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乡愁:中国人的故乡是母亲,西方人的故乡是恋人

对比中外的“故乡”,我们还会发现,在中国作者的笔下,故乡常常是以“母亲”姿态出现,之于西方作者,又多是较为“平等”的“恋人”形象出现。

2017-02-06

澎湃新闻

学生还愿意捧起《红楼梦》吗

高考新变化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发现语文高考将更看重对文学名著内容的阅读理解,希望语文课能更好地敦促学生接触经典著作,通过润物无声的文学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2017-02-05

人民网

2016年中国网文新趋向:“二次元”展开“新纪元”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网络文学全世界“风景独好”的文化奇观背后,是中国在印刷文明时代类型文学生产机制的缺失和网络时代影视、ACG文化生产机制的落后。

2017-01-28

澎湃新闻

冷观自媒体出书热:“鸡汤”喝多影响消化吸收经典

如今,出版社以其拥有的出版资源,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出版此类内容,带来的恐怕会是图书出版品质的下降,进而诱导更多读者的阅读品质随之亦走“下坡路”。

2017-01-21

检察日报

庄子的表达焦虑

如何有效地传达思想,何种言说方式有利于接受,就成为庄子从事表达之前必须自觉思考,或者在表达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的先在问题。

2017-01-21

光明日报

短篇和长篇小说所需的,是截然不同的创作才能

在今天理解短篇小说,并不取决于小说里故事的完成度。比如仅凭两部短篇小说集就跻身一流短篇小说家之列的女作家克莱尔吉根。一个短篇小说里面故事可以不完整,只要表达的东西完整的…

2017-01-19

澎湃新闻

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

汉字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几千年的发展中,汉字陆续远播于周边国家,对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文字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覆盖东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汉字…

2017-01-19

光明日报

百年老号一得阁:从臭墨危局到墨香再起

“墨汁制从一得阁,书林谁不颂先河”,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这两句诗是对北京老字号“一得阁”的精准评价。“一得阁”的古法制墨技术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01-14

北京青年报

言文分离与现代民族国家:白话文的历史误会及其意义

从帝国书写传统内部发展而来的白话文,现在以国语的名义,加入了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意味着白话文的书写形式已经成为维系这个新兴民族国家的纽带,也是确保其内部跨地域…

2017-01-10

活字文化

诗书画的相互影响与互相成就

考察贾平凹小说观念的变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中华美学精神或者说是中国古典文脉,愈来愈成为他表达当代生活的重要思想及美学资源。

2017-01-10

光明网

日式推理是中产阶级的阅读品味?

与其说日本推理小说是中产阶级的阅读品味,不如说它的气质是城市的。它混杂着城市中所有阶级、所有生灵的气息和味道,并且浮现着日本的文化潜意识。

2017-01-02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那些让人无言以对的奇葩书名

这本新书一反帅哥美女的经典套路,大夺眼球,把“丑”加工成了自我慰藉,我丑,我也可以自豪。但是,谁又愿意被喜欢的人说丑呢,面对这样的题目只能说“我丑成这样,真对不起您啊!…

2017-01-02

澎湃新闻

2016汉字文化圈年度汉字评选纵览:汉字的年度盛宴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而年度汉字等评选活动及由此所反映出的社会脉动,正是汉字文化属性的突出表现。

2016-12-29

光明网

北宋词与南宋词: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李商隐这两句诗,说是看花,其实是写他的艳遇,而我的艳遇则是宋词。少年时代,读宋词是误入藕花深处,有遇仙之感。

2016-12-26

文学报

21世纪中国文坛为何少“传世之作”

文学创作与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固有法度,决定了衡量文学经典的标准很难统一和固化,但至少有一点不容否定:只有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时间检验的优秀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

2016-12-22

解放日报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