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皖南乡村之子——吴组缃生平事略

乡土皖南的书写者:吴组缃创作论 作者:黄书泉 著


第一章 皖南乡村之子——吴组缃生平事略

一 茂林山水育英才

吴组缃于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安徽泾县茂林镇。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青山环绕,绿水逶迤,风光旖旎。东溪、古溪两水相抱之处有一镇,因泾县西南境内一片茂密的森林而成名,世称“茂林”。明嘉靖(1522-1566)间里人吴子孝作《茂林八景诗》,将《茂林乔木》列为八景之首,用“乔木千樟接大荒,饱含元气四时芳”的诗句描写了当时的景象。

传说茂林曾为古代“山越”所居,后因战乱而绝迹。茂林镇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宋代起,便一直与“茂林吴”联系在一起。茂林吴姓人聚族而居的一个巨大的村落在茂林吴村。茂林吴氏初称“泾川吴氏”,是黄帝至周族部落领袖古公覃父的姬姓的一脉,传至18世是吴王寿梦。传说北宋熙宁间,家住东庄湾(今乔吴)的吴安国娶了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便搬到宋家坦与宋氏“联居”,熙宁乙卯年(1075)建成一座住屋,名“延陵新宅”,并在屋后栽下了三棵紫荆树。后来,这三棵紫荆树竟然活了900年左右,成了吴氏宗族繁荣昌盛的象征。明代晚期,延陵新宅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于是吴氏宗族就在紫荆树边建造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吴氏大宗祠。明代吴氏族人吴仲文有诗道:“希贤来往汇山下,安国移居植紫荆,后于荣四恢宏业,宋家坦改茂林村。”诗中的“汇山”是魁峰的旧名,汇山下即今乔吴村。

往事越千年,沧桑已巨变。抗日风云激荡的1938年5月,新四军在革命老区茂林建立了“茂林工作队”,成立的“中共茂林区委”活跃在茂林全境。1941年,发生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第一枪就在属茂林永定乡的丕岭打响,事变以“皖南”而命名,因发生在茂林,这个地方开始被世人知晓。

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前有人说,走进茂林村能听到“三声”:一是婴儿的啼哭声;二是学童的读书声;三是纺织机杼声。这三声是茂林人丁兴旺、求学上进、辛勤劳动的标志。地处徽州地区的茂林历来重视教育,基础教育普遍率颇高。有官办的“社学”,大小公堂办的“义学”,以及私人办的“私塾”。各类学校都邀请饱学之士执教,学童们完成启蒙教育之后升入“经学”,攻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学而优者经过考试成为“县学”、“府学”的生员,再去攀登“乡试”、“会试”的阶梯。崇尚读书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后,大大促进了古代茂林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为茂林成为“商宦社会”打下了基础。清代的大学士、大书法家刘墉书赠族人曰:“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涯子孙耕。”此言很好地形容了当地的耕读文化。

“学而优则仕”,明清两朝,茂林不少的村民经商致富,出仕为官的人也不断增多。茂林共出进士19人、举人119人,到了清朝中期形成了占地三四平方公里的大村落,富商的豪宅鳞次栉比,职官品第比比皆是,共有广厦数千间,有“江南第一村”的美誉。明代中叶起至清嘉庆时,茂林吴氏有很多人远贾他乡,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定居、繁衍后代,有的成为当地的望族。如无为吴氏,人才辈出,明末兵部侍郎吴光义曾访故里,自称侨居无为。旧时的人们常说“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其实,泾县在皖南山区的县城中并不算小,说它小,只是为了形容茂林村的大。明左都御史李帮华有诗为证:“延陵望族传江左,荆里名家落水西。”由此可见茂林当时的繁华。

地杰人灵的茂林走出了众多的时代俊才。清吏部尚书吴芳培曾获“写作俱佳、可云好学”的嘉奖;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兼漕运总督时,曾因在位期间十年无患,“清淮士民,称颂不衰”,而得道光帝御书六个“福”字赏赐。近代为爱国统一战线作出卓越贡献的吴茂荪、经济学家吴半农(吴组缃大哥)、曾任财政部长的吴波都是茂林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吴组缃与大画家吴作人、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并称为“茂林三吴”,更是代表了现代茂林达到的文化高度。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吴组缃这位“皖南乡村之子”丰富多彩的人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