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王蒙讲说列子
02章太炎论人物
03七塔寺史话(修订版)
04周敦颐与郴州:濂溪理学研…
05章太炎谈教育与求学
06三重松庵·三轮执斋&…
07逻辑范畴论:中国古代儒家…
08明代老学研究
09近思录(吕氏家塾读本) …
10老子学集刊 第九辑
王晚霞 著,王晚霞 编
堪称理学开山的周敦颐,开创了宋学学派濂洛关闽之濂溪学,在宋代以後的东亚思…
可购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编,伊丽娜 注
为更好地挖掘与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彰显并传承其精神及魅…
钱穆 著
本书是钱穆先生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重磅论述,是一部洞彻儒家文…
可读可购
张宏敏 著,宁波市王阳明文化研究促进会 编…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者,他的思想不仅在…
成中英 著
本书阐发了易之五义和易的本体世界,建立了周易哲学的本体论与诠释学的系统架…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编
《现代儒学(第六辑):儒学的多维发展》是《现代儒学》丛书的第六种,主题是…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北京大学美学…
张世英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是哲学界泰斗式人物。在70余年的学术生…
蒙文通 著
《治学杂语·理学札记》是蒙文通先生的著作,由“治学杂语”“治学…
熊十力 著
《尊闻录》是熊十力一九二四年秋至一九二八年秋间的论学语录和书札,最后一通…
马一浮 著
这是一部谈话记录,由“六艺篇”“诗学篇”“文艺篇”及“教学篇”等构成,是…
罗榕华,罗辉 编
本书是福建省社科联“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三辑)”中的一本,是宋代理学…
张轩 著
今天应当如何对待先秦元典思想及其精神?如何汲取,怎么扬弃,能否创新?面对…
[明] 冯从吾 编
《新订关学编(纪念张载诞辰一千周年)》在以往《关学编》文献重要版本为基础…
曾繁仁
该书是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洋哲学系联合主办的&…
阿兰 著
本书共有93篇随笔。阿兰引经据典或用生活周遭的实例,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人人渴…
方光华,曹振明 著
张载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关学的重要奠基者。他以儒家…
黎红雷 著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参照,对原始儒学典籍中的管理…
郭齐勇 著
《中国哲学的特色》论及传统形上学的基本特征、从场有论的视域看中国哲学的特…
刘咸炘 著
近代四川学界人才辈出,从廖平肇始,许多人对中国思想史都有很大影响。其中一…
傅秋涛 著
本书超越广泛流行的西方现代话语的哲学定义,从中国传统自身的立场运用神话学…
唐文明 著
本书探讨了原始儒家的伦理精神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在对原始儒家的特点的领会…
陈明,朱汉民 编
本辑儒学研究既论及儒家道统、文庙祭祀、朱子礼学、中体西用和公羊三世说等基…
张刚,宋丽 著
德性思想是儒家哲学的核心,通过对其根源、内涵不断探索形成了儒学不同阶段的…
郭彧 著
本书是作者针对《周易》的初学者而编写的入门读物,以100个问题的形式将周易…
朱喆 著
本书选择了道家哲学中最关键的思想范畴:天人、道言、有无、生死、群己等分别…
陆九渊 著,鍾哲 点校
《陆九渊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陆王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著作集,收录了陆九渊…
周淑萍 著
本书探讨了先秦至唐孟学的学术演进,分先秦孟学、两汉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孟…
罗克汀 著,陈立胜 编
本选集由上下两编构成。上编收录《新哲学教程》,为罗克汀与历史学家侯外庐合…
储昭华
本书以庄子关于人、人之“生”的形与心两个维度及其矛盾关系的洞察为切入点,…
马兆坡马艳 著
良知一词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尽心上》提道:“人之所不学…
郑宗义 编
本辑共收论文七篇。其中,有四篇文章是围绕唐君毅展开的,这也是本辑的主体部…
王树森 著
《周易》一书,冠冕群经,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八…
黎汉基 著
在《春秋》研究史上,坚守门户立场是相当突出和普遍的作风。本书透过严谨的论…
张建业 著
《李贽论》是“张建业李贽研究丛书”第二册,是张建业先生从事李贽研究多年来…
上海市哲学学会 编
本书系上海市哲学学会承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下达的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
徐振贵 著
此书从戏曲的产生开始论述戏曲与儒学之缘,以宏观视角论述元明清三代戏曲与儒…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著
本书本书以明清时期逻辑学与自然科学的东渐为主题,将诸学者对逻辑学和自然科…
陈常燊 著
人生意义何在?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当代视域中重新焕发异彩。本书考察了回答…
高旭 著
本书以“道治”为根本视野,着眼汉代黄老“内圣外王之道”,对中国道家思想目…
王伟光 编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套装上下册)/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材》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