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率祖制,复旧章

少年康熙 作者:南宫不凡 著


第三章 四臣辅政 卧薪尝胆

四臣辅政,恢复旧时制度,加重满汉之间的矛盾,引发明史案;他们四人互不服气,各自为政,打着维护各自旗属的名义扩大势力,互相攻击,朝政危机四伏;少年玄烨不甘心受制于人,意欲打击四臣;太皇太后出面干涉,顿时,朝廷内忧外患,风云暗涌,少年天子究竟该如何稳固当下局势?

第一节 率祖制,复旧章

顺治归天,遗诏四臣辅政。四臣都是满族贵族,他们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顺治在位时,认为采用汉族的制度,汲取汉族的文化才能使清朝长治久安,所以他崇文兴教,倾心汉化,重用汉人,可是这些措施妨碍了满族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排斥,于是,满汉矛盾加深。顺治拟定遗诏时,曾经无奈地说:“祖制汉臣不能辅政,只好委托他们四人了。”

四臣都是跟随顺治入关的功臣,各有优缺点,顺治也是考虑再三,才决定他们共同辅政的,他评价四人:“索尼资历威望深厚,德才兼备,只是年岁大了;苏克萨哈才能出众,忠心可嘉,有勇有谋,只是资历不够深;遏必隆聪明机智,做事委婉,只是不够刚毅,太柔顺了;鳌拜文武双全,果断刚猛,只是有些暴躁。”看来,顺治对于四人非常了解,也希望他们能够截长补短,相辅相成,辅佐好幼主,治理好天下。

现在,顺治已经走了,玄烨顺利即位,四辅臣顺理成章开始了辅政生涯。诚如顺治所说,四人在处理政务时很快显露出各自的特点,将入关不足二十年的清廷又推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头。

玄烨继位时,四辅臣立下重誓,表示一定效忠朝廷和皇上,绝不怀有二心。他们辅政之初,确实遵循这一誓约,尽心尽力,各尽其责,并且很快就开始实施他们的第一个目标,这就是反对汉化,排斥汉臣。

下面先详细介绍一下四位辅臣。

索尼,正黄旗人,四朝元老,从清朝第一位皇帝努尔哈赤时,他就随从父亲、兄长为国效力,在清朝入关之前,更是跟随顺治的父亲——清朝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出生入死,处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曾经只身入科尔沁部,收服了一支强大的蒙古部落,受到皇太极夸赞,地位也迅速提高。索尼虽然地位显赫,却忠心护主,绝无二心,尤其是皇太极死后,皇位之争异常激烈,贵卿们在权衡利弊之下,推举只有六岁的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继位,这时索尼坚决地支持了顺治。后来,索尼又帮助顺治铲除摄政王多尔衮,辅助顺治顺利亲政,收回皇权,因此在顺治的眼里,他更不是一般的大臣,也就有了现在的首辅之位。

苏克萨哈是额附子,皇亲贵戚,地位不言自明。他是正白旗人,最早依附多尔衮。后来,顺治亲政,他揭发多尔衮有功,地位也得以提升。

遏必隆为名门之后,父亲是皇太极的重臣之一,母亲是公主,镶黄旗人。

鳌拜像

辅臣最末一位是鳌拜,他也是镶黄旗人,虽是武将出身,却很有谋略,顺治称他文武双全。他为人胆大心细,对待皇太极和顺治可谓忠心耿耿,深得他们赏识,位列辅臣,也是情理之内的事情。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忠臣,辅政之后,受到权力诱惑,一步步走向另一个极端,制造了许多冤案,打击与他意见相左的辅臣,一度挟制幼帝,独霸朝纲,最终与玄烨势不两立,遭到了擒拿而死于非命。

四辅臣资历都不浅,作为满族贵族,顺治帝推行的满汉一家策略自然也重重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为此,他们辅政后,立刻提出“率祖制,复旧章”的建议,他们缅怀满族的旧制度、旧习惯,主张退回到旧时代中,凡事都要“遵照太祖太宗例行”。改内阁制度为三院制度,处理国家事务,对汉族则施行高压政策。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顺治末康熙初,江南就发生“奏销案”,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不遗余力地打击。大清重臣洪承畴也辞官退隐了。“奏销案”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引起民怨纷纷,产生了一句“探花不值一文钱”的俗语典故。

清入关后,照例要开科取士,为朝廷选拔人才。恰好,有一位学子名叫叶方霭,他是江南人,学富五车,进京赶考,竟然中了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照说,高中探花是件好事,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几年来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个功名嘛。叶方霭考中后,喜气洋洋,举宴欢庆,招待一同进京赶考的同窗好友们。喝到高兴处,诸位儒生吟诗作画,借以表明心志,将客栈气氛炒得热闹异常,一直到了深夜,客人们才一个个拱手离别,尽兴而去。

叶方霭高考得中,实现了学子们求学晋官的梦想,高高兴兴地赶回家乡。哪想得到这位学子生不逢时,他考中后,还没有来得及等到朝廷旨令,还没有求仕做官,就赶上了当地的赋税风波。

当时朝廷下令,在各地征缴赋税,以保证部队军需、保证国家稳定。各地巡抚接到诏令,不敢违抗,命当地人缴纳粮税,就是按照粮食的收入缴税。四位辅臣想借机打击汉臣儒生,让他们明白朝廷是满族贵族的,不是哪个人都能够凭借儒学才识就可以左右的,于是又决定让儒生学士们按照各自功名,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叶方霭家境比较穷困,这次进京已经耗尽了他家的积蓄,如今又要按照功名收取赋税,这不是逼人吗?可是,巡抚根本不买账,他逮捕了几百名儒生,说他们妖言惑众,诋毁朝廷,判他们戴枷示众,以示惩戒。众多儒生被戴上木枷,沿街游行示众,以此羞辱他们。新科探花叶方霭东凑西凑,好不容易将赋税凑得差不多了,进巡抚衙门缴钱。说来也巧,管钱的先生极其认真,清点他缴的赋税,发现少了一文钱,立刻说:“钱不够,赶紧回去取钱。”叶方霭说:“怎么不够?明明凑够了的。”他查找半天,才知道缺少一文钱,也许在半路上掉了。叶方霭请求说:“不就是少一文钱吗?麻烦您高抬贵手,让我通过了吧!”“什么?你还想蒙混过关!”管钱先生叫道,“少一文也不行!”叶方霭看对方冷冰冰、气呼呼的样子,生气地说:“哪朝的制度要儒生缴赋税?我是新科探花,难道少缴一文钱,还要判我受罚?”

叶方霭哪里知道,此次逮捕儒生,为的就是打击江南士子集团的势力,巩固当时满清贵族的政权。他少缴了一文钱,当然逃脱不了关系,被巡抚抓起来,同样戴上枷,沿街示众。

这下子,叶方霭因为欠缴一文钱税金惨遭逮捕和惩罚,轰动了江南各地,人们议论纷纷,对朝廷表示不满,因此民间流传一句谚语:“探花不值一文钱。”

本来,清入关执政就遭到汉人的强烈抵制,顺治多年努力,缓和了民族冲突,社会刚刚开始呈现复苏状态,如今在四位元老辅臣“率祖制,复旧章”的思想指导下,矛盾进一步深化,让这个还没有完全稳固的政权又面临着一场尖锐的冲突。四位辅臣采取强权政策,试图借此稳固满清贵族特权,让汉人永久处于下层地位。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大事,更是充满了血腥味道,成为见证民族冲突的一面镜子。

第二节 明史案

这是发生在康熙二年(1663年)的明史案。

康熙二年,浙江湖州府南浔镇人士庄廷鑨因私修《明史》,被人诬告,因此引起一场牵涉数百人的大屠杀。

庄廷鑨家境富裕,幼年时熟读诗书,满腹经纶,是个才子,十五岁入国子监,中选拔。不幸的是,他成年后,因患病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眼睛看不见了,无法读书、写字,他非常痛苦,为了打发苦闷的时间,便常常让随从读书给他听。有一次,一位邻居借给他一本关于讲述明朝历史的书——《明史》。庄廷鑨听了以后,想起“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故事,心想,左丘失明了,却能撰写一部传世大作,我如今与他一样,为什么不能奋起有为,也创作一部历史巨著呢?

想到做到,庄廷鑨立即开始行动,他购买下由朱国桢撰写的《明史》书稿,仔细揣摩研读,发现朱国桢所撰《明史》稿本涉及国务活动及高官传记、朝廷文件等,共计数十本,内容繁多,但崇祯朝及南明史事却没有写。

于是庄廷鑨决定续纂崇祯和南明的历史,请来了江浙名士以及有志于纂修明史的史家如茅元铭、吴之铭、唐元楼等十余人,对书稿重新编辑。缺少的史传部分,就采用茅瑞征的《五芝纪事》和《明末启祯遗事》,加以编纂成书。在他们看来,一部完整的关于明朝的史书完成了,于是重新命名为“明史辑略”。顺治十二年(1655年),庄廷鑨病逝,他的父亲庄允诚决定刊印此书。为了顺利出版,他邀请当时名士李令皙为书作序,由庄廷鑨的岳父、当地富豪朱佑明出资赞助,在南浔镇北圆通庵刻印,并且在顺治十七年冬天刊印发行。

修缮史书,刊印发行,本来是件好事,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此事却招来了灭门之灾。因为《明史辑略》后续的崇祯朝和南明历史,涉及了满族人发迹、兴起、入关、执政等事件,自然触动当朝敏感的神经。有一部分人借此为由,不断地揭发告密,妄图达到个人目的。

时任知府吴之荣就看到了其中的可乘之利。原来,《明史辑略》以明朝为正统,按照明朝序号书写历史,尤其是满族入关后,依然采用南明朝代称号,而没有用顺治年号。照说,此等史书,重在讲述历史事实,用何人的称号并不是多重要,可是他们忽略了当时的政局,忘记了当时的满族亲贵对前明的耿耿于怀。

吴之荣详细地看了《明史辑略》,找出其中的悖逆语言,也就是被清政府所忌讳的言词,以此要挟庄允诚,讹诈他的钱财。庄允诚低估了此事的严重性,他一面贿赂上级官府,一面声明绝无叛逆之心。结果吴之荣遭到地方长官申斥,不但没有讹诈到钱财,反而降了官职。恼羞成怒的吴之荣岂肯善罢罢休,他摘录《明史辑略》,携带进京,寻求告状门路。

当时正是玄烨继位第二年,四位辅臣执政,他们大规模打击汉臣,排斥汉文化,世人皆知。叶方霭一事才刚了,又传来《明史》之事,吴之荣早就清楚其中隐情,所以他孤注一掷,掌握机会,在京城大肆活动。终于,他结识了鳌拜的弟弟穆里玛,献上《明史辑略》摘要,并且加油添醋叙述此书在江南的影响,声言江南人士备受此书蛊惑,蔑视清廷,意欲谋反,大有天下将乱之势。

穆里玛一介武夫,没有学识,凭借鳌拜的关系才升官发财,平素,鳌拜经常责骂他不学无术、一事无成,非常瞧不起他。他有心做件大事,让鳌拜高兴,进而重视自己,听了吴之荣告发庄家一事,他觉得此事可以利用,就把这些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鳌拜。

鳌拜辅政后,一度借用吴良辅在后宫的优势,除掉了倭赫等人,显示了他的野心和残暴,没想到玄烨年少志高,不肯受制于人,很快就除掉了吴良辅。内线断了,鳌拜曾经消沉了一段日子,这时,突然出现这样的事情,他敏感地感觉到机会来了,又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于是,他立即命令忠于他的满族大臣去浙江调查此事。

很快,庄允诚和朱佑明都被押赴京城受审。两人遭受了严酷的刑罚,在狱中不幸身亡。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康熙二年五月,四位辅臣经过商量,请示玄烨,打算处决牵涉明史一案的所有人员。

由于此案是鳌拜一手操办,所以他很得意,进宫时,走在四臣最前面,来到了乾清宫拜见玄烨。此时玄烨已经九岁了,对于明史案也略有耳闻。

鳌拜跪倒说:“江南学子图谋不轨,多亏我们及时出手才将其制止了,明史案影响深远,牵动江山稳固,我们议定,应该大规模捕杀,震慑汉人。”

玄烨看看索尼,问道:“索尼大人是什么意见?”

索尼年纪大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咳嗽几声说:“臣也是这个意见。”

既然首辅同意了,玄烨尚未亲政,还能说什么呢?前番鳌拜不经请示擅杀倭赫,玄烨不也是没有办法吗?这次,他们能够提前请示已经不错了。玄烨想想说道:“你们酌情办理吧!朕同意你们的意见。”

清朝历史上第一次文字狱就这么形成了。四辅臣奉旨,将庄允诚、朱佑明两家,以及所有参与此书刊印、发行、编纂、作序的人员,家族中只要年满十五岁的男丁全部处决,其中凌迟处死十八人,妻妾、女孙以及不满十五岁的男丁被流放为奴,多达数百人。

四辅臣如此猖獗地处理汉人事务,自然引起汉族臣民强烈不满,他们不断地采取行动,表示抗议。不少汉官辞职、儒生们罢考、名士们上书——眼看着民族冲突进一步加剧了。

第三节 帝师之争

明史案对不足十岁的玄烨来说毕竟太遥远了,他虽为皇帝,实则不过一个孩童,国家大事掌控在辅臣手中,他怎么能看清其中的奥妙呢?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则直接关系到玄烨个人的利益,而且让他无法忍受。

明史案牵涉面极广,影响非常大,在汉人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在满族贵族中,却是另外一幅景象,通过明史案,鳌拜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他虽然位于四辅臣之末,却敢与其他辅臣平起平坐了。

近日来,索尼病重,不能上朝议事,只剩下鳌拜三人暂时辅政。一天早朝,他们处理完正常的国务事件,鳌拜首先提议说:“如今,汉人儒生们勾结叛逆,不得不防;明史案虽然处理完毕,实际上远远没有结束,汉人不会善罢罢休!我们应该多加防范,以防他们形成气候。”

苏克萨哈见鳌拜自恃功高,大有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阵势,心里一阵反感,他想,我苏克萨哈名列第二辅臣,索尼不在,当然是我说了算,你鳌拜怎么就这么狂傲?于是,他头也没抬顶了一句:“明史案已经牵动了汉人的神经,让他们非常惊恐,再闹下去,只会增加满汉之间的矛盾,依我之见,适可而止吧!不要得寸进尺。”

鳌拜哼了一声,心想,怎么?索尼不在,你苏克萨哈自称老大了?好,那就较量较量看看!他转身问遏必隆:“遏必隆大人,你怎么看?”

遏必隆是个墙头草,随风倒,他个性软弱,少有主张,总是倾向于势力较大的一方。以前,索尼能够统御全局,他听信索尼的,现在,索尼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渐渐不能控制局面,而鳌拜与苏克萨哈互相不服气,争权夺利,他也就被夹在了中间。

听到鳌拜问话,遏必隆紧张地挤了几下眼睛,清清嗓子才说:“这个……打击汉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吗?不知道鳌拜大人还要怎么做?”

鳌拜圆睁鹰隼般的双眼,投射出一股凛冽的杀气,他一字一句地说:“怎么做?大家没有注意到吗?汉人正在教授皇帝!要是培养出一位偏向汉人的皇帝,我们不是又受制于汉人了?我们今天的努力岂不是要付诸东流?”

遏必隆恍然大悟,他不由得更加紧张,嘴唇都有些哆嗦了,像是要说什么,却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

苏克萨哈听了鳌拜的话,先是一惊,接着很快镇静下来,有些不屑地说:“难道鳌拜大人要为皇上挑选老师?”

“苏克萨哈大人果真聪明,我正是这个意思,既然你也猜到了,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我的计划是清理皇上身边的汉人老师,为他推举德才兼备、文武全才的满人老师。”

“这——你——”苏克萨哈气得一时语结,他手指遏必隆,意思是问:难道你也是这么想的?

遏必隆强迫自己不要慌张,他看看眼前两人,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皇上的老师是先帝挑选的,我们为他更换合适吗?不如先请示太皇太后。”

苏克萨哈也恢复常态,急切地说:“为皇上挑选老师当然要请示太皇太后,哪是我们这些臣子说了算的?我可不愿意背负欺君罔上的罪名!遏必隆大人,你愿意为皇上换老师你去换吧!与我无关!”

他这句话当然是说给鳌拜听的,以此表明自己绝不与他同流合污。

哪想得到,鳌拜冷冷说道:“既然苏克萨哈大人不愿意为皇上费心,遏必隆大人,看来只好我们两人为皇上效力了,你乐意吗?”

看着鳌拜咄咄逼人的气势,遏必隆不敢反抗,嗫嚅着说了几句,谁也没有听清。鳌拜却哈哈笑起来:“遏必隆大人不愧名门之后,看得清,说得好,我们一定为皇上清除所有汉人老师,更换成地地道道的满人老师。”

康熙读书图

苏克萨哈见此,拂袖而出。自此,他与鳌拜的矛盾渐深。

鳌拜并不理会苏克萨哈,他与遏必隆简单商量后,推举好几位满人做皇上的老师,将原来的汉人老师一并赶走。安排完毕,遏必隆提醒鳌拜说:“此等大事,必须禀明太皇太后定夺。”鳌拜想了想,与他一起进宫,拜见太皇太后,言说为皇上换师的事情。

孝庄听了他们的来意,半晌无语。她心中明白,明史案已经搞得沸沸扬扬,再赶走皇上的汉人老师,这样做行得通吗?再说,皇上会同意更换老师吗?搞不好,君臣矛盾、君民矛盾,一系列问题就都出来了。

鳌拜见太皇太后迟疑,近前说道:“帝师之位显贵,能够影响和左右皇上的成长,臣等效力朝廷,得罪了汉人,如果将来有一天,皇上听信汉人挑拨,臣等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愿太皇太后不要犹豫,给臣等一条活路。”说完,跪倒在地,久久不抬起头来。

孝庄看着鳌拜,突然轻声笑着说:“鳌拜大人多虑了,你们是辅臣,是忠臣,皇上向来都尊敬你们,听从你们的安排,怎么会出现那种情况呢?既然你认为开除汉人老师更好,那就听你的,把他们撵走,换上你举荐的老师。”

事情如此顺利,鳌拜和遏必隆都松了口气。遏必隆甚至偷偷想,看来这次站在鳌拜这边是对的,太皇太后都允许了,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但他哪能猜透太皇太后的心思。孝庄看鳌拜态度坚决,如果强行阻拦,必定招致他们反抗和不服,造成君臣间不和睦,而单单换几个老师,反正也无碍于皇上的学习,可以让皇上多接触外人,这有何不妥呢?

鳌拜得到孝庄允许,立即着手实施他的计划。他以四辅臣的名义赶走了皇上的汉人老师,换上好几位满人老师。

第二天,玄烨照例来到书房读书,发现老师换了,不由得大吃一惊,他责问书房管事太监:“这是怎么回事?朕的老师呢?”

太监回道:“万岁爷,奴才听说鳌拜大人禀明太皇太后,为您挑选了一批新老师,他们都是忠心耿耿的满人,不会有差错的。”

玄烨一脸不高兴,半是纳闷半是责备地说:“老师就是老师,与满汉有什么关系?朕的几位老师学识渊博,深谙圣贤之道,凭什么无缘无故就撵走了?”

太监不敢回话,半垂着脑袋一言不发。

玄烨越想越气,怒气冲冲来到孝庄的宫中。此时,太皇太后正与玄烨的乳母孙嬷嬷说话呢!苏麻喇姑服侍一旁,看见玄烨冲进来,几个人急忙关切地围拢过来。孙嬷嬷心疼地说:“主子不是读书去了吗?这是怎么啦?”

苏麻喇姑也问:“万岁爷,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玄烨来到太皇太后面前,生气地问:“皇祖母,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换了玄烨的老师?他们做错什么了吗?”

孝庄早就料到玄烨是为了此事而来的。见他满脸怒色,话语强硬,知道他生气了,想了一想说道:“原来皇上为了这件事情生气,对不对?”

“对,”玄烨坚决地回答,“帝师是教授朕学问的,要想更换也要朕同意。现在老师换了,朕却毫不知情,朕能不生气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