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财政税收古今中外话财政

古今中外话财政

古今中外话财政

定 价:¥33.00

作 者: 翁礼华著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财政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5828995 出版时间: 2002-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555 字数:  

内容简介

  财政是公共权力的产物。氏族社会没有设立公共权力,因此也不存在财政。财政是国家产生和公共权力设立以后才有的。恩格斯说:“这个公共权力,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构成这个权力的不仅有武装队伍,而且还有实体的附属物,如监狱以及其他种种强迫机关……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捐税是以前氏族社会完全没有的。他强调:“官吏既然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征税权,他们就作为社会机关而凌驾于社会之上。”一切政务离不开经费,财政是政府运作的前提条件。因此,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从财政的职能观点来说,财政工作是分配;从分配的形式来看,中国古代战国以前是摇役,战国以后主要是实物,现代主要是货币;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所以说,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在这里,财政本质仅仅回答了“什么是财政”的问题,它并没有回答一定历史条件下财政的类型。财政类型是特定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模式,它与财政本质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作者简介

  浙江临海人,1945年生,1962年进杭州大学化学系(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学习,1967年毕业.曾任技术员,工程师,厂长,研究所所长,浙江奉化县、鄞县县长,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

图书目录

财税与官吏(代序)
财政鼎革溯源
今人未可非商鞅
王安石及其“熙宁新政”
明代张居正改革之反思
智利阿根廷财税考察
西欧税政考察散记
美洲四国财税考察散记
水的寻求——埃及、土耳其访问散记
四两拨千斤 推进城市化
进步的阶梯——关于开放、竞争与地方财源建设的思考
千年之交的财税改革
历史不能假设——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回顾
消逝的烽烟
编后
把财政文化放归社会系统中来认识——翁礼华的财政学术思想评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