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世界各国法律外国刑法通论

外国刑法通论

外国刑法通论

定 价:¥90.00

作 者: 陈家林 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标 签: 外国法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1397390 出版时间: 2009-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697 字数:  

内容简介

  国外最新论著为依据,以日、德刑法通说体系为主干,参酌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近代以来国外刑法思想的产生与影响、刑法学说的建立与流变、刑法判例的出现与演进。《外国刑法通论》兼顾基础理论与学术前沿,既介绍了危险社会背景下刑法理论的演进、构成要件的提前实现、中立行为与帮助犯的关系等新问题、新学说,也对传统的刑法理论的各种争议观点作了细致的梳理。《外国刑法通论》资料翔实,详略得当,重要之处力求旁征博引、见细入微,次要之处则铁笔勾勒、点到为止。

作者简介

  陈家林,男,1975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曾为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科外国人特别研究生。已出版专著《共同正犯研究》、《不能犯初论》2部,发表论文40余篇。教学科研成果曾获得省部级奖励。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地位和种类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地位
三、刑法的种类
第二节 刑法的任务
一、法益保护说
二、社会伦理秩序维持说
三、两说的主要对立
第三节 刑法规范
一、刑法规范的概念
二、刑法规范的分类
三、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
四、行为规范与制裁规范
五、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
第四节 刑法的机能
一、刑法机能的概念
二、刑法机能的历史发展
三、法治社会中刑法应有的机能
四、危险社会与刑法机能的变化
第五节 刑法学
一、刑法学的分类
二、刑法学的性质
三、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刑法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启蒙时期的刑法理论
一、自由主义的启蒙刑法思想
二、德国启蒙绝对主义的刑法思想
第二节 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
一、古典学派概述
二、前期古典学派
三、后期古典学派
四、古典学派综述
第三节 近代学派的刑法理论与学派之争
一、近代学派的产生
二、刑事人类学派
三、刑事社会学派
四、近代学派综述
五、学派之争
第四节 学派之争的平息与法西斯的刑法思想
一、学派之争的平息
二、法西斯的刑法思想
第五节 二战后的刑法思想
一、现代新古典学派
二、新社会防卫论
三、目的主义刑法学
四、刑事政策的机能主义刑法学
五、规范主义的刑法学及其他理论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二节 行为主义
一、行为主义的概念
二、行为主义的内容
三、行为主义的根据
第三节 罪刑法定主义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概念与沿革
二、罪刑法定主义的根据
三、罪刑法定主义的形式内容
四、罪刑法定主义的实质内容
第四节 责任主义
一、责任主义的概念
二、责任主义的内容
三、责任主义的贯彻
第五节 谦抑主义
一、谦抑主义的概念
二、谦抑主义的根据
三、谦抑主义的内容
四、谦抑主义的贯彻
五、谦抑主义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犯罪概说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一、犯罪的概念
二、犯罪概念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与分类
一、犯罪的本质
二、犯罪的分类
第五章 犯罪论体系
第一节 犯罪论体系的概念与机能
一、犯罪论体系的概念
二、犯罪论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三、犯罪论体系的价值
第二节 犯罪论体系的视角
一、范畴论与认定论
二、目的合理主义
三、实质的犯罪论与形式的犯罪论
第三节 犯罪论体系的类型
一、平面的犯罪论体系
二、阶层的犯罪论体系
三、两种犯罪论体系的对比
第四节 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展开
一、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发展阶段划分
二、古典的犯罪论体系
三、新古典的犯罪论体系
四、目的行为论的犯罪论体系
五、现代新古典的犯罪论体系
六、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
第六章 构成要件论
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概念
一、构成要件的词源
二、狭义的构成要件
三、广义的构成要件
四、其他含义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构成要件的理论
一、行为类型说
二、违法行为类型说
三、违法有责行为类型说
第三节 构成要件的机能
一、罪刑法定主义机能
二、犯罪个别化机能
三、违法性推定机能
四、理论机能
五、故意规制机能
六、违法生意识的提诉机能
第四节 构成要件的分类
一、基本的构成要件与修正的构成要件
二、积极的构成要件与消极的构成要件
三、封闭的构成要件与开放的构成要件
四、基本的构成要件、派生的构成要件与独立的构成要件
第五节 构成要件要素
一、构成要件要素的概念
二、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三、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第六节 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
一、行为主体
二、行为客体
第七节 行为与结果
一、行为的意义与机能
二、行为学说
三、行为的基本形式
四、结果
第八节 因果关系论
……
第七章 违法性论
第八章 责任论
第九章 未遂犯论
第十章 正犯与共犯论
第十一章 罪数论
第十二章 刑事制裁与处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