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 从“人年五十,不称夭寿”说寿限

医说《三国演义》 作者:严忠浩,张界红


4 从“人年五十,不称夭寿”说寿限

刘备为了给关羽、张飞报仇,不听诸葛亮劝阻,兴兵七十万讨伐孙权,结果被吴将陆逊营烧七百里,大败而回,退居白帝城永安宫,染病不起,渐渐沉重。刘备急请丞相诸葛亮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并付之遗诏。刘备于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驾崩,寿六十三岁。诸葛亮率众官奉梓宫(尸柩)还成都,举行哀礼,开读遗诏。刘备在遗诏中说:“……联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从“人年五十,不称夭寿”可知,东汉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可能在五十岁以下。书中“碧眼儿坐镇领江东”一回,汉使刘琬入吴,见孙权兄弟众人后,说:“孙权形貌奇伟,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人不及。”孙权寿命为七十一岁,在当时已算“高寿”了。

以下三国人物(非战死)寿命,可供大家一阅。

70岁以上:张昭(81岁)、程昱(79岁)、贾诩(76岁)、王朗(76岁)、黄忠(75岁)、廖化(74岁)、司马懿(73岁)、孙权(71岁)。

61~70岁:诸葛瑾(68岁)、刘表(67岁)、曹操(66岁)、刘禅(65岁)、陆逊(64岁)、曹洪(64岁)、刘备(63岁)、陈琳(62岁)。

51~60岁:荀攸(57岁)、司马昭(55岁)、诸葛亮(54岁)、张辽(54岁)、阮籍(54岁)、曹仁(53岁)。

41~50岁:荀彧(50岁)、陆抗(48岁)、司马朗(47岁)、马超(47岁)、司马师(47岁)、鲁肃(46岁)、法正(46岁)、孙皓(42岁)、曹植(41岁)、曹纯(41岁)、王粲(41岁)、吕蒙(41岁)。

30~40岁:曹丕(40岁)、郭嘉(38岁)、孙峻(38岁)、周瑜(36岁)、李典(36岁)、曹睿(36岁)、孙登(33岁)、陆绩(33岁)、孙休(30岁)、孙和(30岁)。

从《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我国自东汉末年到晋朝的100多年中,连年战争、饥荒、疾病,成千上万的百姓饿死、病死、战死或被杀死,这可能就是造成当时“人年五十,不称夭寿”的原因吧!

历史上人的寿命

历史上,古代人的寿命确实远远不及现代人。据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化石分析,猿人的平均寿命在15岁以下。在公元前2000年,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为18岁;公元前50年,古罗马人平均为29岁。近现代的欧洲,14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平均寿命35岁;18世纪为36岁;19世纪为40岁;1920年为55岁;1935年为60岁;1979年为72岁。目前,欧洲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是82~83岁。

1975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男性为63.62岁,女性为66.31岁,平均为65岁。1978年,男性为66.95岁,女性为69.55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11年世界平均寿命为70岁。日本、瑞士、圣马力诺平均寿命最高,为83岁。其次,澳大利亚、冰岛、芬兰、以色列、新加坡,为82岁。非洲布隆迪、喀麦隆、中非,为50岁。2011年,我国人均寿命为76岁。2011年,上海人平均寿命占全国领先地位,女性为83.29岁,男性为78.87岁,平均为81.08岁。也就是说,上海市的平均年龄已和《三国演义》中最“高寿”者张昭相同。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是“人年五十,不称夭寿”。20世纪50年代,我国还有“六十花甲是大庆,七十人生古来稀”的说法,而80年代的人们说:“人寿八十不稀奇,百岁老人才大喜。”

现代人长寿的原因

现代人比古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也逐渐延长。经济水平和疾病、营养、死亡有密切的关系。1975年,世界平均寿命为59岁,但非洲贫困国家只有49岁,而工业发达国家平均寿命却在72岁以上。35年后,世界平均寿命70岁,提高了11岁,欧洲发达国家为82岁,增加10岁;而非洲贫困国家为50岁,只增加了1岁。可见差距之大。

(2)现代婴儿死亡率大幅降低。婴儿死亡率与人口平均寿命密切相关。贫穷国家的婴儿死亡率高,因而平均寿命较短。

(3)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延长人类寿命也起到很大作用。如牛痘疫苗的发明,就使人的寿命平均提高20岁,而青霉素的发现又使人类寿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19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急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类寿命大幅度地提高了。

寿命期限有规律

人类的寿命正在逐渐延长,当然这种延长是有限度的。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寿限,祖国医学称之为“天年”。2000多年前,《素问·上右天真论》中提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论衡·气寿篇》中说:“若夫强弱夭寿,以百为数,不至老者,气自不足也……人年以百为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人的自然寿命可达到百岁,这是完全符合今天的科学理论的。

根据科学家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各种动物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寿命期限规律。例如,狗的生长期2年,寿命为10~15岁;象的生长期25年,寿命为125~175岁。因此,外国学者蒲丰提出寿命系数学说,寿命系数为5~7。人的生长期20~25年,那么人的寿命A  100~175岁。

有的科学家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等于性成熟期乘以8~10,那么人的性成熟期约14年,人的寿命应在112~140岁。

美国科学家海弗里根据实验研究发现,各种动物胚胎细胞成长的分裂次数和寿命是有规律的,分裂到一定的次数就会出现衰老和死亡。例如,鸡肺的成纤维细胞分裂为13~35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1~2年,寿命为30岁左右;小鼠肺的成纤维细胞分裂次数是14~18次,分裂周期是3个月,寿命为3岁。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的分裂次数为40~60次,平均每次的分裂周期为2~4年,人寿至少可达120岁。

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只达到70岁左右,距人类真正”寿终正寝”的天年,还相差甚远,这就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目标。

现在,我国一般地区百岁老人在10万人口中大致为0.3~3人。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百岁以上老人10万人口中有18人。截至2013年6月30日,我国有百岁老人54166人,其中男性11307人,占20.87%;女性42859人,占79.13%。其中,最长寿的是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的新疆维吉尔族女寿星阿丽米罕·色依提,127岁。

阿塞拜疆百岁老人在10万人中就有63人,埃及为27人,希腊为21人,阿根廷为5人,美国为3人,西欧和日本都在1人以下。现代寿命的最高纪录是英国人卡恩,死时据说高龄207岁。

“人年五十,不称夭寿”的时代已远去了,人们正在向延年益寿的更高目标努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