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定 价:¥16.80

作 者: 陈宗贵
出版社: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哲学总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0702652 出版时间: 2005-08-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02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前言高等学校“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我们将这套思想品德课教材奉献给大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当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标志着未来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谁能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谁就能在未来剧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否则,国家就会落后,落后就要受欺负,就要受制于人。青年一代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如何,不仅是当今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关系改革开放前途和21世纪国家面貌的大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之计。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仅需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播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需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 现在的青年学生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追求真理,渴望成才,在他们身上体现出许许多多当今时代的特征。同时,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实际锻炼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看问题往往容易简单化、不全面;由于在顺境中成长,往往缺少艰难曲折的考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现实认识不深,面对复杂的社会思潮和政治风浪往往缺乏较强的鉴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等等。因此,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事实证明,坚持不懈、卓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经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崭新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在今年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驻南联盟使馆野蛮暴行的活动中,广大青年学生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正义感,表现出正确判断形势、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健全的法制观念,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切实加强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高校思想品德课的建设肇始于80年代初。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决定,在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上用“新三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替代“老三门”(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为适应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适应跨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1998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决定了以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核心的高校“两课”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即全面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邓小平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这一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当代大学生寄予的殷切期望。近2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建设也由开创、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教材建设也得到加强,并逐步形成了体现我省特点和优势的教材系列。从1993年开始,省委教育工委先后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学者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政策教育教材,并先后进行过几次修订。教材出版后,得到我省广大师生认可,有的在全国获奖,有的还为外省数十所军地院校所采用。根据形势的发展和要求,今年上半年,省委教育工委又再次组织有关专家对《思想道德修养》和《中国法律基础》两本教材进行修订,一方面,努力体现党的十五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以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一方面,则试图反映90年代以来学科建设的成果,反映学科建设的新水平。当然,这方面的工作究竟做得如何,还有待大家的评价,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并使之逐步完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学习一门课程,首先需要教材;而要真正掌握一门课程,则需要在教材外、在课外付出更多的艰辛。希望广大同学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情意行的统一上下功夫,将课堂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外化为自己的行动和追求。希望广大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加强调查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注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期待着,全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出丰硕的果实。陈万年1999年6月于南京

作者简介

暂缺《思想道德修养》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暂缺《思想道德修养》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