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融

汉魏六朝诗文赋 作者:程怡


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二十八岁辟举司徒尉,转为北海相。曹操迎献帝都许昌,孔融被征为少府。孔融因政治见解为曹操所不容,且屡屡攻击曹操,终于被曹操所杀。

孔融的文章,华丽高妙,语言骈偶齐整,却自有一股疏荡不羁的气势,风格独特。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今存后人辑本一卷,称《孔少府集》,亦称《孔北海集》。

杂诗一首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入门望[620]爱子,妻妾向人悲。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621]。“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褰裳上墟丘[622],但见蒿与薇[623]。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孤魂游穷暮[624],飘飖安所依?人生图嗣息[625],尔死我念追。俛仰[626]内伤心,不觉泪沾衣。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627]

说明

这是孔融仅传的七首诗中的一首。杂诗二首第二。孔融痛悼幼子夭折的哀辞,令人不禁想到他的最后随他赴死的一对儿女。当时大的只有九岁,小的七岁,孔融对前来抓他的人说:“希望我的罪由我自己承当,让我的两个孩子活下来,行吗?”他的儿子缓缓地问父亲:“爸爸,你难道见过被人从树上掀翻在地的鸟巢里,还有完整的蛋吗?”今天读孔融“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这痛彻心肺的诗句,我们难道不能体会到,在乱世之中身为人臣同时又是慈父的孔融心中的莫大悲哀吗?

集评

(梁)刘勰云: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公幹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文心雕龙·风骨第六》

(宋)苏轼曰:伏见东汉孔融才疏意广,负气不屈,是以遭路粹之冤;西晋嵇康才多识寡,好善谙人,是以遇钟会之祸。当时为之扼腕,千古为之流涕。

——《东坡全集·东坡奏议》卷十三

(明)钟惺云:前作(指杂诗一)嘲骂圣贤不已,此作忽作昵昵闺房情词,俄而英雄,俄而儿女,满肚不平,正在于此。又云:文举胸中、眼中、口中不必有犯于世,如此人,世自不容耳。

——《古诗归》卷四

(明)陆时雍曰:孔融,鲁国一男子。读《临终诗》,其意气恹恹欲尽。

——《诗镜总论》

(清)陈祚明曰:“远送新行客”篇,至性。极悲。

——《采菽堂古诗选》卷四

(清)张玉榖曰:“远送新行客”篇,此悼子之诗也。首八,叙明远出来归,即点望子,反领擒题。随借妻妾之悲,为己悲先作一引。接叙其语,醒出已没。日潜光辉,突入一比,指其孤坟,而诉其常念,正为下半伤悼发端。“搴裳”四句,顶孤坟来,伤其骨肉之已寒也。“生时”四句,顶“来迟”来,伤其魂魄之无依也。以上两层,俱就子边说。“人生”四句,方就己边,正写丧子之悲。末二略作开势,仍复兜回,伤子自伤,无不包括,收得曲折简劲。

——《古诗赏析》卷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