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教育学理论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

定 价:¥13.70

作 者: 南国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标 签: 广播事业

ISBN: 9787040052176 出版时间: 1995-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字数:  

内容简介

  《教育传播学》述了:教育传播学是教育与传播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教育传播学》结合我国实际,对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全书共分13章,1至3章从整体介绍教育传播的概念、系统与过程;4至10章分别剖析教育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包括教育传播信息、符号、媒体与通道、教师、学生、环境、效果等;11至13章是教育传播应用研究,分别探讨了教育传播理论在课堂教学、远距离教学和自学中的应用。《教育传播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并可供电化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教育传播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本课程学习总目标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传播
一、传播的含义
二、传播的类型
三、传播的功能
第二节 教育传播
一、教育传播的概念
二、教育传播的演进
第三节 教育传播学
一、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
二、我国教育传播学的建立
三、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四、学习、研究教育传播学的意义
教学活动建议
第二章 教育传播系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教育传播系统的概念
一、系统的概念
二、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与类型
第二节 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
二、教育传播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教育传播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育传播系统的结构
二、教育传播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 教育传播系统的控制
一、教育传播控制系统
二、教育传播控制系统的特性
教学活动建议
第三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传播的过程与模式
一、模式的概念
二、传播过程要素分析
第二节 教育传播过程分析
一、教育传播过程的含义
二、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
第三节 教育传播过程的几种主要模式
一、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二、几个教育传播模式述评
教学活动建议
第四章 教育传播信息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信息的概念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的产生与形态
三、信息的本质
四、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 狭义信息与广义信息
一、狭义信息的度量
二、广义信息研究的前景
第三节 教育信息的来源与特性
一、教育信息的来源
二、教育信息的分类
三、教育信息的特性
第四节 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一、机器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三、教育信息的量化和科学化研究
教学活动建议
第五章 教育传播符号
学习目标
第一节 符号的类型与本质
一、符号的类型
二、符号的本质意义
第二节 语言符号
一、语言的本质
二、语言的意义理论
三、语言的一般特性与运用
四、专业符号语言与计算机语言
第三节 非语言符号
一、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二、非语言符号的特性
三、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第四节 教育活动中的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
一、教育活动中的语言传播
二、教育活动中的非语言传播
三、教育活动中的多种符号传播系统
教学活动建议
第六章 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教育传播通道_
一、通道、教育传播通道
二、教育传播通道中的干扰
三、如何保持教育传播通道的畅通
第二节 教育传播媒体概述
一、媒体、教育传播媒体
二、麦克鲁汉的媒体观
第三节 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和特点
一、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
二、教育传播媒体的特点
第四节 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
一、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二、教育传播媒体的一般功能
教学活动建议
第七章 教育传播中的教师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教育传播中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是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
二、教师的性格特征
三、教师的基本任务和应做好的工作
第二节 教师的传播行为
一、教育信息的收集
二、教育信息的加工
三、教育信息的传递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要求
一、热爱教育传播事业
二、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
三、掌握教育传播技术
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活动建议
第八章 教育传播中的学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教育传播中学生的角色
一、学生是受播者
二、学生的传播行为
三、学生的素质要求
第二节 学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信息加工系统
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
三、学习信息的流程
第九章 教育传播环境
第十章 教育传播效果
第十一章 课堂教学传播
第十二章 远距离教育传播
第十三章 自学传播
参考书目
中英文对照名词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