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张子正蒙注
02价值论研究(2024年第1辑…
03漫画王阳明知行合一
04七塔寺史话(修订版)
05逍遥树下
06方以智研究(第四辑)
07逻辑范畴论:中国古代儒家…
08老子学集刊 第九辑
09宋明理学中的荀学文献集成…
10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
王路 著
分析哲学是20世纪非常主要的哲学思潮,它使逻辑分析成为哲学的基本方法,使语…
可购
尚秉和 著,张善文 校
《尚秉和易学全书》是尚秉和先生五种著作的统称,全书共收《周易古筮考》十卷…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编,钱逊 注
为更好地挖掘与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彰显并传承其精神及魅…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编,李朝阳 注
王中江,李存山 编
《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承什刹海书院协助,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
丁耘 著
本书之所以名为“儒家与启蒙”,实有志于探究晚清以来互为表里的古今中西问题…
卓泽渊 著 著
本书上中下三编,共72目,分别而递进地探讨“我”“我们”与“世界”三大主题…
王中江 编
《老子学集刊》由老子学研究会主办,面向海内外道家、道教研究者,对源远流长…
张岂之 著
书收录26篇文章,分中华文化的渊源与特色、张载及其理学思想、《宋明理学史》…
于洪波,王康宁 著
《老子》一书,分为“道经”和“德经”。《老子》之“德”的根本特征是“自然…
赵军,左玉波,张凤春 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在中华…
孙涤 著
易学是中国古代对易经义理进行阐释的学问,围绕卦象、排序、变化等问题,易学…
孔祥瑞 译
从汉代郑玄为《论语》做注开始直到当代,《论语》的注本层出不穷,其中朱熹的…
苗彦恺 著
《贺瑞麟思想研究》主要探讨了晚清关中大儒贺瑞麟的思想及经世致用的社会践行…
涂可国 著
《国际儒学论丛》是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中心主办的以儒学研究为主旨的学术…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 编
本书几大板块:研究综述、研究动态、研究视阈、研究著作辑刊、研究成果目录。…
周山 著
《周易》六十四卦,本教程以六十四卦为六十四章,象、辞结合,阐释义理。 《…
梁启超 著,俞国林 校
《清代学术概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重…
南怀瑾 著
《南怀瑾精选集》(全15卷)收录了南怀瑾先生讲述传统文化儒佛道经典的代表作…
安乐哲 著
这本书是海外汉学的一本名著,此次重新修改译文后再版。 本书通过全面系统的…
注 著,李似珍,金玉博 译
《化书》和《无能子》是中国道教思想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两部哲学著作。《化书…
徐国明 著
本书主要内括:《小学》的重要性与研究概况、“小学”正名、《小学》成书过程…
刘星,高新满 著
《中国哲学原著导读选编》一书为同名课程等配套教材,主要对孔子的《论语》、…
张韶宇,张沛 等 著
本书主要内括:明季理学的盛衰和转向、明代**的崛起与弘大、三教合流的时代思…
刘小枫 著
《儒教与民族国家》是有名学者刘小枫的论文集,包括《纬书与左派儒教士》《儒…
詹石窗 著
中国的文化传统,以“经学”为核心。古有《诗》《书》《礼…
于建福,于述胜,国际儒学联合会 编
《国际儒学研究(第27辑)》是一部由国际儒学联合会编写,收录滕文生、张践、…
[唐] 徐道符辑 著
《四库存目三式汇刊》收录《武备志》93卷所载典籍,分占和度两部分,载气象、…
卢艳兰 著
《中国与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王小明 著
纬学是东汉时期的显学,《春秋》纬作为除《易》纬外保存佚文数量非常多的一类…
陈少明 著
全书从经学的终结及变迁的角度,讨论中国近现代转折过程中的一些思潮、人物与…
张学智
本书分四个板块,对儒学的精神与演进的某些侧面进行探索。包括儒学发展的历史…
毛有碧,李承贵 编
《阳明学研究新论(第四辑)》收录的是2018年发表在《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编,傅可 注
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 编
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
王弼等,撰 著
《周易十书》包括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易学名著共十种,为:魏王弼《周易注》…
袁了凡 著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于六十九岁时所作,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
刘学智 著
《关学思想史(增订本 纪念张载诞辰一千周年)》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首先…
陈莹 著
《论语》翻译研究不乏哲学、文学、历史、语言学等研究视角,然而,仍然较少研…
赵国栋
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