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致弗格森爵士的一封信

瓜迪奥拉:胜利的另一种道路 作者:[西] 吉列姆·巴拉格 著,陈中捷 译


致弗格森爵士的一封信

弗格森爵士,佩普之所以抛下他所铸就的一切离开巴塞罗那,那是因为他和大多数教练都不一样。他离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是你们那一类的足球人。

2009年罗马的那场欧冠决赛是你们的遭遇战,也许在那时您就能看出端倪。那场决赛正是瓜迪奥拉理念的全面展示,他将俱乐部的哲学渗透到了比赛的方方面面——从赛前战术准备,最后一次的队内讲话,到最终庆祝胜利的方式,无不如此。佩普邀请全世界加入进来,与自己和队员们一同来感受参加欧冠决战的愉悦。

他信心满满,他相信球队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击败你们。如若事与愿违,球迷也可以昂着头回家,因为巴萨毕竟以自己的方式尝试过,何况更要考虑到之前两个赛季球队经历了那样一段黯淡的光景。自佩普上任的一年以来,他不仅扭转了俱乐部的颓势,还大大击退了足坛盛行的功利主义风气,在那些人看来,获得巅峰荣耀和踢出漂亮比赛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些人甚至想要背弃体育精神,抛弃应有的底线。是谁定下了这样的规矩,又是谁带来了这样的风气?佩普要逆势而为,因为那是他内心信仰所在。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众所周知。

在这段执教旅程的最后,佩普已经不再是罗马欧冠之夜您所见到的那个踌躇满志、激情四溢的少帅了,抑或如您之后一年在尼翁见到他时那样——在欧足联总部的那次露面是他少有的社交活动。

当他向世界宣布自己要离开执掌了4年教鞭的母队时,您可以看到他为之付出了多少:他的眼神疲惫无力,后移的发际线灰影斑驳。在瑞士的那个上午,您在一旁谆谆教诲,传授长者箴言,他侧耳旁听,神采奕奕、反应敏锐,如今这样的神采已不复存在,当您看着他的那双眼睛时尤其可以感受到这一点。您知道吗,后来他还会提及与您之间那短短的15分钟对话,将之视为教练生涯的荣幸。他就像是一个十几岁的追星族一般日复一日地唠叨着:“我和弗格森爵士见了面,我还和他说了话!”对当时的他而言,一切都是新鲜而又刺激的,困难对他而言更多地意味着挑战,而非望而却步的鸿沟。

2010年9月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年一度的精英教练峰会在日内瓦湖畔的欧足联总部进行,那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矩形建筑。这是您二人第一次以教练同行的身份在社交场合见面。在那之前,除了罗马之夜的寒暄你们并无其他交集,佩普倒是一直想着哪天可以抛开比赛的烦恼,在您的办公室坐上一会儿。这次峰会为欧洲的精英教练们提供了一次好好聚聚的机会,大家可以一起聊聊八卦,谈谈趋势,吐吐怨气,要知道一年中其余时间他们都是在无尽的孤独中度过的,既要手忙脚乱地打理二十来号球员,还要应付自己的家人和各路经纪人。

在尼翁的贵宾中自然也有穆里尼奥的身影,此前一个赛季,这位个性斑斓的皇马新帅率领国际米兰斩获了欧冠冠军,而他们在半决赛中击败的正是佩普的巴塞罗那。会议将要持续两天,头天上午10点左右你们搭乘面包车抵达欧足联总部,一共配有两辆面包车,穆里尼奥搭的是第一辆,和他一起的还有时任切尔西主帅的安切洛蒂以及时任罗马主帅的拉涅利。佩普和您一道,搭乘的是第二辆面包车。您一进入大厦,穆里尼奥便走近围拢您的人群,佩普则默默旁观眼前发生的一切,镜头记录着这一刻,这样的瞬间对于他的人生总是别有意义。他身旁尽是足球圈响当当的名字,可他只是在那里聆听、观察并且汲取营养,一如往常。

佩普远离人们的交谈独处了好一会儿,直到穆里尼奥的目光扫到他。葡萄牙人立刻离开了自己所在的人群,热情地上前与佩普握手寒暄,相视而笑。他们热络地聊了几分钟,此情此景吸引了一些同行的注意,于是云达不莱梅主帅托马斯·沙夫也加入了进来。

这是佩普·瓜迪奥拉和何塞·穆里尼奥最后一次充满善意的交谈。

之后教练们走进主会场进入当天峰会的首个议程,会上你们侃侃而谈,谈着过去这个赛季欧冠比赛中出现的战术趋势,当然还有诸多话题涉及西班牙称雄的2010年南非世界杯。首个议程结束后,大家摆好姿势拍摄集体照。德尚坐在前排正中央,刚好在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中间,队列左侧您坐在安切洛蒂身旁,当时场面欢腾,可谓其乐融融。

在第二项议程开始前还有一次茶歇,您和佩普刚好就坐在了同一区域,眼前则是美不胜收的日内瓦湖景,这里可以俯瞰湛蓝的湖水,亦可以远眺湖滨上极具特色的建筑。

佩普在您面前毕恭毕敬。在他眼里您一直是教练界的巨人,但是在那个上午,您只是一位笑容可掬的苏格兰老人——球场外的您经常露出如此神态。尽管佩普当时已经拿下了9项赛事中的7个冠军,尽管整个足球世界都在议论他在巴萨进行的是升级还是改革,他却依旧保持着让您赞赏的谦卑。佩普的活力和阳光为这个行业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这是大家在当时的共识。

不多时,那场茶歇闲聊就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了师生间的简短授课,佩普喜欢见证和了解那些传奇人物在足球世界的非凡经历。他记得范加尔时代的阿贾克斯和萨基时代的米兰的许多细节,关于这两支球队,他总有说不完的话。欧冠奖杯对他而言充满神圣感,就好像当年那件普拉蒂尼的签名球衣一般。而在佩普心中的荣誉殿堂中,您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佩普像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细细咀嚼每个单词,他对您的敬仰已然多了几分虔诚,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谈话的内容或者您对职业足球的洞察力,相比您的见识,更打动他的是您所站的高度。

他对于您在曼联漫长的执教生涯心生敬畏,毕竟要在一支球队的帅位上坐这么久需要思变的勇气和强韧的精神。佩普也一直认为身处巴萨或曼联这样的球队,承受的压力必然不同于在其他球队。他渴望了解,在获得一系列成功之后,人该如何继续保持对胜利的饥渴,不至于失去前进的动力。他认为一支常胜球队也需要经历失败,以此接受只有挫折才能带来的教训。佩普想要知道弗格森爵士您是如何处理这些难题的,您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您如何面对失败。你们没有太多时间来逐一讨论,但下次见面时这些问题一定会被提及,这点您可以确信无疑。

佩普推崇您面对胜负时的泰然处之,佩服您维护足球哲学时的全力以赴——而您也建议佩普如您一般忠于自己,捍卫信仰的理念,听从内心的声音。

* * *

“佩佩。”您说道——出于尊敬他甚至都没有纠正您对他名字的误念,“你必须看清自己是谁。很多年轻教练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改变了自己的本性,可能是因为你无法掌控周围的环境,可能是因为某些事情的开端并不顺利,又或者是因为胜利让你迷失了自己。于是突然之间他们想要对战术进行修正,他们还想要对自己大动干戈。他们没有明白,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你只有保持本色,才能面对足球这个怪物,并且一举击败它。”

对您而言,这些话也许不过是友善的建议,面对年轻的面孔您总是会不由得升腾起父爱般的关怀。然而有意无意之间,您向佩普泄露了自己在足球世界长盛不衰的秘密、前行的动力以及和这项运动之间奇异的羁绊,深陷足球圈,你会时而感觉被束缚,时而又感觉被释放。

当佩普苦闷地盘算未来的时候,您的话语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他明白您所说的含义,但是,在巴萨执教的4年之间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扭曲了自己。足球这个怪物,终究还是改变了他。

您警告他不要迷失真实的自我,但他还是改变了,部分原因在于那些对他满怀感激和崇敬之情的球迷,他们忘了他不过是一个足球教练;部分原因在于他自己,他渐渐发现自己无法做出决断,那样既会伤害他自己,也会伤害他的球员——最终情感的包袱让他不堪重负。于是终有一日,佩普认定,找回自我的唯一方式便是抛下自己创造的一切。

他很想遵循您的箴言,可是他终究不是您,弗格森爵士。有些时候您将足球比作奇怪的牢笼,虽然身陷囹圄却无意逃脱。温格和您的观点相同,他也无法理解,瓜迪奥拉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所有人都对他们赞赏有加、推崇备至,为何他会离开这支荣誉满载的梦之队。

佩普宣布离开巴塞罗那的那个上午,也就是他们在欧冠半决赛爆冷负于切尔西之后的第三天,温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巴萨的哲学高于冠军的得失。虽然欧冠出局,但现在也许不是做决定的正确时机。哪怕过去的一年让人失望,我仍然希望瓜迪奥拉可以留在巴萨,继续捍卫他的理念,那会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而佩普的大脑一刻也不得停歇,在每一次做出决定前都会以每秒100次的转速运行——即使在他做出最终的决定前,他依旧在质问自己。他无法逃避自己的宿命(作为一名教练回到巴萨),但是他无法在这样的强压下继续生活下去,那几乎将他的精力消耗殆尽。他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困扰、争执、怀疑和永远无法满足的期待。当他和朋友去打高尔夫时,当他瘫坐在家中沙发上和妻子克里斯蒂娜以及3个孩子一起看电影时,当他在夜晚无法入眠时,这一切都缠绕着他,挥散不去。不管身在何处,他一直都在工作、思考、抉择和困惑。让他和工作(以及巨大的期望)分开的唯一办法就是彻底离开。

2007年还是新手的他激情满怀地接过了巴萨B队的教鞭,5年后他在一队挂印而去,他几乎耗尽了精力,身后留下的则是14座冠军奖杯。这并非我自己臆造的说辞,佩普在确认离去的新闻发布会上亲口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的疲惫。

还记得吗?2011年金球奖颁发前,记者还跟您问起过佩普。您获得了终生成就奖,他获得了年度最佳教练,你们刚好出席同一个新闻发布会。您的回应非常直接:“瓜迪奥拉去哪里会比待在巴塞罗那更好呢?要是他萌生去意,我一定难以理解。”

也就是那一天,巴萨技术总监,同时也是佩普挚友的苏比萨雷塔找到了他,苏比萨雷塔很了解尼翁那次对话对佩普的影响,也深知您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对佩普说道:“听听弗格森这个智慧老人说的话,他经历了人世和足球圈的种种……”此时的佩普已经将赛季末想要离开球队的念头告诉了苏比萨雷塔,他回击道:“你这个杂种,老是想方设法让我拿不定主意!”

弗格森爵士,看看2008年佩普刚刚接手巴萨一线队时的影像吧,那时候的他看起来比37岁的时候更年轻,踌躇满志难掩激情。可4年后再看看他,是不是看起来比41岁的实际年龄更老呢?尼翁的那个上午,作为主帅的他还在率领球队攀向一个令人炫目的全新高度,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历史,在日内瓦湖畔的那次短暂对话之前,佩普已然找到了战术创新的方案。在之后的3个赛季里,他在攻防两端的策略更具革命性,他的球队也几乎在每一项参加的赛事都获得过成功。

问题在于,一路走来,每一次的胜利都让他离告别更近一步。

一个在经济危机中沉浮的国家需要找寻时代的偶像,于是他们将佩普描绘成了这个社会的领袖,一个完美无瑕的楷模。弗格森爵士,正如您所知,人无完人。也许您不会同意,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承受如此重担。

成为巴萨主帅需要充沛的精力,4年后的他已经不再享受欧战的夜晚,皇马又在场内外将西甲变成了一场寸步难行的角逐,佩普觉得是时候抽身离开了——他13岁就来到了巴萨,除去6年的漂泊,他为这支球队倾尽所有。当他回到这里之后——因为他注定要回来——以急流勇退的方式离开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再看一下佩普的照片吧,弗格森爵士。他已经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巴塞罗那,如今看来,他离开的原因是不是更明了了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