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植物保护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定 价:¥5.20

作 者: 吕金殿编著
出版社: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农业技术教育丛书
标 签: 棉花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1972102 出版时间: 199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9cm 页数: 117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我国种植棉花历史悠久,是世界上的植棉大国,常年种植面积在530万公顷(8000万亩)左右。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它既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又是轻工业、食品、化学、医学和国防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也是我国农村调整作物布局,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资源. 我国早在1931年在华北地区就发现了棉花枯萎病,1935年由于引进美棉而又传入了棉花黄萎病。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棉区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改变,以及病菌致病类型的变化,两种病害一直呈蔓延扩大的趋势。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两种病害在全国发生的面积已达272.67万公顷(4090万亩),约占全国棉田总面积的50%,造成年均损失皮棉约1亿千克(200万担)。棉花枯、黄萎病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国家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研究工作极为重视,1972年成立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以后又列入国家重点协作攻关计划项目。全国从事棉病防治研究的科技人员通力协作,付出毕生心血和无穷智慧,取得了世人注目的丰硕成果,成功的控制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特别是抗病品种的培育、病菌致病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等研究,均跨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科技工作者的功绩永载史册。为总结和反映我国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研究的成就和经验,以推动我国棉病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者编著了这本小册子。 本书以我国科研和防治工作为主,国外有关资料作为借鉴。全书共分7章,重点论述棉花枯、黄萎病菌致病机理、抗病育种成就和综合防治技术。可供科研、教学和从事棉病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引用章元寿教授的研究成果及甘莉、杨家荣、赵小明等同志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资料,?此致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缺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作者简介

暂缺《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发生与危害
 一、发生与分布
 二、危害与损失
 三、症状特点
第二章 病原与寄主
 一、形态
 二、枯萎病菌生理型和异核现象
 三、黄萎病菌“种”及“生理型”
 四、黄萎病菌营养亲和群
 五、黄萎病菌酯酶同工酶
 六、病菌寄主植物
第三章 传播与发病
 一、病菌传播途径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三、病菌在土壤中的消长
第四章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机制
 一、研究进展
 二、毒素的致病性
 三、毒素化学与活性测定
 四、毒素作用机制
 五、毒素的应用
第五章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机制
 一、堵塞机制
 二、毒素机制
 三、毒素研究展望
第六章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
 一、品种抗病性及推广应用
 二、品种抗病性的遗传与机理
 三、抗病资源与抗性鉴定
 四、21世纪的抗病育种
第七章 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切实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保?无病区
 二、重视农业防治,防病夺高产
 三、合理使用农药,提高化防水平
 四、开发生物资源,提高生防水平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