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望风雨 作者:陈于湘 著


少年的我非常顽皮。我经常与佃户家的子女一起去河边摸螺抓虾,去稻田里捉泥鳅,到山崖边采杜鹃花。

放眼四望,到处是阳光映照下淡黄色的水潭和青绿的山岩。小溪里,受惊扰的鱼虾在我们身边的水面上玩起花样游泳,水面荡起涟漪;蝌蚪们结成庞大的编队,在清冽的溪水中缓慢地集体长跑;小螃蟹爬行到岸上,伸胳膊撂腿做体操,感受春天的气息。

那个时候水里的动物真是丰富,只要想抓,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听人说,灾年没有粮食吃,只能到河里摸点小鱼小虾小螃蟹什么的,回来用盐水浸泡在坛子里,就可充饥。这在今天听起来简直就是笑话,但那个时候,却是现实。

时至今日,能钓到鱼虾的河越来越少了,在城市近郊挖个水塘,放些鱼,居然能作为旅游景点。有人花钱来钓鱼,据说手气好的话,半天能钓百十斤,因为鱼放得太多,拿鱼竿就能打到。拿回去一煮,吃起来味道不对劲,因为是用饲料喂的,有时甚至还能闻到淡淡的柴油味儿。

但在过去,天是那样蓝,水是那样清,物产是那样丰富,至今回忆起来,仍有一种沦肌浃髓的愉悦体验。这一切,已经很遥远了。尘世扰攘,桃源山水,安可复得?于是又有一丝丝无可名状的郁悒。

1990年冬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说作家三毛到苏州后,被苏州的景色感动得哭了,对于看惯撒哈拉沙漠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在强烈的视觉对比冲击下产生的感情倾泻,而对于曾经沧海如今却只能面对巫山不在的人来说,看着如今的人造景观,感触更多的是心灵的震颤和良知的复苏。

这才多少年的光景啊!

人们常用沧海桑田形容变化巨大,依我看,这种陆变海、海变陆的此消彼长,毕竟还是地壳顺其自然的运动,还不算大;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珍爱自然,最终只能是人类自讨苦吃,自取其辱。

上邪,如果不能把地球当作母亲,我们也要把她当作我们心骛神往、长相厮守的恋人、情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