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曾国藩的处事之方

曾国藩智慧全集 作者:陈 浩 著


第三章 曾国藩的处事之方

任何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在处事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曾国藩从一介布衣成为活跃在时代风头浪尖上的人物,在京师十年七迁、连升十级,主要是因为他有着高人一等的处事之方。他的这些处事智慧对现代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译文:自古以来的帝王将相,没有人不是由于自立自强而成功的。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而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自强与成功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自强者未必都能成功,但“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

自立才能自强,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却并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曾氏家族为什么能一门英杰?正是曾国藩以自立要求子弟,以自立姿态立身行世的结果。曾国藩以自强为立身之本。他说:“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他的这一理念,正来自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曾国藩读过《周易》之后,对自身有了更深一层的感触。咸丰元年(1851年)七月十一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仁者以厚德载物。”并且,他还对《周易》中的“自强”思想加以发挥补充,使“自强”一直贯穿于他处世应变的行为当中,并且内化为自己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曾国藩的一生,从个人的求自立,到国家的求富强,一直贯穿着这种自强的思想。他对王夫之刚直不阿的性格佩服得五体投地,曾对子弟说:

天之生贤人也,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无以全其纯固之天……国藩尝采辑国朝诸儒言行本末。若孙夏峰……王而农(王夫之)……梅勿庵之徒,皆硕德贞隐,年登耄耋,而皆秉刚直之性。寸衰之所执,万夫非之而不可动;三光晦、五岳震而不可夺。故常全其健之质,跻之大寿而神不衰。不似世俗孱懦竖子,依违濡忍,偷为一切,不可久长者也。

自强是什么?是努力向上,是奋发进取,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强者的精神所以可贵,在其依靠的是自己的拼搏奋斗,而非父辈的荫庇提携。自强是自立的前提,不自强无以自立;自立是奉献的前提,不自立何谈奉献。

有人奋斗是因为他的环境艰苦。一旦条件改善了,他也就没了奋发向上的动力了。可是,曾国藩却能在安适中自省自强,确实令人感佩!

相信大家对如下的故事并不陌生。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了两个不同的人生。

在一座寺院里,有一个乐善好施的方丈。

有一天,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向方丈乞讨。

方丈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后院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呢?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方丈什么话也没说,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也能做的。”

乞丐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

方丈给了乞丐一些银子。乞丐接过这些银两,很感激地谢过方丈。方丈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赚到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一个乞丐到寺院乞讨。方丈同样把他带到屋后,指着砖堆对他说:“把砖搬到屋前就给你一些银子。”但是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走开了。

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

方丈对弟子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并不重要。但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又过了几年,寺院里来了一个穿着很体面的人。他气度不凡,只是缺了一只手。他就是当年那个用一只手搬砖的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拼搏,终于变成了一个富翁。他这次到寺院来是拿了一大笔钱向寺院捐献的。

就在他走出寺院时,他碰到了一个乞丐向他乞讨。那个乞丐就是原先那个双手健全而不屑于搬砖的乞丐。他依然是一个乞丐。

方丈对他的弟子们说道:“你们看到了吧,这就是命运。命运是靠手掌握的,但跟几只手没有关系。”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人生最美的光环不在于人都高升,而是坠下后还能再升起来。”要想实现自己的宏大志愿,需要自立自强。要想真正做到自立自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自觉。做任何事情,尤其是要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只有自觉,才能主动;只有主动,才思进取。二是要勤奋。有了勤奋,才不会满足;只有不满足,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三是要有毅力。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只会半途而废。做不到这三点,自立自强终究是一句空话。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没有谁能永远做你的救星。为你排忧解难的人,只有你自己。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受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自立自强的决心。做自己的救星,自立自强。相信风雨过后,会有彩虹;相信荆棘之后,一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挺而不弃,在逆境中坚持

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韧撑得住,可做出非常事业。

译文:自古以来,成就大事的人,在碰到艰险的时候,每次都能够忍受艰难,坚决挺住,这样就可以做出伟大的事业。

从每个人降生于世起,就注定要背起经历各种苦难折磨的命运。只有懂得“否极泰来”,在逆境中“挺”而不舍,才会顺利渡过难关,而不是成为别人同情、可怜的对象。

人生在世,不能选择的事情很多,不能改变的事情也很多。即使生来就拥有过人的条件与资质,也往往是逆境多而顺境少。对待逆境,曾国藩首先是承认现实,保存自己,不做以卵击石般的无谓牺牲。但他认为人的事业得不到发展,道路闭塞不通时,是因为行为不正的奸佞之徒当道而造成的。奸佞当道,道德高尚、坚守正道的人是吃不开的。这种时刻,做什么事情总是失去的多,得到的少。

面对不同的人就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小人不按常理出牌。喜欢背地里出阴招。耿直之人若过于坦诚,必遭其所害。面对比自己强势的人要懂得走曲线。俗话说:“忠言逆耳。”如果此时直言或试图有所作为,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遭受陷害。大的方针政策不能变动,只好在具体工作的小地方做些补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曾国藩所讲的“识时务”与现今的“识时务”在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如果一味顺从,人就会成为逆境的奴隶,也就不能改善自己的环境,更谈不到有所为了。因此,曾国藩从承认现实、识时务的角度出发,引伸出逆境的第二种应对策略:练内功、求自强。曾国藩认为坚韧卓绝的意识、不屈的性格,才是成就大业、有所长进的前提。唯其时受挫折,经患难,故其德业也时有长进。对此,曾国藩说:“吃一堑,长一智。”受辱之时更需如此。

他曾深切都感慨天下的事没有一件不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换来的。正所谓“朱子之学得之颓苦,所以为百世之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曾国藩生性刚强倔强,他刚出山的时候之所以处处碰壁,主要是因为太过刚硬,不懂得柔能制刚的道理。再次出山后,他认识到,应当变刚为柔,寓刚于柔,这样才能化解危机,顺利办事。可见,他已经懂得在不顺的时候静思,在逆境中完成自我完善和转变。

可以说,“挺”字的学问是曾国藩经历了官场风波以后的人生收获,也是对自己人生阅历和生存智慧的总结,最能反映他的内心世界和处世手段。虽然现实中不存在详细记述“挺”字学问的书籍,但这种精神的确是值得学习的。

曾国藩的友人欧阳兆熊虽未做过高官,但因为救过曾国藩的命,是曾国藩的心腹之一。曾国藩从军,他曾到幕下任幕僚,二人关系极密。欧阳兆熊对曾国藩的“挺”字学问体会很深,并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有所提及。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拥有与生俱来的苦中作乐的性情,越是艰苦的条件下越是乐观,越是紧张的环境下越自然平常。在曾国藩的大营中,每天早起后,曾国藩召集群僚吃早饭。饭后坐谈,他经常讲一些笑话,缓和气氛,给新的一天增加活气,激发属下的积极性。同时,他所讲的笑话都含有丰富的哲理,寓教于乐,也是对幕僚和下属进行教育的一种极好的方式。李鸿章曾对吴永说:“在营中时,我老师要等我辈大家同时吃饭。饭罢后即围坐谈论。夸经论史,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他老人家又最善讲笑话,讲得大家肚子都笑疼了,个个东歪西倒的。他自家偏一点不笑,以五个指头作把,只管捋须,穆然端坐,若无其事。教人笑又不敢笑,又不能止。这真被他摆布苦了。”李鸿章的这段话就是当时生活的逼真写照。

“挺”字学问是曾国藩的人生收获,在开始做事业的时候,要有足够的刚气;而在具体的行动中,则要刚柔结合。不过,可以看出,“挺”字的确是曾国藩心法中最为重要的、开宗明义的一条。现实生活中也需要这样的精神。面对苦难,该坚持的时候顶得住,是成大事的考验。

严戒自傲,切勿多言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译文:自古以来由于凶德而导致失败的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傲气,二是多话。

人生之中有引以为傲的事情是值得人高兴的。但骄傲是给别人的,不能留给自己。亲朋好友哪一个都可以为你的行为成果感到骄傲,但唯独自己,可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傲气一生,势久便会盛气凌人,自然容易招来祸患。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期,都应该时时戒傲。人生有许多因素可导致失败,傲为其一。骄傲自满使人迷糊,难以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以至于当挑战到来时,做出不切合实际的举动,功败垂成。

曾国藩认为,巧妙的言语虽然能令人喜悦,却也会扰乱自己的心神;用闲语打发无聊时,也搅乱了自己的精神。明白的人不会夸你,有人夸你是因为他不明白。道听途说的东西,聪明的人一笑了之,愚笨的人则感到震惊。受到震惊的人也终究会明白真相,会认为你存心欺骗;而嘲笑的人会因此而看不起你,即使你说实话,他们也不再相信。

30岁前的曾国藩总爱说话,并且他的言语中总是有一股尖酸刻薄的味道。虽然自身很有才华,但是别人还是不愿意与他交往,对他敬而远之。因为,无论在酒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不经意的讥讽话语总能够让同僚或关系普通的朋友们难堪。时间久了,他的恶名也就传开来了。后来,翰林院的同僚们渐渐孤立了他。

曾国藩如果不知悔改,他的仕途应该不会长远。然而,曾国藩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内省”。这个优点会将他诸多的缺点弥补,使其不断完善自身。

尝到了苦头之后,他不能够再容忍自己多嘴多舌的毛病,于是决定悔改。经过自己的不断反省,他多言的毛病果真改掉了。

曾国藩年轻时也是个多嘴多舌的人。他的特点是言语刻薄,因此很容易得罪人。有好几次,他在席上取笑别人,反而遭到别人的讥讽,使他很是尴尬。有一次上朝,他不经意说了几句话,顿时引起同僚的猜忌。虽然他并非有意,但听者有心,搞得他很孤立,也很狼狈。遭遇过多次这样的情况后,他发誓从戒多言开始,重塑个人形象。

多言易得罪人,把人际关系搞坏。如果出言之前不仔细考虑别人的想法,随心所欲说出来,必然有意无意伤及他人。伤人的话说出去后,再也无法收回,其害处也就无法避免了。多言实际上是内心狂傲的表现。喜欢乱说话的人,要么是吹牛皮,要么就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他人,这才按捺不住冲动,要说出来批评或指导别人。话出口容易,收回来却很难。历来的智者少以滔滔雄辩著称,但人们却信服他们的言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言简短,其美加倍。

多言则欺。言语一般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某些观点、意见的。倘若自己对这些方面没有研究,就无话可说。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只好用大话吓人。曾国藩认为多言则不诚,也是这个道理。后来他非常讨厌那些说大话、空话的人,正是他自己谨言的结果。

曾国藩认为,桀骜不驯定会招致别人的敌视,以致众人群起攻之;多嘴多舌同样要不得,它也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广收门生,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人的智慧。每当有人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是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一个人真正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知道自己的短处,认识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孔子曰:“无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这个道理,在修身处世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那里学历最高的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渔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飞一般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珠瞪得都快掉出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噌噌噌”从水上“飞”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意思去问。他是博士生啊!

过了一会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噌噌噌”“飞”过水面上厕所去了。博士更是差点儿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又过了一会儿,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上厕所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起身往水里走:“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上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这个博士生骄傲自满,把高学历等同于一切,所以闹了笑话。学历仅代表过去,只有学习能力才能代表将来。一个虚怀若谷、不自傲、不多言的人,才能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少走弯路!

事成于专,专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译文:当心中有了专一的崇尚以后,再广泛地涉猎其他领域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也无不可。如果心里没有专一崇尚,却见异思迁,眼花缭乱,则是非常错误的。

无论是做事还是做学问都应该专一不二,以达敬德修业的抱负。人生的学问首先是从立志的学问开始说起。上面我们也有提到,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人生是平庸的。相反,那些志向高远者,胸中始终装有“凡事贵在专”。这就是做事的大学问。

《庄子·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句话:“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推行大道是不宜掺杂的,杂乱了就会事绪繁多,事绪繁多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更何况拯救国家。

庄子认为,人需要有专注的精神,对自己所做的事业要注入全部的精力才会有所成就。

“夫道不欲杂”中提及的“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人生的大原则。生于天地,立于人世,不管做哪一行,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精神专一,有始有终。修行之人想得自在,修成正果,须一门深入,方法毋杂。方法多了,智慧不及,不能融会贯通,反而一无所成。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全神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苏格兰有一个孩子智商很低,每个人都不喜欢他,包括他的父母。他整天整天地哭闹,没有人能够让他停止下来。父母必须24小时照顾他,否则他会破坏家里的一切。他每天只睡3个小时,而且在这3个小时里,还会突然醒来。他的父亲几次想把他送到社会福利院,就是无法下定决心。

孩子6岁的时候,还说不好一句话,连背诵一个单词都十分困难,而且开始不愿见陌生人。医生诊断后告诉他父母,可怜的孩子是得了自闭症。

父亲只得求助于康复中心。遗憾的是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发出尖叫,让其他儿童惊吓不已。他的手不断玩东西,一刻也不休息,连睡觉的时候也在运动。

老师说这样的孩子没救了,让他自生自灭吧。有一天,孩子发现地上有一支水笔,就用它在地上画一道线。然后,他不停地玩着这支水笔,不断在地上画着线条,画了一整天。

第二天起来,他继续画。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他画的线条,惊呼:“天哪,他竟然会画画!”

其实,这些线条并不是画,只是一个智障儿童能画出圆形、方形的线条让老师感到非常惊讶。

老师再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夺走他手中的东西,而是在地上铺上白纸,让他在纸上画;又给他不同颜色的水笔,让他尝试着用它们。

这个孩子就一直抓着他的水笔,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在画画。他什么都不知道。他的世界里只有他和水笔。

10年后,他的画被人拿到了拍卖会上,结果意外地卖出了,而且被许多资深的画家看好。于是,他一举成名。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辅乐。他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展出100多次,已卖出1000多幅。每幅的售价是2000美元。

有人感叹,这样一个白痴竟然能成为画家。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细节:理查·范辅乐的眼里没有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只有他的水笔,即使在吃饭的时候都握着它。有几个正常人能做到这样?

画家专注于画板,音乐家专注于琴键,农夫专注于季节与大地……不管身处何种领域,当我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想要有一些使人侧目的成绩,专注便成了决定性的因素。斯蒂芬·茨威格曾说过:“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就在于专注。那是一种精力的高度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于一件事情的本领。”一个人如果能有除了追求完整意志之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把自己完全沉浸于工作之中,那他就是一个天才。因为他比谁都更接近成功。

有些成功,不需要太强的实力,需要的仅仅是专注;有些失败,并非缺乏良好的时机,缺乏的往往是坚持。

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是一切有志者的追求。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并不平坦,影响成功的因素复杂多样。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工作、事业专心致志,不懈努力,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扎扎实实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最终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对工作、事业缺乏一种执著精神,结果一事无成。请牢记,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尾不懈,贵在坚持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

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译文: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须把全副精力都灌注在这件事上,自始至终,坚持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着此事,想着彼事,坐着此山,望着彼山。人如果没有恒心,必将终身一事无成。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这是一种坚强的信念。

曾国藩深知此理。在连年的征战生涯中,他遭受了旁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与磨难,几度九死一生。但他始终不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取得了胜利。

曾国藩在《有恒箴》里说道:“自吾识字,百历及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者所忻,阅时而鄙;故者即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日为物牵,曾未问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又说:“闻日知录,易经有曰‘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读之不觉愧?”曾国藩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到恒心实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他在日记中说道:“我几十年来因循守旧不肯下苦功学习作文,现在我已渐渐衰老,悔恨也来不及了。”

由此可见,曾国藩无论做人,还是带兵打仗,都有一种坚韧进取的精神。不下决心则已,一旦下了决心,那么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前途如何险恶,他都义无反顾、不避艰难、奋进拼搏。

成功人必有恒心,拥有坚持到底的心态。无论学习、工作,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耐性。一件复杂的事,如果没有那颗恒心,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坚持才能领悟事理的精华,才有更多的灵感闪出来。因为熟能生巧。没有坚持地去了解事物,就不会得到对事物的认知。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的确,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若是没有恒心,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那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大师。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物,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写出了《物种起源》。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从几十吨的矿石中提取了几克的镭。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历经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中。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栖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收集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近千首西部民歌,受到人们的盛赞。

由此可见,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持久的恒心。尤其是在经历千辛万苦后有了一点成功的曙光时,就更需要恒心了。王充曾说过:“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那么,你是否从现在开始就该培养自己的“坚持”呢?天必将垂青于自强不息者!有志者事竟成!有心人天不负!坚持就是胜利!

藏锋纳锐,低调行事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译文:聪明外露的人德行浅薄,词华太盛的人福分浅薄。

安静的力量在于不做声却能万事周全,不引人注目却能实力非凡。真正厉害的人物大多懂得安静的力量。这样的人明白改变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宣扬。

有人说,曾国藩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他深谙藏锋的道理。曾国藩自己也说:“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他处。”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曾国藩能够打开人生局面,功成名就,其主要原因就是他藏锋蓄志,伸屈自如。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

曾国藩受家风影响,生性刚硬倔强。这是一种性格优势,但也会带来消极后果。初入仕途,他为了扭转危局,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做法。如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登基,他趁新皇帝求治心切的机会,连上四奏,极陈天下弊政,请求除旧立新。皇帝未予重视,他竟在朝堂上当面指责皇帝,还因此差点儿受到严惩。带兵以后,因无实权,为求办事高效率,他又与地方官员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甚至他为清廷卖命的冲劲儿和惊人的精力还引起了皇帝的猜忌。最后的结果是,咸丰七年(1857年),他被迫居家守丧。一年后,由于胡林翼的活动和推荐,他才得以再次出山。经此挫折,曾国藩开始了一生中最大的转变,也领悟到了藏锋蓄志的重要性。

曾国藩早年锋芒毕露,为当权者所忌。曾国藩被咸丰帝猜忌,就是因为有人对咸丰帝说,曾国藩一回乡举兵,应者云集,实在可怕。再加上曾国藩气势逼人,激化了同其他官员的矛盾。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过于显露自己都有坏处。几经挫折之后,曾国藩已经学会藏锋了。

曾国藩认为:“诚中形外,根心生色,古来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润,无不达于面貌。余气象未稍进,岂耆欲有未淡邪?机心有未消邪?当猛省于寸衷,而取验于颜面。”

这显然是时机未到,在行所谓龙蛇之道。虽然已经很难看破,他还是觉得自己藏得不够深,准备再进一步,让人一点征兆也感觉不到。屈是为了伸,藏锋本是蓄志。不屈难以伸展,不藏锋,志从何来?曾国藩的“藏锋”表现在他与君、与僚属的共同处事上。

在政治、为人上,曾国藩是一个儒家;在军事、养生上,曾国藩又是一个道家。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做到“凡规划天下事,久无不验”。他能总揽全局,抓住要害,表现出高超的战略水平,以致皇帝都经常下诏让他规划全局。又因曾国藩能慧眼识英才,看得准,识得透,大凡他所举荐的人,都不会辜负他的期望而有所作为。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以文人身份站在行伍之间,在全军覆没之时,能稳住军心,东山再起。

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攻破,红旗报捷。他将让官文列于捷疏之首,即有谦让之意。尤其是裁撤湘军,留存淮军,用意极为明显。一裁一留,既减锋芒又能自保,足见其心思之精妙。

曾国藩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之道。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地。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

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可能自认为才华很高,但切记要含而不露。俗话说,难得糊涂。偶尔迷糊一下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些人不为他人所知,心里便非常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于是有些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

但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施展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

《周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思无此时,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锋芒就是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己!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出名了,一定会招人侧目而视,是惹祸的根由。

善于处事的人应该懂得在“名利”两字上瞻前而顾后,适可而止,有所节制,在张扬的个性里加一点低调和谦虚。人生的收获不在于引人注目,而在于有实在的成绩。多被人关注一分反而会多一分压力。所以,默默收获才是上上之选。

稳慎为先,凡事不能操之过急

情愿旷日持久而不战,不可出境一战而不胜。

译文:情愿多天僵持而不出战,不能出境一战而不能战胜敌人。

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世间之事风云变幻,处处藏着危机,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使事业陷入困境甚至绝境。而凡事求稳慎则可以使人稳打稳扎,少犯错误,有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对于成大事的人来说,凡事不可操之过急。

曾国藩认为一生当求稳慎,不可过急。他于同治二年十一月起至同治三年四月初五日中,五次告诫曾国荃道:“望弟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专在‘稳慎’二字上用心。”“务望老弟不求奇功,但求稳着。至嘱!至嘱!”其实,只过了一个多月,金陵就被湘军占领。曾国藩在临胜前的这些叮咛,应是针对急功贪利的曾国荃的一剂攻心药;同时也说明,“稳慎”在曾国藩的战略思想中是一以贯之的。他称赞萧启江道:“阁下一军,向以‘坚稳’二字著名。”咸丰十年正月,当湘军正在迅速进军时,他写信给胡林翼说:“十一日全军获胜后,罗溪河实已无虞。山内一军,其妙无穷;脑后一针,百病皆除。但此后仍当以‘稳’字为主,不可过求速效。”

子夏曾在莒父做地方首长,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了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大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点也尤其重要。要想工作有成效,就要分清轻重缓急,以及看清眼前小利与长远大利之间的关系。

中庸的智慧告诉我们,做事要遵循大道规律;大道规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做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有一个小朋友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玩耍时看见一只蛹,便带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破壳而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随手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没想到,蝴蝶挣脱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很臃肿,根本飞不起来,也因此痛苦地死去了。

破茧成蝶的过程虽然非常痛苦与艰辛,但只有付出这种代价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规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到自己的目标。许多事情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将你锻炼得更坚强,使你成长、有力的过程。

“欲速则不达”,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背道而驰。很多历史上的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宋朝的朱夫子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之后经过一番苦练,方有所成。他有一句十六字真言将“欲速则不达”做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性格浮躁,做一件事情总想马上做好。追求效率原本没错,然而,过分追求速度便会丧失做事的目的性,最终一无所成。

克服懒惰,懒惰是万恶之源

百种弊病皆从译懒生。

译文:懒惰是恶行、疾病的根源。

曾国藩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认为懒惰是恶行、疾病的根源。“勤者,逸之反也”;“动,所以儆惰也”;克服懒惰,要靠“勤”字。曾国藩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懒惰不仅为败事之兆,还是致病之源。“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天下百病,生于懒也”;“百种弊病皆从懒生”。这些都是他亲身体验的结果。这些病既包括为人办事的毛病,也包括身心的问题。

一个人勤劳,不但锻炼了意志、毅力,在劳作的时候集中精力乐在其中,还会觉得很愉快。所以曾国藩称“勤”是生动之气,而惰则是衰退之气。如果贪图安逸,说明此人没有远大理想,没有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实则百无聊赖,心灵空虚,并无快乐可言。为了填补空虚,他可能要采取一些不好的行动,养成更坏的习惯,由此走向末路。

懒惰是人的一种本性,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忧郁不决。面对惰性行为,有的人浑浑噩噩,意识不到这是懒惰;有的人寄希望于明日,总是幻想美好的未来;而更多的人虽极想克服这种行为,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因而得过且过,日复一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有几时?请君听我《明日歌》。”这是明朝诗人对懒惰者最严重的警告!懒惰可抑制人的思想和激情,有时会让人感觉一无是处或踌躇不得志,能够影响身心健康和智力的发展,令人难以自强自立,不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严重者可以导致犯罪。懒惰是万恶之源。

也许懒惰本身是一种享受,但这种享受只是昙花一现。懒惰之后便是一无所有、痛苦迭至,甚至一生遗憾。因为人生中的任何一种成功、任何一种幸福都始之于勤,而且成之于勤。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后,他有幸目睹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亚历山大注意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们厌恶辛苦的劳动,只想舒适地享受一切。亚历山大不禁感慨道:“没有什么东西比懒惰和贪图享受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辛勤劳动的人们更高尚的了。”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懒惰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可见,懒惰者是不能成大事的。因为懒惰的人总是贪图安逸,遇到一点儿风险就吓破了胆。另外,懒惰的人还缺乏吃苦实干的精神,总想吃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对成大事者而言,他们不相信伸手就能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相信勤奋者必有所获,相信“勤奋是金”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因此,懒惰不仅是每一个人的大敌,也是成功的天敌。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光顾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懒惰是一种恶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负。人们一旦背上了懒惰这个包袱,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这种人完全是对社会无用之人。

比尔·盖茨说:“懒惰、好逸恶劳乃是万恶之源。懒惰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那些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的人,才会达到光辉的顶点。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译文:凡事都要把眼光放长些,但都要从小处做起;有人的时候管住自己的嘴,自己独处的时候要守住内心的道德底线。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真正的聪明在于内心的实在,行动切实有效。梦想曾经远在天边,现实却是近在咫尺。在虚幻与现实之间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曾国藩不是伟人,由于时代的局限,他只是一位封建士大夫,在国与己的选择中更多倾向于后者。他的进德修身的延伸便是既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其明哲保身的思想依然存在。这些不是因为他的报国目标过于远大而不可行,而是因为在实现远大理想之前要先扫清脚边的尘埃与阻碍。曾国藩虽然以成己、成物为治学的中心,但是对为人、为己的区别却是很严格的。他认为,治学有为人、为己两种目的。

在曾国藩所处的那个时代不乏学问广博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可以称得上是鸿儒硕学,但其中为别人做学问的人多,为自己做学问的人少。曾国藩在戊午十一月的日记里就说:“本朝博学之家,信多鸿儒硕士,而其中为人者多,为己者少。”“学者用力,固宜于幽独中,先察为己为人之界,分别明白,然后审端致力,种桃得桃,种杏得杏。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曾国藩所说的为己,不是自私主义而是抓住道理,坚守自己,执著而不生他念。虽然功效不明显,但是在日益长进。所说的为人,就是曲就学问而阿谀世故,对别人认为好的事情,自己也都认为好,没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虽然看似明确,而实际上每天都有损失。所以他主张做学问的人,先求自身的自立自达,不人云亦云,为自己争取发言权。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五官俱备、百骸俱全。然而一旦要埋头治学问,为人而学者,不去实践圣人的做法,而总是追逐大众的喜好,疲于奔命的一生只不过是为了一些庸人的毁誉,竟然为此死而不悔,这种人可称得上是最愚蠢和没有灵气的人。这观点说明曾国藩是一个不流于庸俗而且有极强进取心的人。他曾跟自己的弟弟如此谈科举与人生,并不是阻止他们参加科举,而是让他们了解,科场里面有许多虚幻不实的东西。人生的意义大于科举。人们应当尽心于进德修业,努力把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样才不枉此生,不辜负长辈的教诲,才对得起自己和亲人。人生真正的收获不在功名利禄而在于自身的修为与满足。

古今胸怀宽广、踌躇满志的人很多,然而真正能建功立业、传世不朽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固然与天赋、时机有关,也同他们的办事方法密不可分。一些人有了远大志向,却缺乏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认为自己志在天下,不愿去理会“琐事”。如果这样,建功立业只能流于空想。因为任何远大的志向都是每天努力积累的结果。世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人。

由小而大,由弱到强的过程是成功者必经的过程。如果只向大处看,而不从必做的小事上着手,就犯了一屋不扫而扫天下的毛病。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条由小处开始向远大目标前进的路径。曾国藩正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成就大事的。

1858年,他教导刚刚从军不久的弟弟曾国荃说:“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所谓脚踏实地、克勤小物,正是说从小处、实处做起。曾国藩治军,不仅一切营制、规则、将领选拔任用都亲自决定,就是训练也一手抓起,凡事亲力亲为,认真严谨。

曾国藩对军中细事无不关心。地形勘察,他力主将领要亲自进行,不能依靠道听途说。对武器军械,他更是关心备至,对规格都做了明确规定。如规定矛杆用的竹子必须是“老而坚者”,桐木必须是“小树圆身,大树锯开者不可用”。邹寿璋办事很朴实仔细,曾国藩便委派他专门负责军械。但他自己也毫不放松,都要亲自检查。有一次矛杆做的不合格,他便立即下令重做。曾国藩还亲自研究炮子的打造,他发现用熟铁要比生铁好,便改用熟铁,解决了炮子“经药辄散”的问题,并且使射程增加了一里多。

曾国藩这种脚踏实地,从小处、实处着手的做法,保证事情能按计划、有步骤地向既定目标发展,从而积少成多,由易而难,为最后的成功创造条件。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用一功,实脚踏地,不敢一毫欺人。”欺人等于自欺,这是成功者都明白的道理。

在曾国藩眼里,志向大但不够朴实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视事太易”,把做一件小事看得很容易,不屑去做,因而贪难求大。实际上,这种做法恰恰违背做事的规律。再大的事,也要从小处做起;再难的事,也要从简单处做起,从实际情况入手,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反观现实中很多自作聪明的人,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结果很难收场。相比之下,真正的聪明在于内心的实在,行动切实有效。

做事情要从小事做起,需要从点滴做起,这是事业成功的开始。善于考虑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会认真对待工作,而且会将小事做细,并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1962年7月,在美国西北部一个叫本顿维尔的小镇上,一家名为沃尔玛的普通商店开业了。店主是44岁的退伍男子沃尔顿。40多年后的今天,沃尔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连锁集团。在《财富》500强排名中,沃尔玛名列前茅。

沃尔玛经营的秘诀有两个:价格和服务。单说这两点,没什么稀奇的,每个商家好像都懂。但下面请看沃尔玛的具体实施细节。

一是“一美元策略”。用老板沃尔顿的话讲就是:“我们珍惜每一美元的价值。我们的存在是为顾客提供价值。这意味着除了提供服务外,我们还必须为他们省钱。每当我们为顾客节约了一美元时,就使自己在竞争中占先了一步。”为做到这一点,他们实行了全球采购战略,“低价买入,大量进货,廉价卖出”,认真比较同等质量水平的每一种商品的价格,确保以最低价格拿到最优商品。

二是“八颗牙微笑”。沃尔玛有一个微笑培训,员工必须露出八颗牙齿才算合格。因为经过调查和研究,专家们认为只有把嘴张到露出八颗牙齿的程度,一个人的微笑才能表现得最完美。

其实,很多成功经验并不神秘,只不过有的人不以其小而坚持做了下去,而有的人则总想着大问题而忽略了小事情。无论是商场、战场,还是工作、生活,细节都是不可忽视的。细节透漏的信息往往具有巨大的价值。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然,我们在注重细节的同时也要注意整体把握,透彻分析。就像下棋一样,不能走一步算一步,要对棋局有整体把握。具备睿智的眼光和超凡远见的人,会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忍辱负重,“打脱牙,和血吞”

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译文:谚语说:“男子汉大丈夫被人打掉了牙,也要和血一起吞掉。”这两句话是我一生咬牙立志的要诀。

“打脱牙,和血吞”,是曾国藩坚忍之气的名言。“坚”可理解为锐意进取,不软弱;“忍”可理解为能屈能伸、不计屈辱。在数十年的打拼中,曾国藩对他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和讥讽、嘲笑、轻蔑甚至侮辱,从不抱怨,而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强忍着咬牙坚持。

曾国藩说自己一生“打脱牙之日多矣”,又说一生成功“全在受辱受挫之时”。他在写给次子曾纪鸿的信中阐述了“能渡过极困难之境方是大英雄”的道理。他说:“平常人遇到困难、挫折时便会停下来,放弃自己的目标,或绕道别处。实际上,‘熬过此关,便可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事通精进之日’。”

曾国藩通过古今豪杰成败的启示,得出结论说:“凡事皆有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在决计会战湘潭时,太平天国的声势正盛。以南京为中心,武汉、镇江、扬州等重镇全都掌握在太平军的手中。清朝政府在这一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力量。而东征太平军的曾国藩也是接连失利。在这种情况下,湘潭决战的胜负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关乎全局的。曾国藩认为“(湘潭之贼)与靖港之贼互为首尾,倘不及早扑灭,不独省城孤注难以图存,即衡、永、郴、桂及两粤匪党,闻风响应,从乱中归,东南大局不堪设想”。当时的情况也的确是如此。太平军若能取得湘潭之战的胜利,便能顺势攻取长沙,控制湖南,从而在湖南和两广农民起义军的响应下,迅速南下,控制两广和闽浙等地,占有半壁江山。太平天国政权只有在真正实现了划江而治的条件下,才能专心北伐,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目标。而对湘军来说,湖南是湘军的老巢,占据湖南便意味着湘军的军饷来源有保证;一旦失去湖南,犹如鱼离开水一样,就会因干枯而消亡。

曾国藩充分认识到了湘潭战场的重要性,除派手下第一悍将塔齐布率军开赴湘潭,又急调水师总统褚汝航协助陆师摆开了与太平天国生死搏斗的架势。这样,在湘潭战场上,湘军的兵力占了优势。与之相对的太平军主帅林绍璋本人忠厚有余,但“无大本领”,指挥不当,致使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使太平军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湘潭全胜、靖港大败,由湖南巡抚骆秉章、湖南提督鲍起豹和曾国藩联合陈述经过,请奖励立功将士。而曾国藩则单上一折,痛陈自己的失误。在奏折最后,他沉痛万分地说:“臣整军东下,本思疾驱出境,乃该逆(太平军的林绍璋)大举南犯,臣师屡挫,鄂省危急,不能速援,江南贼氛,不能迅扫,大负圣主盼望殷切之意。”对于曾国藩自责的一片苦心,咸丰皇帝并未理解,又想起了曾国藩的“抗旨”之举,甩手便是一巴掌,使曾国藩好不伤心。咸丰皇帝朱批道:“此奏太不明白!岂已昏耶?汝罪固大,总须听朕处分。岂有自定一责问之罪?殊觉可笑!想汝是时心操如悬旌,漫无定见也。”真是君心难测。曾国藩由此被革去了礼部侍郎之职,被责戴罪剿贼。

随后,咸丰皇帝又以驻守长沙不主动迎战之罪名,将湖南提督鲍起豹革职,任命云南腾越镇总兵余万清为提督,在其未到任前,暂由塔齐布代理。两个月后,骆秉章参奏余万清在长沙守城时畏葸不前。咸丰帝改授塔齐布为湖南提督。至此,湘军在与湖南大吏的长期争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终于在湖南站稳了脚跟。

曾国藩回到长沙以后,咬牙立志,发愤图强。他认真总结了岳州、靖港两次战败的惨痛教训,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为湘军日后出外作战积累了经验。在曾国藩看来,湘军各营在几次战斗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弱点,其最主要的是功罪不分、赏罚不明,良莠不分、勇懦不一。因此,他对湘军进行了整编。

据查,湘军岳州大败时,敢同太平军进行抵抗的,只有彭玉麟一营;湘潭之战,浴血奋战的只有塔齐布、杨载福两营。曾国藩根据兵贵精而不贵多的原则,依据勇于战斗的条件,决定士兵的去留。他从明赏罚、严军纪做起,凡溃散之营便不再收集,营哨兵勇一律裁去不用。经过这番整顿和裁撤,留下的仅有水陆两部五千人。其弟曾国葆也在被裁之列。这对曾国葆的打击很大,多少年后他还一直深居简出,拒见宾客。同时,曾国藩决定将王錱留在湖南,命罗泽南随其出征;令塔齐布、罗泽南、彭玉麟、杨载福增募新勇,使湘军人数又增至一万余人;在衡州、湘潭修造船只;与此同时,除湘军本身的扩充以外,还将胡林翼的黔勇增募至两千人,并征调了登州镇总兵陈辉龙所率的船队和广西候补道员李孟群统率的船队,共计一千余人。

经过长沙整军以后,湘军面貌一新,能战能守,这与曾国藩努力改正自己的弱点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曾国藩在以后的家书中,提到此事时写道:“然因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平生咬牙立志之诀……岳州之败,靖港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唯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矣。”

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曾国藩,这就是一个坚忍无比的曾国藩,这就是一个“打脱牙,和血吞”的硬汉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