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教育学理论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中华基金课题

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中华基金课题

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中华基金课题

定 价:¥25.00

作 者: 顾明远主编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3048274 出版时间: 1998-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447页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以前,比较教育研究重视因素分析法和历史法的运用。因素分析法的先驱英国的萨德勒认为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为了真正了解外国教育,必须考察该国教育制度的社会背景。汉斯则对影响教育的诸多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把它分为三类:自然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宗教因素(罗马天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和世俗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康德尔继承了萨德勒的观点,认为要了解和评价各国的教育制度,需要对影响教育制度性质和发展的历史传统、国民态度、政治和经济诸因素进行分析。他强调运用历史法,并认为比较教育是教育史的延续。6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研究逐渐重视起实证研究,但是实证研究也离不开因素分析。因为任何教育制度和事实都与教育系统外部的因素有关。将外部因素作横向的分析,就是通常说的因素分析法,将外部因素作纵向的分析,则就是历史法。因此因素分析法和历史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运用因素分析法和历史法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例如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实证法等等。影响教育制度和事实的因素很多。汉斯将它们分为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因素分析法和比较历史法,并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研究对象国主要是中国、日本、美国及欧洲诸国。研究结构是先分析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的关系,再在观念形态上作专题比较。

作者简介

暂缺《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中华基金课题》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统及其演进特质
第二节 教育传统的形成及其特质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第二章 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儒家传统文化与教育传统的结构
第二节 儒家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儒家文化传统中的教育表征
第四节 传统的变革历程
第五节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教育
第三章 日本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日本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质
第二节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萌动
第三节 日本教育的双重性格
第四章 美国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美国文化传统
第二节 美国教育传统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美国文化传统的变革对教育的挑战
第五章 英国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英吉利民族的变革观
第二节 英国教育传统与现代化
第三节 对英国教育现代化的反思
第六章 德国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德国的文化渊源、文化思潮与教育
第二节 德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科学化”进程的影响
第三节 德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的影响
第七章 俄罗斯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俄罗斯文化传统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俄国近代教育发展的特征
第三节 苏联现代教育的传承与特点
第四节 90年代俄罗斯教育改革的走向与特点
第八章 中西人文主义差异对教育观的影响
第一节 中西人文主义精神之差异
第二节 中西人文主义差异对教育观的影响
第九章 中日人才观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统与人才观的现代化
第二节 儒家传统与中日君子型人才观
第三节 中日君子型人才观变革异同比较
第四节 选择与代价
第十章 文化差异对师生观的影响--中美师生观的比较
第一节 师生观的概念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西方对教师角色认识的争论
第三节 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
第四节 中美师生观的比较
第十一章 西方现代知识观的发展与对垒
第一节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知识观在英国的对抗
……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