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公路运输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隧道及地下工程分册)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隧道及地下工程分册)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隧道及地下工程分册)

定 价:¥23.00

作 者: 张庆贺,朱合华编著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丛编项: 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南丛书
标 签: 土木工程 隧道工程

ISBN: 9787508400389 出版时间: 199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6cm 页数: 215页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本书系《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南丛书》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隧道及地下工程分册》,是专门为土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毕业设计而编写的,同时也兼顾了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本书共6章。第一章介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历史、现状、方针政策及前景;第三章重点叙述了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了常见地下工程各种施工工艺的适用范围、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第四章扼要介绍了毕业设计的内容、步骤和要求;第五章列举了房屋建筑地下室、山岭公路隧道、地下铁道车站和区间圆形隧道设计实例,并分别加以点评;第六章介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组织程序等。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土木、水利、交通类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含大专生及“五大”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和科学研究的工程师学习参考。片断:第一章概论第一节选题的原则和方法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学生大都已掌握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许多理论知识。但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却往往知之甚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既是所学理论知识巩固深化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和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以及使用技术资料的技巧、完成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使学生从中受到工程师所必需的综合训练,并相应地提高各种能力,如调查研究、理论分析、设计计算、绘图、试验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组织、撰写论文和说明书等等,培养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精神。经过严格的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较快地适应工作。为了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除了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外,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结合工程建设的实践选题,应结合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课题选题。所选课题要有代表性、科学性,深浅适度,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这些课题要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的要求,依据土木工程界对人才的需求,着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宽广基础知识的工程专业人才。应改变以往本科教育面比较狭窄,只注重单一专业人才培养的状况。使得培养对象能面向未来的人才市场的需要,面对整个国际市场的挑战。一、实践性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应结合工程设计、施工及科学研究、科学试验的实践选题,尽可能做到真题真做。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应尽可能结合城市地铁与轻轨、越江隧道和山岭隧道、地下商业街、地下车库等大型城市的市政重点工程选题。如果没有这一类对口的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也可结合其他土木工程建筑进行选题,如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大型沉井工程、框架结构的厂房和其他公共建筑工程。选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真实、有工程背景,不是空对空纸上谈兵。只有结合生产任务的真实课题,老师和学生才充分重视,学生才可能接触到工程实践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因素,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有用的东西。1990年作者同地下建筑教研室其他两位老师带10名学生结合上海溶剂厂五层框架结构厂房设计进行毕业设计。学生从现场收集工艺生产流程、地质资料、购买建筑门窗和构件图集开始,到进行扩初设计、结构计算、施工图绘制和概预算的编制,经历了一个多层框架结构厂房设计的全过程。按照分工,每个学生完成了2张建筑图和3张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和绘制。由其他同学分别完成楼梯、框架、梁板和基础的计算和分析,并汇总为统一的计算书。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一座8000m2的多层厂房设计全部完成。现该工程已建成投产多年,得到甲方好评。因为属于生产任务,老师对学生的设计图纸要求严格,有的图纸经过几次返工才达到要求。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主动查找资料,互相帮助,因而收获也较大。这一期毕业的两个学生分配到浙江省建筑设计院,他们都很快适应了工作,并已成为业务骨干。他们在来信中谈到,毕业设计期间3个月学到的东西比过去一年中学到的还要多。近年来我们结合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车站隧道、黄浦江越江隧道、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和二期隧道及顶管工程、虹桥上海城、外滩金光大厦、上海亚斯电气厂厂房等工程的设计、监测、监理、咨询,人防工程平战功能转换技术的研究、长江江阴大桥桥墩锚碇试验、长江三峡库区边坡稳定分析及上海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等重点课题的科学研究和试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学生在这些大型的工程设计和科研项目中得到了锻炼,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二、针对性毕业设计的选题还要具有针对性,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培养目标进行选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培养出适合于土木工程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新的教学计划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做了大量调整,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才市场随国家的形势变化,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有不同的需求。所谓针对性,就是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土建人才的需求,及时输送面向现代化、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毕业设计应尽量因人而异,结合毕业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针对新的工作岗位上将要用到的知识内容,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993年上半年,有名湖南籍学生已明确分配回省人防科技处工作。结合他将来的工作,学校安排他参加国家人防委下达的人防工程口部平战功能转换的课题研究工作。他学习积极性高,积极查询资料,提出各种人防工程口部设计方案,提出了结构简化计算的方法。虽然在大学前3年基础课学习阶段,他学习成绩一般,但毕业设计的答辩被公认为优秀。现在他已是该省人防科研所技术骨干和优秀项目经理。1996年地下建筑专业一上海籍同学,已联系到某房地产公司进行施工管理。为此学校对他的毕业设计也做了调整,改为上海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监理,要求他进行施工管理网络、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监理大纲及质量、进度和费用控制方案的设计。该同学深入工地现场,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有了充分了解,毕业后在房地产公司很快得到重用。本书前言前言本书是高等学校土木、水利、交通类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指南教科书。它既可作为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和科学研究的工程师的工具书,也可用作岩土工程、工民建、铁道工程、水工、港工、道桥等专业方向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本书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并回顾了大学生已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原理。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历史、现状、方针政策和前景。第三章重点叙述了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各种地下工程的建筑设计原理、荷载计算、结构选型、结构内力分析等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介绍了常见地下工程各种施工工艺的使用范围、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第四章扼要介绍了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内容、步骤和要求。第五章列举了房屋建筑地下室、山岭公路隧道、地下铁道车站和区间圆形隧道设计实例,并分别加以点评。第六章介绍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织程序。最后辑录了设计施工常用到的数据、规范、法规、手册和参考书目。本书由张庆贺、朱合华教授主编。第一章由朱合华教授、夏才初副教授和张庆贺教授编写;第二、三、四章由张庆贺教授编写;第五章由陆浩亮副教授、周生华讲师、张子新副研究员和张庆贺教授编写;第六章由黄宏伟副教授编写;附录由曾小清讲师、张庆贺教授编写。此外,王幸、丁文其、王旋、周希圣讲师等也为本书编写了部分章节。上海市隧道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曹文宏等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有关的设计资料;作者的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教授为本书写了序;研究生黄少云、朱忠隆、吴立鹏、朱小龙为本书的打印编排和校对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对他们为本书的编写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书编写中,作者虽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系统性、准确性、科学性兼顾,但因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作者1999年2月

作者简介

暂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隧道及地下工程分册)》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序
   前 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选题的原则和方法
    一 实践性
    二 针对性
    三 科学性
    四 计算机和外语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毕业论文和科研入门
    一 毕业论文
    二 毕业论文工作的一般过程
    三 本专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四 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三节 基本知识
    一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二 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
    三 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
    第四节 基本设计原理
    一 地下建筑规划设计
    二 地下工程建筑设计
    三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
    四 地下建筑安装设计
    五 地下工程灾害防护设计
    六 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 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第一节 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现状
    一 地下工程发展概述
    二 地下工程新技术
    第二节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方针与政策
    一 地下空间开发立法的必要性
    二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第三节 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前景
    一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 发展战略和远景规划
   第三章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
    第一节 地下铁道工程设计
    一 地铁车站建筑和结构设计
    二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
    第二节 山岭隧道和其他地下工程设计
    一 公路隧道的规划和结构设计
    二 房屋建筑地下室设计
    三 挡土结构设计
    四 民防工程建筑和结构设计
    五 地下商业街规划和结构设计
    六 地下车库和其他库房设计
    七 地下厂房和泵房设计
    第三节 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设计
    一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
    二 矿山法及浅埋暗挖法施工
    三 掘进机 盾构、顶管及微型隧道机械化施工
    四 沉管 沉并和沉箱施工
    五 明挖法施工
    六 逆作法施工
    七 冻结、注浆、降水等辅助工法
   第四章 毕业设计的实施
    第一节 设计的准备
    一 基本建设程序
    二 项目建议书
    三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 设计所需资料
    五 设计工作原则
    六 设计合同及设计收费
    七 工程师职业道德
    八 设计工作程序
    第二节 方案设计
    一 依据
    二 构思方案
    三 方案评审
    第三节 初步设计
    一 依据
    二 内容
    三 深度
    四 审批
    第四节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一 技术设计
    二 施工图设计
    第五节 结构设计要点
    一 初步设计阶段
    二 施工图阶段
   第五章 优秀毕业设计及点评
    第一节 地下室建筑及结构设计实例
    一 设计所需的原始资料
    二 建筑平面布置
    三 地下室结构方案
    四 桩基设计与计算
    五 底板的设计与计算
    六 地下室顶板的设计与计算
    七 墙体的设计与计算
    八 地下室的防水和抗浮
    第二节 地下铁道车站结构设计实例
    一 工程概况
    二 结构型式
    三 计算条件
    四 地下墙围护结构计算
    五 车站使用阶段横向框架结构计算
    六 抗浮验算
    七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地铁区间隧道设计实例
    一 设计范围及工程简介
    二 设计依据
    三 衬砌选型
    四 计算原则及采用规范
    五 计算断面的选择及计算
    六 接缝张开量计算
    七 千斤顶作用下局部承压计算
    八 抗震验算
    九 抗浮验算
    第四节 山岭隧道规划与设计实例
    一 设计依据
    二 隧道概况
    三 地形地貌
    四 工程地质
    五 水文地质
    六 建筑材料
    七 隧道设计
    八 隧道施工
    九 其他
    十 点评
   第六章 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
    第一节 答辩的方式
    第二节 答辩的要求
    第三节 答辩的过程
    第四节 评分
   附 录
    一 常用材料强度土和围岩分类表
    二 常用规范规程和法规
    三 常用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