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辑:生死无常——中国历史上武将之死

名人之死大全集(超值金版) 作者:水中鱼 等编著


第三辑:生死无常——中国历史上武将之死

盖世奇才吴起:凄凉谢幕,不得善终

一个盖世奇才,一生功勋卓著,无与伦比,结局却凄凉谢幕,不得善终,既可歌可泣,又令人唏嘘不已!悲哉!吴起!

吴起是春秋战国之际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年轻时曾在孔子徒弟曾参门下学习。吴起初为鲁将,前412年,齐军攻鲁,他率鲁军到达前线(为取得这个立功名的机会,他杀死了齐国籍的妻子,此即“杀妻求将”),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使者示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来麻痹齐军将士,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大败。战后鲁国国君受谗言影响,对他甚为猜忌,吴起就入魏为将,被一代英主魏文侯魏斯任命为西河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

吴起

前409年,吴起先在河西少梁筑城,作为前进基地,然后率军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筑洛阴、合阳,尽占秦之河西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76场,全胜64场,其余不分胜负,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激励士卒,以5万魏军击败了10倍于己的秦军,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支,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锐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勇士以明法。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才哭。”

魏文侯魏斯死后,吴起遭丞相公叔痤和大夫王错设计陷害,被迫于前383年投奔楚国。先任宛守,一年后升令尹,掌军政大权,主持变法。吴起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裁减冗员冗费,同时选练军队,以求富国强兵。仅一年,贫弱的楚国开始强盛,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兼并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秦国,兵威四方。

前381年,楚悼王熊疑死,反对改革的旧贵族追杀吴起,他无处可逃,于是趴在楚王的尸体上,被贵族们乱箭射死,尸体又被车裂。这个品德备受非议的一代名将就这样凄凉谢幕。

杀人如麻的白起:终死于诬陷

秦国白起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以善于用兵而闻名。白起年轻时就表现出超人的军事才能,攻城掠地,屡战屡胜。《史记》记载,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和魏国,杀敌24万,俘虏了魏将公孙喜,占领了5个城邑。又进攻魏国,夺取了大小城邑61个。在以后的几年中,白起多次进攻赵国、楚国,占领了数十个城邑,还攻下了楚国的都城,改为南郡。后再次进攻魏国,俘虏了魏国3员大将,杀敌13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把贾偃的士兵2万余人淹死在黄河里。后又进攻韩国,占领了5个城邑,杀敌5万人。从以上战役粗略统计,白起指挥军队杀死敌人40余万人,不难想象当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情景。

历史上白起打得最好的是长平之战,当时赵国和秦国交战,赵国派老将廉颇带兵。廉颇老谋深算,修筑了坚固的壁垒,固守不战,使秦国没有机会打败赵军。于是,秦国采纳了范雎的反间计,说什么秦国人不怕廉颇,就怕赵括。这个糊弄小孩子的伎俩竟然令赵王信以为真。事实上,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擅长在战场上用兵,就连他父母都不相信他,说他领军必败。可赵王求胜心切,认为廉颇没有进取精神,就让赵括代替廉颇担任赵国将军。赵括到了军营以后,就把廉颇制定的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部都加以改变,并且大规模撤换军队中的军官。赵括的做法,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白起

秦军的范雎一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暗中派出白起担任秦国将军,并且严令军中,谁要是泄漏白起担任将军的消息,处以极刑。白起知道赵括在军队中的做法以后,就派出一支部队,假装战败,引赵军前来追击,暗中另派一支军队去截断赵军运粮道路,并把赵军分割成两部分围困起来。赵括的大军就成了孤军,他们守了46天,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几次出战都被击败。被困赵军饿得实在撑不下去了,赵括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出击,企图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战斗中,赵括被射死。赵军听到主将被杀的消息,40多万人纷纷投降。更为可悲的是,这40多万赵国士兵,全被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这就是有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破赵国。可是从秦国传来的却是退兵的命令。原来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话,以秦兵暴师日久,应当让士卒休整为由,允许韩、赵割地求和。范雎本是一个心胸狭窄的说客,长平大胜使他心生嫉妒,怕灭赵之后,白起威重功高,使自己无法擅权,便以巧言断送了白起宏伟的军事图谋。白起因此与范雎有隙。

可是秦国罢兵后,赵国不但不愿意献城反而展开了连齐抗秦的活动。秦昭王遂又命白起统兵攻赵,但遭到白起的拒绝。白起认为秦国已经失去了有利的战机,不宜再次出兵。暴怒的秦昭王却不懂得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于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58年),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打邯郸,结果秦军攻势受阻,将卒多有伤亡。秦昭王再次任命白起统兵,但白起认为此次必难成功,遂托病不行。范雎此时用私党郑安平代替白起,不出所料伤亡惨重且主将郑安平率2万军队降赵。孤注一掷的秦昭王亲临白府对白起说:“你就是躺在担架上也要为寡人出战。”熟知兵家之道的白起看出残局无法收拾,坦诚劝秦昭王撤兵,等待新战机。昭王不听,反认为白起有意刁难,加之范雎乘机进谗,于是下令削去白起所有封号爵位,贬为士伍,并强令他牵出咸阳。

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个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金陕西咸阳东北处)时,秦昭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白起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下而至此哉?”过了很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死矣。”(《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引剑自杀。时为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另有一说白起抗命不尊原因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赵换来的将是赵国全国的抵抗。因为长平之后赵国深恨白起,所以昭王再次攻赵时白起应该是最不适合当统帅的人选。

白起戎马一生,勇谋兼备,长于野战进攻,料敌用兵,为秦国统一大业立下功勋。但其杀戮无度,战必求歼,多遭人忌恨,终死于诬陷。

铁骑飞将李牧:李代桃僵,功臣末日

战国时,赵国良将李牧被派住北部边疆,镇守雁门,抗击匈奴。他到任后,以武将身份代行地方行政事务,设置官吏,建立衙门;岁税一律收入他的府库中,由他支配,用作军队的费用。他每天杀牛羊犒赏士卒,并亲自教练兵将骑马、射箭,搞对阵演习;又经常派出探骑,打听敌人的动向。他对士卒也能同甘共苦,处处照顾得十分周到。只是有一点大家很不理解:他只准士卒坚壁自守,还特别为此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士卒,凡看到匈奴人入侵抢掠,必须迅速赶回,保护营寨,不准与之交锋,如不听令,擅自出营捕捉匈奴者,斩!”所以每当匈奴入侵,李牧都叫部将发出信号,他的士卒一见信号,都飞快跑回营寨,无人敢擅自与敌战斗。这样过了好几年,赵国边疆虽然常遭匈奴侵扰,但由于匈奴人搞不清李牧不出击的原因,不敢深入边境,当地百姓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不过匈奴总认为李牧是个胆小的人,李牧手下部将、士卒由于李牧从不出击,也认为他是个惧怕匈奴的将军。

这事渐渐传到赵的国都邯郸,连赵孝成王也以为李牧不出击匈奴是胆量太小,下诏书责备李牧。他没有理解李牧因为匈奴力量强大,暂时避开它,以便养精蓄锐,转化敌我力量,准备待机出击的战略意图。李牧接诏书后,仍然坚持以往战略,不准士卒出击。赵王大怒,便把李牧召回邯郸,另派赵葱代替李牧。

赵葱到了雁门,一反李牧之所为。他守雁门一年多,匈奴每次侵扰,他都率领士卒出击,多数是被匈奴打败,因而边地人口、牧畜常被匈奴掳走。当地百姓不敢耕种,不敢放牧,苦不堪言;他的部将、士卒也死伤不少。于是,百姓和士卒多次上书,请求赵王仍派李牧来守雁门郡。

李牧

赵孝成王看到边报和当地百姓的请求,才知李牧守边有一套办法,以前是错怪了他,复请李牧出守雁门。

李牧因感到赵王不察边塞实情,听信谗言,人云亦云,召他回朝,心中很是不快,今见赵王一再坚持,他才去见赵王,说:“大王如果一定要我去守雁门,那就准许我仍用过去的办法,不然我是难以从命的。”赵孝成王说:“本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就用你的老办法去守边吧,寡人再不干涉了。”

李牧再次来到雁门,仍如从前一样:对敌人,仍不准出击,遇到入侵,速回营寨。对士卒,同甘共苦,照顾十分周到。匈奴人见又是李牧守边都很小心谨慎,不敢大肆侵扰,即使来,也不敢贸然深入。这样又过了几年,边塞都相安无事。

赵孝成王十六年(前250年),守边将士经过将近10年的养精蓄锐,士气已经激励起来。李牧看到“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时机已经成熟,就精选战车1300乘,战骑1.3万匹,勇敢善战士兵5万人,射箭好手10万人。并把这些挑选出的士兵组织起来,天天进行训练,准备大战。众将士一听李牧要出击匈奴,人人摩拳擦掌,斗志昂扬,都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

李牧见众将士斗志旺盛,心中大喜。但又一想,不能只是驱赶这些勇士去战死。因而每夜翻读《春秋》《左传》《孙子》《国策》,希望在这些古书中找到决胜之法。白天又加派探骑,侦察敌情,以知己知彼,万无一失。最后,决定用“损阴以益阳”的办法。在出击时,先故意显示实力虚弱,先付出点小的损失,引诱敌人,使敌人骄傲,再出奇兵,以求全胜。主意已定,李牧便召集各将校来大营商议,诸将校听罢李牧之计,都表赞同,纷纷请战。一天,李牧通知边寨人民都出去放牧。一时人、畜遍野,一派塞北动人情景。匈奴人见了,自然心动,立刻派出小股骑手前来抢掠。这时,李牧假装败退,丢下一些人、畜。匈奴首领单于听说后,心想:李牧果是无能之辈,才疏胆怯,不堪一击。于是亲自率领大队人马前来进犯。

单于不知,李牧早已布下奇兵,严阵以待。李牧分兵三路,以一路正面迎击,左右两路包抄出去,围歼来犯之敌。匈奴人素以掳掠为能事,虽善骑射,但无纪律,不听从号令,本乌合之众,哪里敌得过训练有素、出击心切的赵军。三路人马在李牧指挥下,很快将匈奴十万之众包围起来。只见塞外草原,战马嘶鸣,杀声震天,展开了一场恶战。这一仗,只杀得匈奴首领单于落荒而逃,檐褴被消灭,东胡被击破,林胡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表示不再侵扰赵国。此后十几年,匈奴人就再也没有侵犯赵国边境。

赵悼襄王死后,由其子迁继位,为赵国最后一个君主。他在位的第七年,秦又使王翦攻赵,赵王迁遂命李牧领兵抗击。秦见赵以李牧为将,因李屡败秦,知遇劲敌,求胜不能,便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使反间计,造谣说李牧谋反。赵王迁听信谣言,派赵葱、颜聚代替李牧将兵,李牧不受命,被赵王迁派人乘他不备时,抓住他并把他杀害了。赵国失去良将李牧,很快也就灭亡了。

悲剧英雄:大将军韩信之死

西汉初年,国家犹如飘浮在风中的浮萍,处在这样一个新生儿内部的人们,更是人人自危。刘邦杀死了大量建国功臣,这些曾经与刘邦共同奋斗、出生入死的人,却并没有享受到胜利的果实。这其中也包括了“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楚王韩信。

韩信是秦汉之际最著名的军事家,为西汉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萧何、张良并称为“西汉三杰”。但是这位大功臣最终的结局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他被吕后、萧何捕杀于长乐宫中,三族被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大功臣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

一直以来,史学界对韩信的死因说法不一,各执一词。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韩信被杀的起因是自请封王。汉高祖平定三齐之后,被楚军围困于荥阳,焦急地等待着韩信率兵来救。但是刘邦等到的并不是韩信大军,而韩信自请封为齐王的上书,这让刘邦十分震怒,但是有求于人的刘邦,也只好遂了他的意。刘邦并非是心甘情愿,而是现实所逼,不得已而为之。韩信自请封王的做法,在刘邦心中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因此,在楚汉战争刚刚结束后,刘邦就设计夺了韩信的兵权,徙封为楚王。入楚的韩信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反而与项羽旧部钟离昧相交甚密,刘邦对韩信的怀疑更甚。但是,一代帝王怎能单凭怀疑就诛杀建国功臣?刘邦就算是权倾天下的帝王,也必须要以理服人。真正让刘邦有机会杀掉韩信的原因在于有人告韩信谋反。

二是,韩信的死因在于谋反。自请封王事件之后,刘邦对韩信已经是心存芥蒂,杀掉韩信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就再也没有犹豫,他抓住了这个时机,采用陈平的调虎离山之计,以出游云梦为借口,趁着韩信来陈朝会见之时逮捕了他。果断而深谋远虑的刘邦仍念韩信建国功勋,并未杀之,改封为淮阴侯,使居长安。危机四伏的韩信依然没有看清楚形势,反而在被刘邦降封为淮阴侯之后,常常称病不上朝,还暗中勾结握有重兵的陈豨,准备趁着刘邦伐陈之时,与陈里应外合,发动叛乱。韩信的阴谋被人告发之后,被吕后、萧何捕杀于长乐宫之中。

韩信雕像

三是,刘邦为了消除割据势力、统一集权,而不得不杀韩信。刘邦为平定天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这些“异姓诸侯王”都曾为建立西汉王朝作出重大贡献。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广大的封土,这些“王中之王,国中之国”成为西汉王朝统一集权的重大隐患。尤其是在刘邦基本上控制了六国旧贵族和关东豪杰的分裂活动之后,异姓诸侯王更成为刘氏家族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不论韩信有无谋反之心,刘邦必然会采取高压手段来消灭异姓诸侯王,才能免除战祸,休养生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是无奈而为之。

四是,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刘邦并未有杀韩信之意。韩信被吕后、萧何所杀,其实是吕后为了自己以后篡权扫除障碍。而萧何作为韩信的举荐人,捕杀韩信是因为当时自己已深受刘邦猜疑,如不屈从于吕后的旨意,自己也会遭到株连,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韩信之所以被杀,谋反只是莫须有的罪名,吕后揽权才是真正的原因。

彭越惨死:一代枭雄菹为酱

彭越是在楚汉争霸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因此被刘邦封为梁王。

汉高祖十年(前197年)的秋天,陈豨谋反,刘邦亲自去讨伐。到了邯郸后,要求彭越出兵。彭越推说自己有病,只是派了一员大将带着兵马前往邯郸。刘邦很生气,派人去责备他。彭越很害怕,便打算亲自去向刘邦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刚开始的时候大王不去,而等到被责备的时候才去,一定会落个和韩信一样的下场。不如乘机起兵,西进关中,大事可成。”彭越不听从他的意见,而是继续称病。这时,他手下的太仆因为惹怒了他,差点被斩。太仆慌忙逃到刘邦那儿,控告梁王和扈辄阴谋反叛。刘邦听了太仆之言,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彭越,彭越不曾察觉,被逮捕并被囚禁在洛阳。经主管官吏审理,认为他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皇上依法判处。皇上赦免了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彭越本无反意,如今落得这样下场,难免伤心落泪,但也只得奉诏前往蜀地。正赶上吕后从长安来,打算前往洛阳,路上遇见彭越,彭越便向吕后哭诉自己的冤屈,请求她为自己向刘邦讲情,希望自己能回到故乡昌邑。吕后满口许诺,遂带彭越至洛阳。可怜彭越万万没有想到,这完全是所托非人。

到达洛阳后,吕后向刘邦陈述说:“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所以,我带着他一起回来了。”于是,吕后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廷尉王恬开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皇上就批准了,于是诛杀了彭越,灭其家族,封国被废除。死后,经栾布一事,彭越被吕后施以醢刑(即把人剁成肉馅,做成肉酱),并被分赐给各路诸侯品尝。

一代名将李广:一生征战不得封侯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是一位充满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有勇有谋,但命运弄人,他却从未打胜过任何一次大的战役,以至于汉武帝认为他命数不好,他的军旅生涯也因此起起落落。尽管如此,在李广任右北军太守后,匈奴畏惧,称李广“汉之飞将军”。

这样一位能征惯战的人物,竟一生不得封侯,眼见他的部下们身居高位,而他自己,只是不高不低的普通将领,给后人留下了“李广难封”的浩叹。

元朔六年(前123年),李广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数因立功而被封侯,而李广军无功而还。

前121年,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4000骑兵从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李广部队前进了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带领的4万名骑兵包围。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人敌阵,直透匈奴的重围,突出敌人的两翼而回。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李广的军士听了才安定下来。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匈奴猛攻汉军,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射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不要发射,他手持强弩“大黄”射杀匈奴裨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渐渐散开。这时天色已晚,汉官兵都吓得面无人色,但李广却意气自如,整饬军队。军中官兵从此都非常佩服李广的勇气。第二天,他又和敌兵奋战,这时博望候张骞的救兵才赶到,解了匈奴之围。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得到赏赐。博望侯张骞当斩,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

李广射虎

当初,李广的堂弟李蔡和李广一起侍奉汉文帝。到汉景帝时,李蔡累积功劳已得到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武帝时更是做到代国的国相;元朔五年(前124)被任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达到斩杀敌人首级的规定,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前121年),代公孙弘任丞相。李蔡的才干在下等之中,声名比李广差得很远,然而李广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没超过九卿,可是李蔡却被封为列侯,官位达到三公。李广属下的军官和士兵们,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可是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而由于攻打匈奴有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不算比别人差,但是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该封侯吗?还是本来就命该如此呢?”王朔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难道曾经有过值得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曾当过陇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800多人,我用欺诈手段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

前119年,大将军卫青率军出击匈奴,李广以60多岁的高龄任前将军职。出塞后,卫青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的驻地。他想甩开李广独得大功,便令李广的前锋部队并入右翼出东道,他自带中军去追单于。李广力争无果,遂引军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军出东道。由于道路难走又无向导,终于迷了路。此时卫青与单于接战,单于逃走,卫青只得徒劳而返,在回军的路上才与右翼部队会合。卫青差亲信带着酒肉来慰问李广,向他询问右翼部队迷路的经过,并说要向天子上报,把走失单于的责任推给右将军赵食其。李广一身正气,自然不答应。卫青大为光火,又派人催逼李广的幕僚去中军接受审问。李广说:“他们无罪,迷路的责任在我,我自己去受审。”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来人走后,李广望着那些多年共同生死的部将,慨然叹道:“我自少年从军,与匈奴大小70余战,想不到现今却被大将军如此催逼,我已年过花甲,那能再受这样的屈辱!”说罢拔出配剑引颈自刎。一代名将,就这样含冤,悲惨地陨落了。他死后,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之落泪。

但他的悲剧并没有完结。李广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都比他死得早。还有一个儿子李敢屡立战功,因卫青逼死父亲而向卫青寻仇未果,后来被霍去病在狩猎时射死。多年后,他的孙子李陵孤军深入匈奴腹地,死战八日,“食尽而救兵不到”,遂投降匈奴。匈奴单于久闻李氏家声,把女儿嫁给了他。但李陵在汉朝的妻母孩子都被汉武帝杀掉,为他讲话的司马迁也被处于腐刑。从此李氏名败。

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亡之谜

霍去病,一代战神。17岁随军出征,功冠全军;21岁纵横漠北,成为三军统帅。多次出兵匈奴,以寡敌众,却能大胜而归。他创造了作为武将的一个传奇。但是,这样一个勇猛战将、天之骄子,生命却在23岁这样的美好年华画上了休止符,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息。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史上却没有详细的记载。那么,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因又是什么?

《史记》中记载,霍去病是在出征匈奴之前突然死亡,朝廷公布的死因是病死。那么霍去病真的是病死的吗?其实,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从17岁从军,逐渐成为一代战神,作为一个勇猛的沙场武将,肯定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而且在23岁这样风华正茂的年纪,患病而死这似乎不太可能。

那么霍去病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不是病死,那么就是非正常死亡。为什么深深器重霍去病的汉武帝却没有深究这种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呢?

霍去病从卫青的军队之中脱颖而出,漠北大战之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如日中天。他逐渐脱离了卫青的军队,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也几乎都是霍去病一手选拔的匈奴降将,或者能骑善射的低级军官,个个英勇善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重心都在战场之上,与皇亲国戚以及世家贵戚却没有一点关系或牵连。

反观卫青,一代大将军却日渐衰落。他的身上担负着太多人的利益,势力庞大。武帝为了扼制这股势力,采取的手段便是以霍制卫。卫、霍集团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尖锐的矛盾。当这种矛盾激化时,必然是要以牺牲一方为代价,因此从不参与政治斗争,只着眼于沙场的霍去病就成了卫部保全自己利益的牺牲品。这也可以从一些史实当中窥其一二。

如果说卫部利益集团最大的保护伞是卫青,那么他们实现利益的最重要的保障就是卫太子。虽然卫太子年幼,不太可能参与复杂的政治斗争,但是作为利益成员的卫氏家族以及相关人员却是在尽全力保全这种利益。卫、霍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和权力的竞争。

此时,朝廷有三种势力不容小觑:一是以卫青为核心的卫氏利益集团;二是以霍去病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三是以李广为核心的李氏家族,李广的堂弟李蔡已身为丞相,也是整个家族利益集团的核心之一。

霍去病雕像

前119年,漠北大战,李广自杀,李敢刺伤卫青。但是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他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虽然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声张开来,但是却为李氏家族埋下了祸根。前118年三月,李蔡以侵占了先皇陵寝一块地的罪名畏罪自杀。这简直就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身为丞相的李蔡怎会冒着死亡的风险去侵占一块皇家陵地?也就是在这一年,霍去病突然因为李敢行刺卫青,在甘泉宫狩猎场当着武帝的面射杀了李敢。值得注意的是:一、李蔡死后,太子太傅庄青翟继任了丞相之位,那么这其中的最大受益者莫过于卫太子所在的卫氏集团。二、霍去病猎杀李敢的时间、地点值得深究。如此明目张胆地射杀李敢,难道霍去病就不担心无法对皇帝以及众家将士交代吗?而且李敢当时身为郎中令,也就是九卿之一,霍去病没有私自处决他的权力。从射杀李敢的时间而言,此时距离李敢刺伤卫青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那么霍去病为什么要现在才猎杀李敢呢?因此,这不可能是霍去病蓄谋已久的杀害。也就是说这是一件突发事件,霍去病是在狩猎之前才临时得知李敢曾刺伤卫青的。李蔡、李敢叔侄死期相近,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李氏家族被连根拔起。霍去病与李氏家族结下仇怨、引起武帝不满。那么,从整个事件来看,受益最大的还是卫氏集团。

前117年三月,霍去病一再上书请刘彻分立三位皇子为王,可谓是朝廷之中的风云人物。霍去病又为何要三番两次地要求封三位皇子为王呢,他与这件事又有何关系呢?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对霍而言没有丝毫好处,他只是当起了这个事件的发起者和带头者。然而当事件发展到声势浩大,满朝文武都加入进来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参与其中。最终,前117年四月,武帝无奈册立三王,武帝宠姬王夫人病死。表面上,卫氏集团并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之中,但是细看之下,册封三王受益最大的是卫太子,他的危险得以解除,而王夫人病死,卫皇后地位得保。前117年九月,霍去病死去。

自此,与卫青有仇的李氏家族垮,与太子争嫡的三王分封离开了,与卫子夫争宠的王夫人死了,威胁着卫青地位的霍去病不在了,整个朝廷之中的三股力量,已经消除两股,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卫氏家族。

霍去病在这场政治斗争之中,失去甚多,但是他真正的死因为何?从霍去病的性格分析,他少年孤独,寡言少语,心高气傲,缺少朋友。亲情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最后连曾经视如亲人的卫青也远离了他。性格倔强孤傲的少年最容易走入极端,他虽然少年显贵,但是未必快乐。其实,人言不仅可畏,有时候还可以杀人,其高明处远胜刀剑毒药。

贺若弼:杀身之祸缘口舌

根据《隋书》载:“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也。”其父敦,也是一位武将,在北周朝官至金州总管,但因为言语不慎冒犯了北周的皇戚宇文护,被宇文护陷害致死。在他临刑前,把贺若弼叫到跟前说:“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他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目的就是让贺若弼记住口舌之祸的灾难,希望其子不要重蹈覆辙。亲眼目睹了父亲的悲剧以及承受了肌体刺痛的贺若弼在北周朝为官时,出言果然十分谨慎。史载,在北周朝武帝时期,上柱国乌丸轨言于帝曰:“太子非帝王器,臣亦尝与贺若弼论之。”太子为国之储君,身为太子是否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北周武帝当然非常重视,于是“帝呼弼问之”,而贺若弼却诡对说:“皇太子德业日新,未睹其阙。”他的这一回答很显然与乌丸轨的说法大相径庭。

当乌丸轨责问他时,他说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

此时,贺若弼牢记着其父的遗言,而且还在言语问题上摆明了自己的看法,言语要“密”才能保“身”。他出言谨慎,行事低调。

武帝死后,太子即位,乌丸轨便马上被新君诛杀,而贺若弼却因言语谨慎逃过了一劫。

可以这样说,口舌之祸的演绎,一直伴随着贺若弼的成长,他不但目睹了其父的悲剧,而且也经历了朋友的口舌之祸,他更应该吸取其父和其友的教训。但是随着贺若弼身份和地位的抬升,他的三寸之舌就像是失去了控制的弹簧一样,变得随意妄言,不能停止。

杨坚建立隋朝之后,贺若弼在这个新的王朝中屡立奇功,特别是在平定陈朝的过程中,连隋文帝也赞叹道:“克定三吴,公之功也。”

平陈之后的贺若弼是“贵盛”一时,不但自己权势显赫,而且因他之故,他的兄弟亲戚也一并加官进爵,形成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势。可以说隋文帝在物质上与地位上给予了贺若弼极大的享受与荣誉,隋文帝的确做到了与其共富贵。但是作为大臣的贺若弼却是越来越不能清守如故,先是自恃功高,毫不掩饰地与另一大将韩擒虎争战功;此后又常以宰相自许;然后是妒忌心加剧,与杨素不和,形于颜色;由此种种,怨望不止。文帝一再责罚都不管用,最后将他免了官。事情进展到这一地步,按理说贺若弼应该有些反省才对,但是他却是怨气愈盛。隋文帝实在是没有办法来约束他了,于是干脆让他入狱,希望这样的惩处能够平息贺若弼的怨言以及他那颗居功自大的心。

文帝念及旧情,常常宽恕他的言行,入狱不久就又让他恢复了官位和爵位,还经常赏赐和宴请他,希望能以恩威并施的方法来限制和尽量满足他无限膨胀的欲望。但贺若弼依旧是我行我素,毫不悔改,依旧是大放怨言,甚至在一次文帝的宴会上大作怨声载道的酸诗来讥讽朝政。可以看出此时的他已经被自己昔日的功劳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现有的身份、地位、财富跟自己的功劳相比太不值一提了。他要求的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俗话说言为心声,此时的贺若弼早已经将其父亲的遗言和朋友的悲剧忘到九霄云外了,剩下的只有那颗居功自傲的心和永不满足的欲望。

文帝死后,太子杨广即位。贺若弼忘记了一点:对于文帝来说,他是文帝的老部下、大功臣,所以文帝迁就与容忍他。但是对于隋炀帝杨广来说,贺若弼只是其父一朝遗留下来的一个大臣而已,他对炀帝没有任何的功劳可恃。当还位居太子位,杨广曾经询问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弼曰:“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太子接着问:“然则大将谁也?”弼拜曰:“惟殿下所择。”虽然贺若弼想借此毛遂自荐一下,希望得到太子杨广的赏识,甚至还有拍马之嫌。但是他的回答却反而引起了杨广的猜忌,杨广认为“弼亦自许为大将”,显然杨广很不喜欢他的这种自以为是的回答。于是,杨广怀记在心,但贺若弼对此却没有一丝察觉。在炀帝即位后,他仍然是我行我素,不知约束地大放怨言。于是隋炀帝是旧怨与新怨一起涌起,便找了个因贺若弼议论其过奢的借口诛杀了他。此外,贺若弼的妻子被罚为官家奴婢,他的儿子们也被罚为奴,后来他们全被诛杀。对于贺若弼来说,这样的结局和下场是完全不应该的。他的父亲因口舌之祸获杀,他的朋友也因口舌获诛,贺若弼在目睹了其父的惨状与遭受了肌体之痛后,非但没有能吸取其父的前车之鉴,反而累及家人,使全家都死于非命。他的过失连魏徵等人也为之扼腕叹息:“虽贺若弼倜傥英略,然其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颠殒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临终之言,必不及于斯祸矣。”

这位名将,不是战死于疆场,而是死于自己的三寸之舌。其父死于是,其子也死于是。他所遇到的君主隋文帝绝对不是一个残暴的屠戮功臣之人,在他的怨言面前,文帝一再宽容、忍让,一再地警告。但他仍然是矜伐不已,最终不顾隋文帝的屡屡警告而走向了由自己怨言所铺设的万丈深渊。

抗金英雄岳飞死亡之谜

绍兴十年(1140年),宋军与金兵激战于顺昌、郾城等地,连获大捷。两河义军纷起响应,金兵闻风丧胆。值此良机,岳飞上书急奏高宗赵构:“此正是陛下中兴之时,乃金贼灭亡之日。”正当他拟挥师北进,恢复河朔,一雪靖康之耻之际,却在一天内接到宋廷十二道金牌,严令大军班师。随之,他本人也被召回临安,解除了兵权。岳飞的十年抗金之功,顿时毁于一旦。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岳飞被秦桧等诬以谋反罪身入囹圄。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金“绍兴和议”订立不过一月,岳飞便被赵构赐死在大理寺狱内。死讯传出,“天下闻者无不垂涕,下至三尺之童,皆怨秦桧”。秦桧是害死岳飞的元凶,是时人众口一词的结论。后来,通过小说、戏剧和长跪在西湖岳庙前秦桧夫妻铁像的宣传影响,使这个说法成了不容更改的铁案。

岳飞塑像

然而,即使在当时,也有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岳飞死后一年,有人作悼诗云:“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矛头已经暗指赵构。宋亡之后,关于这桩公案的争论纷起。明人高启写诗认为:“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文征明的《满江红》中有这样的词句:“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明确地指出高宗赵构才是杀害岳飞的元凶,秦桧只是帮凶而已。此说一出,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秦桧是金人的奸细,自然与抗金事业势不两立。岳飞在抗金的民族斗争中作战最力,是金人的心腹之患。秦桧秉承主子的旨意,要害死岳飞是可以理解的。令人费解的是赵构为什么要害死自己倚为军事支柱的岳飞呢?而且宋太祖赵匡胤曾传下秘密誓约,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这条誓约在北宋历朝都执行得非常严格,赵构何以敢违约破例?这在主张赵构是杀害岳飞元凶的学者中存在着分歧。

一说认为“帝之忌兄,而不欲其归”。高宗看到岳飞一心要“迎二圣”,而徽、钦两帝回来,自己就当不成皇帝了。他害怕中原光复,因而杀了岳飞。另一说则认为“迎二圣”并不是高宗要杀岳飞的原因。赵构杀岳飞,主要原因是怕他久握重兵,跋扈难制。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是赵宋王朝恪守不渝的家规。只要武将功大、官高而权重,就意味着对皇权构成威胁。

岳飞个性强,“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不容易和人合作。绍兴七年(1137年),他上书奏请高宗建储:“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同年,他又因守母丧,未经高宗批准便自行解职,把兵权交给张宪。这两件事犯了高宗的大忌。加之高宗有过在金营做人质,从扬州南渡等惊险经历,对金兵始终心存恐惧。他对战争前景有两怕:一怕全胜,二怕大败。胜则怕武将兵多、功高而权重,败则怕欲为临安布衣而不能。因此一心求和,想当个安安稳稳的太平皇帝。所以,秦桧利用岳飞部下的告讦来证明岳飞的跋扈,正好迎合了赵构害怕岳飞立盖世之功,挟震主之威的心理,加上岳飞又是反对和议最力的主战派,故而下令杀了岳飞。值得注意的是,有位台湾学者经过对《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大金国志》等史籍的考证研究,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认为岳飞的死是由于高宗思母所致。原来高宗的生母韦氏太后,是徽宗的贤妃,在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一,与徽、钦二帝同被金人俘执北去。赵构南渡初安,特别思念生母。尤其是其子赵专死后,更感到自己虽有天下,但无父(徽宗死于绍兴五年,即1135年)无子,处境悲凉。因此曾说:金人若将韦太后送回,“余皆非所问也”。绍兴八年(1138年),他又伤心地表示:“太后春秋已高,朕朝夕思念,欲早相见,故不惮屈已,以冀和议之成者,此也。”

秦桧知道金人的和谈决策后,便利用赵构思母的心理,请求金人以放回韦太后为条件,于绍兴十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达成和议。此时,高宗又对秦桧表示:“然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既无及矣,太后年逾六十,日夜痛心!今虽与之立誓,当奏告天地宗庙社稷明言若归我太后,朕不惮屈己与之和,如其不然,则此要盟,神固不听,朕亦不惮用兵也。”但是金人怎会轻易释回韦太后?他们利用高宗思母心切,又以“释母”必先杀掉岳飞来要挟。因此,赵构为一己私利,竟然下毒手害死了岳飞。(李安《宋高宗“赐岳飞死于大理寺”考注——岳武穆真正死因》)

如果真像李安说的,为一老媪竟使岳飞这智勇冠世的一代名将遭之横死,岂不惜哉!

袁崇焕:明朝第一名将含冤而死

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桑园客家人,广西梧州府藤县籍。袁崇焕于明万历年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任兵部尚书、右副督御史、蓟辽督师。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朝政治日益腐朽,统治逐步瓦解的时候。而此时也是东北的女真奴隶主政权正蓬勃崛起、全力向外扩张的时候。他们当中最反动、凶残的势力执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广大辽东汉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并且他们在统一东北后迅速南下,准备入侵中原,明朝上下一片混乱,满朝文武手足无措,袁崇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的。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袁崇焕从福建邵武任上赴京朝觐。时值努尔哈赤后金军的势力日益强大,不断对明朝发动进攻,关外大片国土失守,朝野上下震惊,无人敢议战守。袁崇焕挺身而出,单人匹马星夜出关巡察关外形势。回京后,即向朝廷提出一系列战略主张,遂被破格提拔为兵部佥事,督理山海关军务。袁崇焕受任后勤于职守,抚慰军民,爱护将士,整军经武,加快整筑宁远(今兴城)城垣,明军士气大振,不久即收复了大凌河以西的大片失地。

袁崇焕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二十三,努尔哈赤亲率13万后金军围攻宁远。袁崇焕召集将士,集宁远城外民众于城内,刺血为书,激励军民将士,誓与宁远共存亡。当后金军攻至城下时,袁崇焕发出军令,顿时城上矢石如雨,大炮轰鸣,杀声四起。后金军无法前进,伤亡惨重,士气大落,难以再战,不久便败退而返。明军取得“宁远大捷”,袁崇焕被提升为右副都御使,巡抚辽东。努尔哈赤在回师途中叹道:“汗自25岁领兵打仗以来,从未吃过败仗,惟宁远一战,惨败而归。”不久,努尔哈赤又伤又病,气怒而死。

他的儿子皇太极一心雪耻,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明军。后金军分兵三路南下,先把锦州城包围起来。袁崇焕料定皇太极的目标是宁远,决定自己留在宁远,派部将带领4000骑兵援救锦州。果然,援兵还没出发,皇太极已经分兵攻打宁远。袁崇焕亲自到城头上督率将士守城,用大炮猛轰后金军;城外的明军援军也和城里内外夹击,把后金军赶跑了。

皇太极又把人马撤到锦州,但是锦州的明军守得严严实实,加上天气转暖,后金军士气低落。皇太极只好退兵。袁崇焕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可是,魏忠贤阉党却把功劳记在自己名下,反而责怪袁崇焕没有亲自救锦州是失职。袁崇焕知道魏忠贤有心跟他为难,只好辞职。

1627年,昏庸的明亮宗死去,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就是明思宗,也叫崇祯帝(崇祯是年号)。崇祯帝早就了解魏忠贤作恶多端,民愤极大。所以,他一即位,就宣布了魏忠贤的罪状,把魏忠贤充军到风阳。魏忠贤自己知道活不成,走到半路上自杀了。

崇祯帝惩办了阉党,又给杨涟、左光斗等人平反了冤狱,很想振作一番。许多大臣请求把袁崇焕召回朝廷。崇祯帝接受了这个意见,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崇祯帝还亲自召见袁崇焕,问他有什么计划。袁崇焕说:“只要给我指挥权,朝廷各部一致配合,不出5年,可以恢复辽东。”崇祯帝听了十分兴奋,给袁崇焕一口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袁崇焕重新回到宁远,选拔将才,整顿队伍,军纪严明,士气振奋。东江总兵毛文龙作战不力,虚报军功,不服从袁祟焕的指挥。袁崇焕使用尚方剑,把毛文龙杀了。

皇太极打了败仗,当然不肯罢休,他知道宁远、锦州防守严密,决定改变进兵路线。他做好了一切准备,1629年十月,率领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

这一着可出乎袁崇焕的意料。袁崇焕赶快出兵,想在半路上把后金军拦住,已经来不及了。后金军乘虚而入,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焕得到情报,心急火燎带着明军赶了两天两夜,到了北京,没顾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别路明军,也陆续赶到,投入战斗。后金军突然进攻北京,引起了全城震动。崇祯帝更是急得心慌意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听说袁崇焕带兵赶到,心才定了一些。他亲自召见袁崇焕,慰劳了一番。但是一些魏忠贤的余党却散布谣言,说这次后金兵绕道进京,完全是袁崇焕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阴谋呢。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被金兵俘虏去的太监从金营逃了回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下密约,要出卖北京。这个消息简直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惊呆了。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又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一个人骑着马朝着明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对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赶快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了也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这个情报完全是假的。两个金兵的谈话是皇太极预先布置的。

崇祯帝命令袁崇焕马上进宫。袁崇焕接到命令,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匆忙进了宫。崇祯帝拉长了脸,责问说:“袁崇焕,你为什么要擅自杀死大将毛文龙?为什么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还迟迟不来?”袁崇焕不禁怔了一下,这些话都是从哪儿说起?他正想答辩,崇祯帝已经喝令锦衣卫把他捆绑了起来,押进大牢。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忠心为国,觉得事情蹊跷,劝崇祯帝说:“请陛下慎重考虑啊!”崇祯帝说:“什么慎重不慎重?慎重只会误事。”魏忠贤余党王承仁等借机报复,告袁崇焕“擅主议和”“专戳大帅”等罪状。多疑的崇祯皇帝就以谋叛之罪把袁崇焕打入监牢。

这一冤案轰动了整个朝廷,很多正直的大臣挺身而出为袁崇焕伸张正义,兵部佥事钱家修曾多次上书,为袁崇焕鸣不平。有个叫何之璧的率全家40余口人,宁愿替袁崇焕坐牢。关外将士百姓每天都有人到督府那里嚎哭。但这一切对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来说都无济于事,他决心处死袁崇焕。含冤入狱的袁崇焕心情悲愤,他在《在狱中》一诗中写道:“执法人难恕,招尤我自知。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将袁崇焕在北京被凌迟处死,时年46岁。

海军忠烈:邓世昌之死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他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是近代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批优秀海军军官。他“执事惟谨”“治事精勤”,刻苦钻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重实际操练,全面提高海军实战能力,将“致远”舰训练成了一艘战术精湛的主力战舰。邓世昌治军严明,率先垂范,深受官兵爱戴。在黄海海战中他所表现出的气壮山河、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受到中华民族的怀念和敬仰。

邓世昌

邓世昌办事勤勉,“西学湛深”,平素爱护士卒,生活俭朴,因而深得部下的爱戴。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那一年,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创,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创,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打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45岁。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消息传来后,全国上下一片悲愤。光绪帝被邓世昌的忠贞气节所感动,口谕“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还特为邓世昌写下祭文、碑文各一篇,将他与西汉李广、三国周瑜、唐代哥舒翰相提并论,高度评价了邓世昌的忠贞爱国之举。清廷对邓世昌破格抚恤,追赠太子少保,赐祭葬,入祀京师昭忠祠。后人在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修建了邓公祠,以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北洋海军将领。

抗战军魂:张自忠之死

张自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牺牲在战场上的中国最高级将领。他曾说:“我不管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总要拼命地干一场,做个榜样给人看,尽我所有的力量报效国家,活要活个样子,死也要死个样子!”最后他真正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其死气壮山河。

1940年5月,日军集结30万重兵由随县(今湖北随州)、钟祥、信阳向襄樊(今襄阳)进犯。张自忠亲率3个团由宜城北上,过汉水,至枣阳截击日军,奋战9昼夜,在追击中陷入日军重围。5月16日,退至宜城南瓜店。

日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越来越多,形势越来越紧。张自忠指挥残余部队进行反攻,并命仅有的骑兵向敌后抄袭,自己爬到一个小山头督战。此时敌人越来越近,并将炮架上山头,往这里射击。张自忠为减少伤亡,命令一班幕僚及随员都向各处散开,而自己却毫不顾忌,仍大喊着指挥还击。这时一发炮弹落在了不远处,他的左臂被弹片炸伤,血流如注。但他不肯包扎,只不时地用手按一按,以减少流血,仍是大声疾呼地督战。这时部队伤亡已经很重,战况十分惨烈。

部下都劝张自忠往东北的山脚下移一移,因为这时敌人的包围已渐成马蹄形,唯有东北的山脚下还比较安全。但他坚决不肯,他威严地说:“我奉命追截敌人,决不能自己退却!”随后,他命令左右的人全部散开,而他仍带着高级参谋张敬来回督战。张自忠的神威,助长了全线官兵的勇气,任凭敌人攻击得多么凶猛,始终没有人退下来。每个山头除非官兵伤亡尽了,否则敌人就无法占据。在短短的时间内,日军也付出了空前的代价。

这时,74师代师长马贯一电话告急,弹药殆尽。张自忠让参谋转告:“子弹打完了,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咬!”随后他又让随从副官给马贯一送去一亲笔便笺:“马贯一,你当兵就跟着我,我绝不会辜负你。现在到了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正是我们军人杀敌报国之时,这次对敌作战,你只管拼命打,打好了完全是你的功,打不好我完全负责!”

其实,张自忠不说这番话,马贯一也会如此去做,毕竟他跟随张自忠枪林弹雨中闯过了这么多年,太了解自己的长官了。张自忠不是靠只言片语的激壮言词服人,而完全是靠了战火练就的一个军人的尊严立于士兵们的心中。

张自忠

然而,说了此番话,张自忠好像才吐出一口积在心中多年的压抑。不管世人如何看我张自忠,我就是我,在真枪实弹面前,在生死关头,我张自忠没有半点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民族,对不起父老乡亲的地方!我对得起良心!我的将士们对得起良心!

此时,敌人不知怎的,知道了在这山中不多的中国人中有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于是集中朝这里涌来。已经负伤的张自忠操起一杆步枪,向敌人射去,一个鬼子应声而倒。但就在他再次瞄准的时候,却遭到鬼子的一阵扫射,他中弹了。他的参谋马寿堂赶忙扶住他。张自忠无力地扯开上衣:“快帮我堵上!”胸口喷出的血溅了马寿堂一身。

“你快走!去多杀几个鬼子……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都平安!”张自忠说完,苍白的脸上含着笑意就闭上了眼睛。马寿堂刚要抱起张自忠,“呀呀”的叫声逼近,鬼子已经到了眼前,端着刺刀就向马寿堂刺来,就在一刹那的工夫,马寿堂看到张自忠眼睛圆睁,便怒吼着跃身握住了刺来的长枪,一颗子弹射向张自忠的小腹,又一颗射入他的右腮……马寿堂也随之身子一震,昏死过去……

关于张自忠为国捐躯的瞬间,日本231部队战记有所记载:“第4分队的藤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地站起,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时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3米的距离时,藤冈竟被中国军人射来的眼光吓得愣住原地。这时第3中队长堂野拔枪击中了军官的头部。藤冈“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狠狠扎去”。两个日本军人发现这个人身上的“第一号伤员证章”,还有一支金笔,上面刻着“张自忠”三个字。两人大为震惊,不禁倒退几步,恭敬地敬了军礼。日本军医用酒精仔细清洗遗体,并包扎好伤口,郑重装殓,放进赶制的棺材里。此棺被葬于一处山坡上,并立了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33集团军自冯治安副总司令以下,在无尽的悲哀中举行了公祭仪式。然后张自忠的灵柩经宜昌而运往重庆。途经巴东、巫山、万县、忠县、涪陵时,各地群众都在江边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两岸供桌不绝,香烟袅袅。

到达重庆时,蒋介石一身戎装,率领重庆国民政府全体要员一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张自忠。朝天门码头上的蒋介石,凝视着缓缓而来的轮船,缓慢地抬起右手,向烈士忠魂致以庄严的军礼。灵柩下船时,蒋介石亲为执绋。国民政府为张自忠将军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先后举行了规模不同的追悼和公祭仪式。在延安的追悼大会上,朱德总司令和中共中央领导人均亲往参加,深切悼念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

冯玉祥真的是死于意外吗

1948年9月5日,苏联《红星报》最后一版不显眼处,刊登了一条塔斯社的快讯,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奥德萨9月4日电:八月初,‘胜利’号轮船从纽约启航,驶往奥德萨……因处置不慎,致使电影胶片着火,船在途中发生火灾。有人员伤亡,死者中有冯玉祥元帅和他的女儿。该船已被带至奥德萨。调查仍在进行中。”一代爱国名将冯玉祥将军就这样离奇死亡。最奇特的是“胜利”号再过一天就能抵达终点站奥德萨港了。“胜利”号失火的原因是什么?是人为?还是意外?它的失火与冯玉祥将军又有何关系?

“胜利”号是大型的客货两用船,专门往返于纽约与奥德萨之间。这艘客船虽然配备齐全,但是设施并不是特别好。轮船在发生火灾之后,经苏联调查结果显示是,是由于电影胶片处置不慎而导致失火,火势蔓延,最终导致整条船烧毁。

火灾发生后,冯玉祥将军身死“胜利”号的消息,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轰动,各家媒体纷纷报道,但苏联报纸却对这个“不幸事件”讳莫如深,只有一则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的简短报道。

其实,冯玉祥将军死于“胜利”号之上,并非偶然事件。冯玉祥11岁参军,一步一步晋升到总司令的高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后,冯玉祥因对国民党政府深深失望,远去美国。他在美国期间曾无数次地公开讲演,谴责美国政府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错误政策。1948年,冯玉祥将军登上“胜利”号毅然返国的原因,就是在于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回国参加即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因此他的死亡给社会各界带来了无尽的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胜利”号从纽约起程之前,纽约当局曾强迫对“胜利”号进行了消毒处理。也就是说“胜利”号上原有的200余位工作人员必须全部离船,在消毒的两天时间里,没有人知道“胜利”号发生了什么。

另外“胜利”号在返程途中还突然接到黑海航运局的指示,要求“胜利”号绕道转去埃及亚历山大港,接收从埃及遣返回国的亚美尼亚人,把他们送回格鲁吉亚海港巴统,然后再返回敖德萨。因为当时苏联因为战争造成了大量劳动力流失,需要急召侨居国外的人回国参加建设,流亡海外的亚美尼亚人也包括其中。“胜利”号执行了此项命令。“胜利”号在亚历山大港接收了3000多名亚美尼亚人返航,到达巴统之后返回敖德萨。路经黑海时就发生了严重火灾。所以调查人员人推测,有可能是破坏分子从亚历山大港混入其中,后来在船上蓄意引起火灾。而且在这批遣返人员上船后,人们在船上不同地方都发现了一种块状物体,像是某种矿石。这种矿石在燃烧时可以放出蓝色火焰,能达到很高的温度。但是调查机关并没有按人为破坏说继续追查下去。

冯玉祥

此次事件最为蹊跷的地方还在于:一是,“胜利”号着火之后不久,苏联政府突然下令停止了亚美尼亚人的返乡潮;二是,在“胜利”号实际发生火灾之前,美国的广播电台就提前播报了火灾的消息。

近年,冯玉祥将军的儿媳余华心女士撰写出版的《传奇将军冯玉祥》一书也对冯玉祥将军的死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冯玉祥将军的死是一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谋杀行动,特务事先在油漆轮船的时候,在油漆里混入了大量的烈性炸药,所以大火才能很快地燃烧起来。

在1948年秋前往苏联,这对冯玉祥来说绝非偶然。1948年7月,应中共中央邀请,他准备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如果不是在归国途中遭遇不幸,他也许会在新中国政府中担任要职。作为未来新中国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意外辞世给人们带来了不尽的猜测。

民族尊严的旗帜:杨靖宇将军之死

杨靖宇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东北领导抗日斗争。1933年建立以磐石县玻璃河套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多次率部取得重大胜利。他的威名令敌人闻风丧胆,以致孤身一人作战,牺牲多时,敌人仍不敢靠近。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决心和气概,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

1940年初,正是长白山区最冷的季节,气温下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东北抗日联军的战士们依然出没在林海雪原,与日寇的重兵周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他自带一部在抚松、蒙江、通化一带坚持。2月,由于叛徒的告密,他的行踪暴露,日本出动大批兵力,日夜搜索。经过一次次战斗,粮食和弹药断绝,他身边的战士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6个人了。大家又累又饿,只得靠在一起取暖。经过一番深思,杨靖宇决定6名战士分开行动。可是他们谁也不愿离开敬爱的首长。杨靖宇深情地对他们说:“多活一个人就多一份革命力量,死在一起又有什么意思呢?分开走,目标小,能够突围出去,将来还会见面的。”大家都不做声了。临别时,杨靖宇紧紧地握着战友的手叮嘱道:“为了革命,我们要坚持到底,就是死,也不能泄露党的机密,也不能向敌人屈服投降!”

杨靖宇

杨靖宇带着两名战士在森林里又转了两天,来到大东沟附近,被敌伪特务发现。在交战中,两名战士先后牺牲,敌人从战士身上搜出杨靖宇的印章,断定杨靖宇就在附近,立即将包围圈在这一带,并派出大批特务化装成进山打柴的农民搜寻杨靖宇。此刻,只剩下杨靖宇一个人孤军苦战了。几天来,他瘦弱得连树皮都啃不动了,只能从棉衣里拉出一丝丝棉花,和着一团团冰雪,塞进嘴里充饥。而且他正发着高烧,严重的关节炎还使他的双腿失去了知觉,但他无所畏惧,仍巧妙地同敌人周旋。

2月23日,杨靖宇孤身一人来到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结果被打扮成农民的特务发现。特务立即带着敌伪军将杨靖宇包围。杨靖宇倚着一棵百年古松,双手持枪,与敌激战,打死了好几个敌人。左手负伤,鲜血直流,他便顽强地用右手握枪射击,最后在敌人的密集射击下壮烈牺牲。

敌人用炮车将杨靖宇的尸体拉到县城,日本侵略军的中将三木终于看到了这个与他在东边道(今吉林东部及辽东地区)战斗了好几年的杨靖宇。他摘下军帽恭恭敬敬地给杨靖宇敬了个礼。然而这个残暴的日本军官实在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铮铮铁骨、耿耿丹心。他不明白是什么力量支配着他与严寒、饥饿搏斗,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于是他下令将杨靖宇的尸体解剖,要看看杨靖宇吃了什么药物,使他这么坚强,要看看他的身子是铁打的,还是钢铸的,特别要看看杨靖宇的胆有多大,敢这样和关东军顽抗到底。尸体解剖后,包括三木在内的敌人都惊呆了:他的胃里只有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一颗粮食都没有。他已经很多天没吃食物了,他完全是凭着意志力坚持与敌人顽强战斗的!

日寇最后残忍地将杨靖宇的头颅砍下,并拍了照,冲洗了几麻袋照片,撒向抗联战士活动的地区,妄图吓倒抗日军民。杨靖宇的遗体被掩埋在大雪之中。几天后,敌人突然为杨靖宇刻了一个假头,给他完尸下葬。原来,三木杀害杨靖宇后,夜夜梦见他的威武形象,醒来总是头痛难忍,因而就想了这么个办法作为解脱。

杨靖宇的头颅被敌人泡在药水罐里,存放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科,日本投降后,被长春医学院接管。中共党组织决定设法取回杨靖宇的头颅。长春的中共地下工作者派军医刘亚光打入国民党的一个卫生队。刘亚光借去医学院给国民党军官巡诊的机会潜入解剖室,找到了杨靖宇和另一位抗日联军将领陈翰章的头颅罐。他冒着生命危险,借运医疗器械之名将其偷运出来。1948年12月,杨靖宇头颅被护运至哈尔滨。经生前战友辨认,得到确认。

1957年9月,杨靖宇烈士陵园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1958年2月,黑龙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党政军民举行了隆重的将军头颅恭葬仪式。至此,杨靖宇的头颅和躯体合葬在了一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