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教育学理论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

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

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

定 价:¥18.90

作 者: 朱小蔓,梅仲荪 著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4332012 出版时间: 1998-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425 字数:  

内容简介

《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情感的奥秘和内涵,儿童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儿童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情感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时代特征,情感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情感教育的内在机制等。

作者简介

朱小蔓,1947年生,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13年教育实际工作,后在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攻读伦理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攻读教育基本理论,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2年应邀至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访学,专攻道德哲学。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哲学。执着于情感教育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该方面论文80余篇。专著《情感教育论纲》被认为是国内第一本从哲学层面研究情感教育及其机制的优秀著作,在国内外引起重视和反响,该著作获江苏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合著《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对话性著作《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应答》,获江苏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梅仲荪,1936年出生,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儿童情感发展和教育心理学教学与研究。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学特级教师、上海市儿童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特聘兼职教授。主编《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初探》,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丛书》。撰写《试论爱国情结文化——民族文化和爱国情感培养的研究》、《爱国情感本质和文化认同》、《爱国情感心理成份的三维结构和中学生爱国情感调查》、《爱国之情从小培养——幼、小、中分阶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验初探》等论文,其中有的论文荣获中美《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征文优秀论文奖、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情感的奥秘和内涵
第一节 情感的内涵
第二节 情感的心理成份
第三节 新世纪对高情感的呼唤

第二章 儿童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
第一节 儿童情感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儿童期的划分
第三节 儿童情感发展的理论

第三章 儿童情感发展的关键期
第一节 关键期理论的概述
第二节 婴幼儿的情感发展
第三节 小学生的情感发展
第四节 初中生的情感发展
第五节 高中生的情感发展

第四章 情感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时代特征
第一节 情感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情感教育的内涵
第三节 情感教育的时代特征

第五章 情感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第一节 情感教育的目标构建
第二节 情感教育目标的分阶段要求
第三节 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六章 情感教育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情感教育中的情动和感受
第二节 情感教育中的体验和理解
第三节 情感教育中的融合过程

第七章 家庭的情感教育
第一节 情感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第二节 卢梭《爱弥儿》对儿童情感培养的启示
第三节 良好家庭氛围是儿童情感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四节 父母爱与爱父母

第八章 幼儿园的情感教育
第一节 情感发展在幼儿成长中的特殊价值
第二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园情感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第四节 幼儿园情感教育课程化探索

第九章 学校的情感教育
第一节 教学活动和情感发展
第二节 探求性学习和愉快教育研究
第三节 成就性学习和成功教育研究
第四节 审美性学习和审美素质教育研究
第五节 情境教学及其操作体系
第六节 现代化教学技术引入课堂后师生情感及其交流
第七节 教师情感资质和教师情感教育

第十章 在交往中发展儿童健康的情感
第一节 交往在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师生交往与师生之爱
第三节 同学交往与同学友谊
第四节 集体生活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摇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