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刘备为啥会“髀肉复生”

医说《三国演义》 作者:严忠浩,张界红


3 刘备为啥会“髀肉复生”

成语“髀肉复生”是感叹自己久处安逸的环境,壮志渐渐消失,不能有所作为的意思。其出自《三国演义》“蔡夫人隔屏听密语”一回中的故事。刘备投靠荆州刘表,驻守新野县。一日刘表请刘备到荆州相见,两人在后堂饮宴,宴中刘备起身到后面上厕所去,因看见自己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泪下。髀即股腿相接处的外侧。由于久不骑马奔驰,习惯于安逸,腿根侧部长了肥肉,称“髀肉复生”。

锻炼与肌肉

同样体重的人,有的强健有力,肌肉发达;有的大腹便便,肥胖臃肿。这是由于他们身上的肌肉和脂肪多少不一的缘故。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的人,肌肉粗壮有力;而运动过少的人,就会体内脂肪积聚。很多运动员都有这样的体会,比赛季节结束后,一旦停止苦练,而食量仍保持不变,他们的体重可能会增加。然后,他们身上的肌肉萎缩,脂肪却增多,人显得胖了。因此,“髀肉复生”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缺乏肌肉锻炼。

为什么锻炼能使肌肉发达呢?

这要从肌肉的血液供应及肌肉在运动时的变化谈起。人体安静时,参与周身循环的血液,占全身血液量的55%~75%,其余的贮存在肝脏、脾脏等器官里。肌肉每平方毫米的横断面上有毛细血管4000多条,平时这些毛细血管大多数是关闭着的,流经的血液很少。用显微镜观察处于休息状态的肌肉,会发现每平方厘米只有30~85根毛细血管有血液流过,其余的毛细血管都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当肌肉剧烈活动时,可有2000~3000根毛细血管开放,比休息状态增加近百倍。说明运动会使肌肉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可以得到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经常锻炼的肌肉,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肌纤维变得粗壮,肌肉里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多,使肌肉体积增大,重量也增加。一般人肌肉占体重的40%左右,而经过系统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45%~50%。通过锻炼不但能使肌肉粗壮有力,收缩得更快速、更持久,而且锻炼能使人体的呼吸、心脏、神经等的功能都有增强作用,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劳动不能代替锻炼

有人认为,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体力劳动通常只是一部分肌肉的活动,而体育锻炼则是全面的肌肉运动。比如做广播操,可以使全身各部分的肌肉、关节都得到适当运动,并且对劳动前的准备状态和劳动中局部肌肉疲劳的消除也有好处。因此,经常参加体力劳动的人,还是需要进行体育锻炼的。跑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运动,都是不受条件的限制、人人可为的体育运动。

在一个世纪以前,几乎全部工作的90%是靠肌肉劳动来完成的,而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各种交通工具代替了步行,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了体力劳动,人体肌肉的紧张活动越来越少。一个人的肌肉如果长期不活动,四肢不勤,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就会使身体发生“髀肉复生”,气血运行不活,出现精神不振、呼吸变浅、心跳无力、食欲不佳等一系列变化。尤其是以前锻炼和活动较多的人,一下子停顿下来,就会显得更明显。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血”的道理就在于此。

缺乏肌肉锻炼和运动是21世纪危及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是当代“文明病”。这种病的主要预防方法不是药物,而是体育运动。现代日本提倡“安步当车”,每天走10000步。我们建议:每天步行6000步以上。上下班单程在40分钟内的人尽量走路或骑自行车。走路速度为每分钟100~120步,每小时7000步左右。每天做两遍广播体操或练15分钟太极拳、练功十八法等。这些都可以起到防病强身和抗衰老的积极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