托比亚斯·培佛的人来帮忙,他是1779年夏随着歌罗斯曼与海尔莫斯剧团来到波恩的,是一位演员兼乐师。培佛不久就和约翰成了喝酒的知交,约翰邀请培佛来他的公寓居住,培佛一直居住在约翰家中到次年的春天才离开。贝多芬说:“常常是我们在等父亲深更半夜从酒馆回来后,我从睡梦中爬起来,开始练琴,直到第二天天亮。”

但是约翰对贝多芬的教育方法并不能简单地就给予评价。因为贝多芬对当时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极为反感,曾先后两次转学。后来,他转到了一所拉丁文学校。他所学到的拉丁文知识对他后来的创作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他的法文和意大利文都运用流畅。但是贝多芬却对数字不感兴趣,他的一生都对这门课程不甚了解。

约翰早已注意到,尽管他的管教十分严格,但其他的孩子演奏水平依然平平。而贝多芬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只是还难以作公开的演出,约翰的教材中有指法训练和音乐理论,并对指法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幼年的贝多芬很是顽皮,常在演奏中加上自己的一些东西,指法有时也犯错误。

虽然如此,约翰仍一直将贝多芬的才华当作自我炫耀的手段,甚至是赚钱的工具。他常常邀请波恩的音乐爱好者来他的公寓聆听小贝多芬的演奏,但是通常是收费进场的。1778年,约翰还曾设法安排贝多芬在一场音乐会中公演过,但是,后来小贝多芬就再也没有参加公开的音乐演奏会了。从这方面可以反映出来,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贝多芬是一个神童,因为约翰本人就是一个天分有限的人,自然,人们对小贝多芬的看法也就一般了。

弗罗伊德

由于这些童年不好的记忆,所以成年后的贝多芬很少提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即使提到了,也是含糊其词。为了让自己不受这种记忆的伤害,他一方面总是流露出对母亲的敬爱,另一方面也不再说有损约翰名誉的话。

贝多芬虽然敬爱他的母亲,但是由于年幼时,母亲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他们,常常是将他们交给侍女,所以贝多芬的童年也是一个缺少母爱的童年。他的幼年,大致可以说,是远离同龄的伙伴和玩伴而形成的自我中心的社会,同时也远离他的双亲。

弗罗伊德曾经将一种幻想命名为“家庭罗曼史”,在这种幻想中,小孩子会把一些崇拜的人物取代他的父母。弗罗伊德发现,这种幻想在常人的白日梦里是十分普遍的,而在有创作才华的人的心里,更是相对地强烈而持久。通常这种幻想会发生在童年或者少年时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幻想会被慢慢遗忘。但是,对于贝多芬来说,这种幻想反而随着他的成长越来越强烈和坚持。追究其根源,正是他少年生活所种下来的因果。

雅典娜

贝多芬在1812年到1818年所写的日记中,曾抄了一段希腊神话忒勒玛科斯对雅典娜说的话:我的母亲说,他是我的父亲;我自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没有人知道,谁是他的父亲。

由于贝多芬的母亲常当着她的孩子的面贬低自己的丈夫,这种“家庭罗曼史”就很容易地种植在小贝多芬的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贝多芬也开始怀疑,自己拥有创作的天才,为何他的父亲却如此平庸呢?也因此,他曾在一些诗中标出意味深长的话:像父亲的儿子很少;大多数都是儿子不会像父亲;能够胜过父亲的,更加难得。

贝多芬发现,他无法将自己的优秀才华和双亲联系起来,他甚至认为自己比他的双亲还要优秀,因此,他幻想,他的父亲也许另有其人——例如贵族、王室等。他的“家庭罗曼史”的根源可以说,是由于他对自己出生年月的幻觉。

天才少年

约翰越来越发现难以控制小贝多芬的行为了,所以,他决定将小贝多芬送入宫廷乐队去演奏。当时的乐队总指挥是路奇雪,是一位音乐造诣颇深的音乐家,但是他却并不把贝多芬放在眼里。

贝多芬八岁的时候跟随宫廷风琴家艾登学习,艾登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音乐家,他启发了贝多芬对乐器奥妙的了解。当贝多芬长到能用手触摸到琴键并用脚踩到风琴踏板时,他就转到波恩的一座修道院,接受科学的音乐指导;另外,还接受修道院另一位风琴师的指导。这里的风琴比他以前用过的风琴都要大,这让贝多芬十分感兴趣,此时,贝多芬才十岁。

钢琴

贝多芬的学习是刻苦的,他对音乐学习的欲望似乎永远没有衰减,有的课程他甚至早早地就学完了。

在乐器方面,贝多芬不是十分喜欢独奏乐器,他钟情于钢琴、配器、和声等复杂的东西。在对各门功课有了更多的了解后,贝多芬将更多的精神投入到创作中。

贝多芬曾经说过:“我并不是没有犯过错的,因为从孩提时代起,我就非常敏感,往往当灵感到来时,我还不知道,一旦记录下来,才发觉是十分美好动听的音律。”

后来他在柴撒的门下做学生时,创作了一首风琴曲,令柴撒十分震惊。因为像他这样年龄的儿童,对于创作还处于“无知”期。

艾登去世以后,由歌·尼法任宫廷风琴师。他在1780年~1781年之间成为贝多芬唯一的作曲指导老师,一直到贝多芬离开波恩为止。尼法对贝多芬的影响很大。

尼法很早就看出了贝多芬的天才,并加以指导,又把他自己最早的专业经验传授给他。他训练贝多芬成为主力宫廷风琴师,并且在1782年6月就让他暂时代理职务;没有多久,他就把“键盘音乐师”的职位交给了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学生来接替。这个职位的任务是要带领管弦乐队的演奏,并且要看着乐谱立即演奏出来。尼法十分关心贝多芬,他还为贝多芬早期的作品安排出版,并且在1783年3月2日写了一篇通讯稿给《音乐杂志》,公开介绍贝多芬,称“他(贝多芬)必定会成为第二个莫扎特。”

尼法教给了贝多芬许多宫廷中学不到的东西,如依·巴赫的奏鸣曲,萨·巴赫的序曲和随想曲。尼法还曾鼓励贝多芬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一年后,尼法受皇帝之命,创作一幕歌剧。这段时间里,贝多芬就协助尼法进行歌剧创作。

在此期间,老皇帝驾崩,新王位成为各派政治力量争夺的目标。1780年,马克雪比林·弗朗兹在他的母亲皇妃玛丽亚·茜丽莎策动下,被选为科隆的公爵。他首先进了科隆的一所教会学校,仅经过了三个星期的短暂培训,就成为了一位虔诚的教士。1784年圣诞之夜,弗朗兹在波恩的法格林教堂里,披上了庄严的礼服,正式接受洗礼之后,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位。

弗朗兹皇帝对艺术十分重视,他把维也纳的流行音乐带到了波恩,使波恩从此成为世界闻名的音乐之城。在执政时期,他为了拓展艺术事业,倾尽全力,创办了一个国立图书馆。在他的倡导下,整个波恩都被音乐陶醉了。贝多芬在这样的氛围中汲取了丰富的音乐“营养”。弗朗兹皇帝所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宫廷中每一位乐师的才干,并调查他们各方面情况。在男中音歌手约翰·贝多芬的档案中,如此写着:“他的声音能持续很久,并在宫廷中已表演多年;家境困苦,但其为人正直、举止端庄。”

贝多芬雕像

当时,贝多芬已是宫廷乐队中第二风琴师。在他的档案中,有如下记载:“路德维希·贝多芬,年龄十三岁,生于波恩,在宫廷中已服务两年,尚无薪金;在乐队指挥缺席时,由该人顶替,很有才干,乐队中,数他年龄最小,举止文雅,但家庭较为贫困。”

后来尼法被辞退,其理由是:“此人并不熟悉风琴的演奏。”因为尼法是个外国人,还是一个偏激份子,被当局认为是不必要的人物,因而设法由贝多芬取代他的位子,以节省宫廷开支。不过,弗朗兹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挽留了他,但是却将尼法的薪水减为原来的一半。而皇帝特意把贝多芬父亲的薪金,拨了三分之一给贝多芬。

虽然贝多芬当时只有十三岁,但他在音乐上所表现出来的造诣却很惊人。贝多芬在风琴或钢琴独奏中,表现得十分潇洒而流畅,很少有过失误。因此,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他认为,自己的才干要远远超过他所担任的职位。而目前的所为,则是屈尊而就,这让他无法再忍受下去。于是在演奏中,他有时会擅自修改曲谱,即兴变奏,把自己的创作渗入到作品中去。

韦革勒说:在这一年圣诞礼拜演奏时,贝多芬大胆地将弗·海勒的《依里米亚之悲哀》的旋律进行了修改。演奏时,音乐似乎是从天空中倾泻下来,让人听得如痴如醉。但是这却让海勒很不高兴,他去觐见了皇帝,对贝多芬的随意修改提出了抗议,他讥讽这种修改为“小聪明”。贝多芬的学生兼朋友安东·辛德勒后来这样记载:“皇帝颇为宽宏地指责了贝多芬,不允许他今后再即兴演奏了。”然而就是这一次,贝多芬的天才如金子般闪出夺目的光彩。

1781年,英国驻德国宫廷大使格里桑纳去世,贝多芬专为他写了一首哀乐,因为他是贝多芬家的好友。宫廷乐队指挥路奇雪简直被这支曲子吸引了。大提琴家莫勒说:“在第一次公开演奏时,贝多芬新颖的创作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经过几次演奏后,他的名气大增;最后,他赢得了观众的所有欢呼和掌声。”

在当时,十三岁的贝多芬还享有了一种皇室所给予的特殊荣誉——他可以吻皇上的手。他颇以这种新的社会地位为荣。此时,他的外表看上去,已经有了一个宫廷乐师的样子:上身海青色的大礼服,下身是带扣子的绿色齐膝的短裤,腰上佩戴着一把宝剑,头上戴着一顶三角形的帽子。

拜访莫扎特

贝多芬十六岁时的剪影

1787年的春天,贝多芬沿着莱茵河去荷兰旅行。后来,贝多芬又前往维也纳,拜访莫扎特,想把自己的演奏展示给莫扎特。这是贝多芬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刻,但是历史资料中对这次伟大的会见却记述的十分简单。或许是因为那时的贝多芬还没有多大的名气,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他会见莫扎特并没有投入特别大的关注。

但是贝多芬的父亲——约翰却对此事充满了希望,他希望莫扎特把贝多芬当作少年音乐家来对待。

莫扎特接见了贝多芬,并请他弹奏了几首曲子,但是之后莫扎特的反应却很冷淡,而贝多芬也明显地感受到了莫扎特对他的冷淡。贝多芬被自己敬仰的大师轻视了,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中十分难受。于是他又提出请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让自己即兴演奏。而贝多芬在受到伤害时,往往演奏会更加出色。莫扎特给了他一个主题。于是,美妙的音符从他的手指中快乐地飞扬,仿佛有着某种魔力深深地吸引着他。他的即兴曲使莫扎特十分震惊。奏乐完毕,四周安静无声。莫扎特对在场的几位朋友脱口而出:“注意!这个孩子日后将让世界震撼。”

但是贝多芬在维也纳并没有呆多久,因为一个月后,贝多芬就收到了父亲的一封信,急匆匆地回家了。他的父亲来信通知他,他的母亲得了肺病,并且日益严重,终日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而家中的钱根本不够给母亲治疗的,家中的东西大多也典当了出去。

于是,贝多芬从维也纳空手而归。回到家中,他看到了奄奄一息的母亲,而年仅一岁的妹妹玛格丽斯睡在摇篮中细声地啼哭着,也病得十分厉害。房间十分的昏暗脏乱,无人打扫。他的父亲和两个弟弟在一旁长吁短叹,不知道怎么才能弄到钱。

莫扎特

贝多芬的母亲一生都在穷困和抑郁中生活,严重的营养不良、过度的操劳、多次的生育都影响了她的健康。

1787年7月,病魔夺走了贝多芬母亲的生命。接着,他的妹妹又在同年的11月25日死去。

贝多芬的母亲去世后,全家的重责都落在了贝多芬的身上,这让不满二十岁的贝多芬感觉非常沉重。

因为贝多芬的父亲约翰的余生是在酒中度过的,而他的母亲死后,约翰利用贝多芬的怜悯和内疚更进一步地控制贝多芬的生活,也因此,贝多芬对父亲的抵触意识越来越强烈。

在母亲死后的一年里,贝多芬心中有着更强烈的愿望,他即兴演奏的天才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把自己对音乐的灵感和追求完全表现在纸上了,没有多久,他就获得了比宫廷副琴师更好的职位。这样贝多芬就有了更多的经济来源来支持自己的家庭。

当然贝多芬也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弗朗兹皇帝对音乐的痴迷,所以整个皇宫迅速变成了一个艺术中心,许多的资本都被运用到了音乐艺术上。1871年,弗朗兹皇帝设立了一个大型的歌剧团,演员和演奏者都要经过十分严格的挑选。在经过这样严格的筛选重新组织后,贝多芬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格外突出。他俨然是一位宫廷的钢琴家、音乐家,而尼法却反而成了伴奏者。

莫扎特

贝多芬在歌剧院和乐队里经常担任中提琴手,他与乐队的演奏员相处得十分融洽。乐手安特里阿斯精于小提琴、贝哈特精于低音提琴,两人都是作曲家;安东·洛卡担任笛手,也精于作曲,年龄也与贝多芬相近。贝多芬为有这些有各种特长的朋友而兴奋,并且从他们那里学习到了更多的有关乐器方面的知识。因此,贝多芬在音乐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弗朗兹皇帝十分喜欢莫扎特的歌剧,如《茜拉尔的私奔》和《费加罗的婚礼》等。而贝多芬在这些剧目中担任乐队的中提琴手;每次演出,他都能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当贝多芬的音乐知识积累得越来越丰富的时候,他写了两首歌谣,又创作一首芭蕾舞曲《骑士舞曲》。《骑士舞曲》是受华尔特斯坦公爵之托而秘密创作的,是贝多芬为数不多的舞台音乐作品之一;但是十分可惜的是,这些曲子后来都遗失了。后来贝多芬一直忙着写一些小曲目。他写的一些钢琴曲目多是变奏曲、歌曲和室内乐曲。当时,这些曲目还没有出版;到后来,因贝多芬的弟弟卡尔的帮助,这些曲目才在波恩被出版。

资料链接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也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

阿雪芬堡

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六岁的莫扎特和十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许多地方,他们在这些地方的演出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皇宫表演。

1772年,莫扎特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由于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所以在1781年便辞去了首席乐师职位。后来他去维也纳定居,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之路。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辈和后辈都非常崇敬,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的天才,而他的一生除了父亲的严格教诲外,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师指导。但是莫扎特却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刻苦地研究了许多次。”

1791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时年仅三十五岁。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莫扎特的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迸发出明快、乐观情绪。他成功地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作为奥地利音乐史上的神童和具有开创性的作曲家,他为欧洲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波恩的爱情和友情

1791年的十一月,贝多芬与宫廷的其他三位音乐家兰兹、朗博、辛姆洛克一起去阿雪芬堡拜访当时非常著名的钢琴家艾比·斯图加。艾比·斯图加为他们表演了自己所特有的、愉快而明朗的曲子。贝多芬听得入了迷。在艾比·斯图加表演完以后,贝多芬请求他让自己试着弹奏一会儿。艾比·斯图加发现,贝多芬所弹的变奏曲是自己喜欢和熟悉的,并且是他认为最难演奏的曲子。贝多芬还弹奏了许多其他的变奏曲,并即兴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温情和良知开始表现出来。他喜欢沉思。尽管环境对他的思想有所影响,但是他理想化的意念却一定要获得一些确切的、认同的回应。他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地成长。他需要有人来拓展他的认识空间,而不是在一个小圈子中打转。

音乐之城——波恩

贝多芬开始扩大了自己的交友范围,并将交友的时间延长,朋友们所具有的特点都极大地丰富了贝多芬的心灵;他汲取了更多的精神营养。友情的扩展,使贝多芬渐渐改变了怕羞的性格,并极大地扩展和充实了他的才能和智慧。我们曾经说到,由于弗朗兹皇帝热爱艺术的原因,波恩已经变成了音乐的海洋。当地的居民经常举办一些有特色的艺术活动:音乐演奏会、诗歌朗诵会、哲学讨论会……贝多芬积极热情地参加了这类集会,并结交了许多的新朋友。他和蔼的态度、得体的衣着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好感。贝多芬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被波恩那些有修养的音乐家、艺术家所看重了。

贝多芬在出席这类活动的时候,常会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兴奋:他自己在激情四溢地演奏,而将陪奏者置于一边,并以个人演奏的特征而即兴发挥成一首极为美妙的旋律……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地喝彩和掌声。

在贝多芬生命中,有两个家庭对他的影响很大。其中一个就是冯·勃朗宁夫人家。这个家庭中有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中需要一提的是艾兰诺拉。因为从十五岁时开始,贝多芬就开始教艾兰诺拉学习弹钢琴。

贝多芬在家中尽职尽责,他尽力保护年幼的弟弟妹妹,让他们尽可能地在无忧无虑中度过。

贝多芬家庭生活的许多转变都是他们的房东——冯·勃朗宁对他们悉心照料的结果。

冯·勃朗宁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即1777年失去了丈夫——伊迈纽·冯·勃朗宁——他是在一次宫廷失火中丢掉性命的。由于那时的消防设施还很落后,所以大火一直没有被扑灭。烧到第二天夜里,伊迈纽眼看就要烧到宫廷机要文件室了,就和一群志愿市民去救火,但在救火中,一堵烧红的墙坍塌了,砸在他们的身上,无一幸免。年轻的冯·勃朗宁夫人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着。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并没有感觉到过孤独。她的哥哥亚伯拉罕·冯·凯利舒是波恩的一个牧师,他常去她家;她将丈夫的兄弟洛朗士(也是一位牧师)介绍给了凯利舒。他们很快就变成了朋友,而他们两人的道德都十分的高尚。

贝多芬十分愿意和他们相处。韦格勒写道:“贝多芬很快就变成了冯·勃朗宁夫人家中的一员了。不仅白天常和他们在一起,有时在晚上也会和他们愉快交谈。他在这里觉得自由、轻松和快乐。洛朗士牧师以最浅近的句子来读荷马和柏露泰舒的诗给孩子们听,贝多芬这时也会交叉着手、静静地听着,似乎想从中学习到什么……”

在波恩贝多芬的塑像

这一段时间让贝多芬的生活格外地愉快和充实,他还汲取了许多知识营养。他对文学的认识逐步加深,知道并了解许多的散文和诗歌,他开始尝试着创作了一些短歌剧,还能用德文讲述席勒、莱辛、莎士比亚或谢立丹的戏剧。

当时,贝多芬还担任管风琴师聂费的助手,并跟随他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他足以成为贝多芬在品德上崇拜和学习的楷模;他也是一位拥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系列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目的的理解,坚定了他的信念。他又是一个言辞风趣的人,经常引导贝多芬以游历的方式来结交朋友,增长见闻和积累知识。

贝多芬在波恩的十年中(1782-1792年),他的创作还处于一种尝试期,其作品大都是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正经历着学习音乐知识、积累生活感受与心理准备的过程。在这一时期,贝多芬广泛接触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音乐家,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受到了“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而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意识又给了他更多的启发,使他的世界观获得了一种可贵的、阶段性的进步,让他有了这样的意识: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与个性自由,憎恨封建制度的压迫。

资料链接

狂飙运动

狂飙运动又称为狂飙突进运动,得名于德国剧作家克林格尔在1776年出版的一部同名悲剧《狂飙突进》。此剧宣扬反抗精神,剧中的青年主人公维尔德这样说:“让我们发狂大闹,使感情冲动,好像狂风中屋顶上的风标。”

狂飙运动发生在德国的18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叶,历时十五年。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飙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

狂飙突进象征着一种力量,具有摧枯拉朽之意。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这个运动后来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当时的德国有一批初登文坛具有反抗封建专制斗争精神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与鼓动,想在落后的德国掀起一场风暴,要求自己像狂飙一样冲破社会的黑暗,因而组织一个同名的社团。他们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要求摆脱封建传统偏见的束缚,主张个性解放,呼喊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倡导的“返归自然”的观点相呼应。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歌德

狂飙突进的领袖、文艺理论家海尔德尔提出的“天才不须规律”的口号,成了他们共同的信条。这场运动,实质上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对腐朽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一次有力冲击。虽然它来势凶猛,但不深入持久,犹如昙花一现,瞬即消逝。因为狂飙突进运动的参加者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他们的反抗往往流于无政府的暴乱情绪。由于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这个运动没有能够发展成为政治革命。他们提出的一些改革社会的要求,都未能改变当时的客观现实,而只限于呼唤反抗封建意识的范畴。而且狂飙突进的参加者也含有远离人民群众,好高骛远,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等不良因素。尽管这样,他们反封建的旗帜是鲜明的,激情是高涨的,在推动德国新文学发展方面的历史功绩也是应该被肯定的。

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都是从狂飙运动中登上文坛,并以辉煌的创作,使德国文学从狭隘的范围引入欧洲文学的广阔领域。狂飙突进的作家运用最多的文学体裁是戏剧。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柏里欣根》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就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在狂飙运动中影响较大的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的这部小说发表后,在全欧洲广为流传。后来歌德花了六十年时间,直到1813年完成的诗剧《浮士德》,使歌德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作家。《浮士德》是德国启蒙文学成就的最高标志,同时,也为德国文学在全世界范围内争得了巨大的声誉。

狂飙运动对音乐和美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18世纪七八十年代,音乐开始出现追求解放和自由的风潮,涌现了大量此类作品。如海顿的《第101》,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1》等。狂飙运动中音乐作品的特色是用非理性创造崇高,旋律看似混乱,实际塑造了一种非理性的崇高感。

在这段时间中,贝多芬并不是特意营造“浪漫”这一种意境。他的音乐创作风格和作品演奏技巧是趋向于诗一般的热情,旁人很难用语言进行描绘。正是有着这种浪漫的情感,他的作品才异常闪亮。他有着让人不可思议、强大的内在力量。看到一个题目,贝多芬能够立刻领悟。他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懂得了荷马的光荣业绩,了解了莎士比亚辉煌人生的奥秘,看到了歌德善于为自己辩护的个性,把握了他们伟大的人格特征并将其融会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科隆

冯·勃朗宁夫人十分爱护贝多芬,把他看成了自己的孩子,使他在自己的家里感到极大地自由和愉快。受了这种影响和感化,贝多芬有时也会对女性表现出兴趣。冯·勃朗宁夫人只比贝多芬的母亲小四岁,由于注重健康和保养,所以冯·勃朗宁夫人看上去依然十分年轻。

冯·勃朗宁夫人会尽可能提供贝多芬所需要的一切。这对于生活一直艰苦的贝多芬来说无疑是非常幸福和幸运的。因为在十七岁的时候,贝多芬还时常地将自己关在想象中,而当他得不到某种适当的解释时,他就会发很大的脾气。对于父亲轻贱母亲的行为,贝多芬是不能原谅的。母亲去世给他的心灵中留下了创伤和阴影,如同浓雾一般。他总是对别人说起自己的伤感和忧郁,即使是对他深爱的人也不例外。

当贝多芬从对音乐的陶醉转入沉静的思索时,冯·勃朗宁夫人就会温柔地说上一句:“看,老脾气又上来了。”这个简单的、被重复了很多次的动作让贝多芬终生难忘。冯·勃朗宁夫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使贝多芬终生受益。辛德勒在贝多芬回忆录中写道:“到后来,他仍称冯·勃朗宁夫人家的每一个成员为保护神;同时还记得冯·勃朗宁夫人无数次劝导他的愉快情形。”

随着年纪的增长,贝多芬的爱情也如期而至。由于冯·勃朗宁夫人家经常有贵客来访,贝多芬也就有机会和年轻的女士见面。他常被她们美丽的容貌所吸引,于是他改变了少言和怕羞的习惯,经常主动、风趣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在韦格勒的记述中,贝多芬恋爱以后的热情十分地高涨:“他热爱蒂洪娜丝小姐和韦思特·荷尔特小姐的程度,从年轻时一直延续到成年。贝多芬总是在渴望着爱情的到来,并愿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它,但往往事与愿违。”

蒂洪娜丝是艾兰诺拉的好朋友,她是从科隆来到波恩,准备在冯·勃朗宁夫人家住一星期。韦格勒说:“她极为美丽、活泼,”“肤色很柔和,受过良好的教育。她非常喜爱音乐,且声音十分的悦耳。”贝多芬经常陪着她。蒂洪娜丝在回科隆前,曾经为贝多芬唱了一首悲哀的小曲,以表示他俩分离的苦楚“远远超过她内心所能忍受的程度”。蒂洪娜丝的离开给贝多芬带来许多惆怅,但是后来蒂洪娜丝却和一位科隆的军官恋爱了。

而韦思特·荷尔特小姐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一位宫廷退休参事的掌上明珠,她有一头长而黑的卷发。兰兹说,贝多芬对于韦思特·荷尔特的爱是“疯狂”的,但在1790年,她却和一位男爵结婚了。

后来,贝多芬又追求一个地主的女儿科舒,但同样是无果而终。而贝多芬和艾兰诺拉看起来十分的自然:师生之谊、年龄只相差两岁,足可以使双方都有进一步地表示,但是这段爱情依然以失败告终。

贝多芬故居内

在移居维也纳时,贝多芬和艾兰诺拉发生了争执,甚至使得他与冯·勃朗宁夫人家的关系不得不宣告破裂。而其中的原因却是今人仍无法弄明白的。后来,在冯·勃朗宁夫人的调解下,艾兰诺拉和贝多芬的关系曾经和好,艾兰诺拉还送了一条丝围巾作为和好的礼物给贝多芬。贝多芬也深感懊悔,写了一首变奏曲给她,并写道:“当这条由你亲手织成的围巾送到我手上时,这让我感到极大的惊异。它使我从悲哀的情绪中惊醒了。它让我感到极度的欢乐,它使我回忆起往事。而你宽大、仁慈的态度使我感到羞愧。我没有想到你能再次记起我。噢,假若你能够看见我昨天为了这件事而受到的打击的话,你一定会责备我是夸张了。我坦白地告诉你,我能够出现在你的记忆中使我感到十分的难过。我的朋友!我已忍受太多了,现在仍在忍受着这难忍的苦楚——失去你们的友谊,我将不会忘记你及你的母亲,你是如此的忠诚;我知道我的过错和你对我的感情!”

贝多芬在波恩的故居

但是这一次两人的感情却没有维持多久。在某一天,当贝多芬在维也纳再次见到冯·勃朗宁夫人和艾兰诺拉时,双方的情绪十分紧张。后来,人们才知道,贝多芬对此十分悲伤。他突然觉得自己不应当受到她家的恩惠,便说了一些比较失礼的话,但等到他察觉到这些时,却已经晚了。他的某些言语在真诚的友谊面前是难以得到宽恕的。尽管他在初到维也纳的第一年里是如此骄傲。此刻,他才真正地发觉了自己的错处:对性情优良的人缺乏忠实的情感,尤其是对艾兰诺拉这样的女性。为此,贝多芬曾经向艾兰诺拉表示了忏悔和内疚。他给她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开头的:“我最美好的朋友艾兰诺拉:维也纳,1793年11月2日。我在维也纳住了一年了,但只收到过一封信。然而,我是时常想念着你的。我常常跟你谈话,涉及了你的家庭,但大部分的时间中,我的头脑无法安静,而我正需要安静。之后,就发生了那场可怕的争吵,我不应该将那种生硬态度表现出来。我怎样才能改变以前的那种不良态度?它与我的性格是矛盾的。环境上的许多隔阻,使我们之间有了很大距离。我想,这完全是因为我们谈话时过于客套,所以才不能真正地修好。你和我都相信自己是被对方所说的真理而征服了。虽带有一些怒意,而我们却被骗了过去。你那温驯而自尊的性格对我而言的确是一个保证,而你则是一定能宽恕我的。”

在波恩时,贝多芬有很多身份显耀的朋友。弗朗兹皇帝对他的天才也特别地赞赏。当宫廷钢琴师告诉大家将有贝多芬的音乐会时,便立刻就会听到众人的喝彩。有着奥地利血统的华尔特斯坦公爵也十分喜爱这个青年。1788年6月17日,弗朗兹皇帝在他的办公室工作完毕后,让人送了一架钢琴到温萨尔加沙的一间小屋里去,他想经常听听贝多芬的演奏。华尔特斯坦也经常送钱给他花,因此贝多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海顿

1792年,贝多芬去维也纳时,华尔特斯坦公爵又请求皇帝允许贝多芬不因离开职位而停领薪金,这样才使得贝多芬在举目无亲的维也纳避免了受冻挨饿的威胁。

1790年,海顿应邀前往英国访问,返回途中路过波恩,便小作盘旋。海顿被邀请到哥德斯堡参加了皇家音乐会。贝多芬在这时将他所写的一首圣歌拿给海顿看,海顿颇为震惊。经过短暂的思考,海顿决定收贝多芬为学生。这正是年轻的贝多芬求之不得的。他希望从海顿的身上学到更多的音乐艺术的精髓,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华尔特斯坦公爵看出了贝多芬今后的发展方向,他在离开波恩时,曾让一位朋友向贝多芬转交了一张留言,叮嘱他以后应做的那些事情:“亲爱的贝多芬:你应当到维也纳去实现你的抱负了。……经过海顿的教诲,你再找一个适当的合作者,有了这些人的热心帮助,你将从海顿的手中接过莫扎特的精神。你的忠实朋友华尔特斯坦波恩”。

贝多芬是在1792年11月离开波恩前往维也纳。贝多芬当时的想法是,在维也纳学成之后,再返回波恩,在波恩的音乐界担任一个领导地位,但是,他始终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1790年的贝多芬已经心怀远大的目标,他将开始灿烂而曲折的音乐人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