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定 价:¥46.00

作 者: 沈祉杏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建筑学

ISBN: 9787302118459 出版时间: 2005-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字数:  

内容简介

  柏林可以说是欧洲惟一一座将20世纪沧桑全都收录的城市,世纪初的繁华、世纪中的战事以及政治上的冷漠,一一展现在她城市的肌理脉络中;作为统一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肩负着厘清德国过往与未来的重大使命,然而除却冰冷理性、代表着富强现代国家的分类指标,寻常的她散发出什么味道"透露出什么风华?她有一种难以言喻、在其他城市里感觉不到的独特调调,说不上是舒适悦人的,只能说她很有个性:就像德国电影《罗拉快跑》里的罗拉,染着怪异橘红色头发,长得不美不丑,也非有棱有角,身材虽高却不修长优雅,衣着既不时髦也不复古,个性叛逆孤僻,表情冷冷,但意志力坚强,总想一再改写历史。 本书以德文“Berlin”(柏林)、“Einheit”(统一)、“Raum”(空间)、“Leben”(生活)、“Interrnational”(国际)与“Nachdelenken”(省思)分章,这些德文所涵构的主题,与两德统一后的柏林都市、建筑发展有着深切的关系。在这些德文词义涵指的主题下,挑选出统一之后柏林的新建设案例。案例的挑选以下列标准为准则:1.所涉及的问题较具代表性;2.在建筑上达到较为优秀的成绩。 柏林城市,无论是政治、战略、经济或是人文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像这样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在近代以降的欧洲城市中尚未发生过,可以预期所面临的高度困难;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倾向政治人性化,加上德国民族性的天生谨慎,在面临都市重建问题时,必然采取非常慎重的处理方式,因此可以预期,无论手法高低与成就如何,这些都将提供都市计划与建筑界许多宝贵的经验。

作者简介

  沈祉杏,柏林艺术大学建筑硕士、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博士。曾于德国柏林Feddersen und v. Herder 建筑师事务所、德国柏林Widak建筑师事务所,以及台北科技大学与台南昆山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现于北京成立MO>AR>architecture research studio(摩阿建筑研究室),担任负责人。著有:《歌乐美──土耳其卡葩多其亚的庶民建筑》、《日治时期台湾住宅发展1895 - 1945》、《穿墙故事──柏林》。

图书目录

1 柏林城市印象拼图
 众生相——柏林人
 她的往昔——柏林黄金20年代
 静止的流动场所——柏林的车站
 逛大街何处去——柏林的广场
 欢乐与美丽的诉求——柏林的大型集会
 井井有条的自然——柏林的绿地与水
2 统一后的政治性建筑词汇
 民主与透明政治的象征——旧帝国议会大厦
 政治与戏剧——总理府
 无声的庄严——总统府
 迈向透明的“法西斯”——外交部
 专利事业的多元诉求——联邦印钞厂
 开放的中间路线——社会民主党党部中心
3 关于曾经消失与新兴的城市空间
 寻找失落的城市中(重)心——柏林宫殿广场
 保守与前卫的争执——巴黎广场
 不是广场的广场——亚历山大广场
 资本主义的快餐连锁店——波茨坦广场
 迷雾中都市计划——布来沙德广场
 柏林的巴黎梦——历史博物馆
4 纯属轻松的市民生活
 内院天地中的商机——市中心区的美术馆与咖啡馆
 大众消费与建筑实验室——弗里德里希购物走廊
 颓废的创造美——塔哈拉斯
 古典的现代——汉堡火车站现代博物馆
 高科技的诗情画意——菲乐多隆
 纯柏林口味啤酒——文化酿造场
5 各国竞艳
 使馆建筑新界面——北欧诸国大使馆群
 雕塑性的律动——墨西哥大使馆
 国家与个人风格的对话——奥地利大使馆
 有限中的无限——荷兰大使馆
 历史与政治的双重使命——以色列大使馆
 残存的后现代建筑——英国大使馆
6 对于历史的反省
 历史的包袱与大师的秀场——犹太博物馆
 轻快的沉重记忆——海因茨—加林斯基小学
 绝对建筑的坚持——暴政地形
 纪念碑本质的争议焦点——记忆之地
 围墙线上的故事——和解教堂
 无所不在的历史警惕——纪念建筑与纪念装置

附录
 柏林简史
 图片出处
 参考书籍
 名词释译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