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健康心理健康大学生创新心理

大学生创新心理

大学生创新心理

定 价:¥28.00

作 者: 陶国富,王祥兴 主编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丛编项: 新世纪大学生心理研究
标 签: 本科

ISBN: 9787542916358 出版时间: 2006-04-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大32开 页数: 432 字数:  

内容简介

  春花秋月,夏日科霜,周而复始,五载耕耘。这套“新世纪大学生心理研究”丛书,是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研究项目滚动课题。经过整整五年的时间,终于出齐了十部,真可谓“五年磨一剑”。此作的问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真诚合作的产物和长期研究的成果。西方哲人歌德说过:“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书籍是眺望心灵世界的窗口,书籍是安抚心灵的良药,书籍是大学生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本丛书是直面大学生心理世界的理论读物,是引导大学生走上健康心路历程的知识伙伴,是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学术著作。本书是《新世纪大学生心理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主要是针对新世纪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现象而撰写的。由现象深入本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帮助解决问题,是一部适合在校大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作者简介

  陶国富,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为上海财经大学政治系副主任、人文学院培训部主任、人文研究所副所长、经济伦理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学术刊物《中国青年研究》特约撰稿人,上海市教委“两课”评估专家组成员,上海市邓小平青年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生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著有学术著作9部,其中《共和国第四代的成长与发展》、《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论纲》、《大学生人格重塑》和《人才心理学》获奖。主编学术著作20多部,其中《色彩斑斓的校园文化》、《跨世纪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指导》、《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大学校园文化》和《跨世纪大学生能力论》分别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多次获奖。部分论著为《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用。公开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入编《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当代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大辞典》、《中华英才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华夏英杰》等20余部大型工具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生创新心理概论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心理概述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的内涵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的结构
第二节 创新的诞生与发展
一 创新学的诞生
二 创新学简史
三 创新学的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大学生应积极改变消极心理
二 大学生应努力提升向上心理
三 大学生应及时消除思维垃圾
四 大学生应经常使用语言提示
五 大学生应始终保持丰富心智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策略与模式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与问题提出
一 创新的要素
二 大学生创新的要素
三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新策略
一 策略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三 影响创新实现的主耍因素
第三节 创新模式简析
一 创新性思维的一般模式
二 创新的心理操作
三 创新的非认知调控
第三章 大学生的创新影响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一 大学生文化影响因素
二 大学生人际影响因素
三 大学生学术影响因素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一 大学生的科技环境
二 大学生的学术环境
三 大学生的群体环境
四 大学生的工作环境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教育影响因素
一 大学生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二 大学生社会教育影响因素
三 大学生学校教育影响因素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的人文素质
一 自觉的哲学思想
二 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结构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内涵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的生理素质
一 左右脑互动与科技创新
二 男女性别差异与科技创新
三 年龄差异与科技创新
第四节 大学是培养创新的关键时期
一 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质
二 大学时期与创新能力发展
三 教育实践与创新素质提升
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与不足
第五章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意识概述
一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内涵
二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特点
三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新心理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构成及其影响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特点及其功能
三 大学生创新心理的培养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一 兴趣在创新中的作用
二 树立责任感与升华事业心
三 大学生创新理想的强化
第六章 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概述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基本要求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综述
三 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新与修养
一 大学生创新与德才的关系
二 大学生创新的道德准则
三 大学生创新与修养
第三节 大学生的创新与音乐
一 音乐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
二 音乐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激情
三 音乐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
四 音乐促进大学生创造的身心机制
第七章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思维概述
一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内涵
二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内容
三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要求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分类
一 大学生模仿创新思维法
二 大学生移植创新思维法
三 大学生逆反创新思维法
四 大学生离散创新思维法
五 大学生组合创新思维法
六 大学生还原创新思维法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技巧
一 创造思维放松法
二 创造思维相关法
三 创造思维转向法
第八章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素
二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结构
三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大学生创新的观察能力
二 大学生创新的记忆能力
三 大学生创新的想像能力
第三节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 大学生合作协调能力
二 大学生沟通公关能力
三 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四 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第九章 大学生的创新知识结构
第十章 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第十一章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灵感
第十二章 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
第十三章 大学生的创新障碍
第十四章 大学生的群体创新
第十五章 大学生创新方法与成果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