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古籍/国学经部孟子

孟子

孟子

定 价:¥29.90

作 者: 孟轲,译 著;方韬 编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丛编项: 美丽国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0284289 出版时间: 2016-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字数:  

内容简介

  《孟子》一书是“美丽国学”中的一种,本书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孟子》为蓝本,博采众长编译而成,遴选了原著中的优秀篇目。每篇前有一篇导读,画龙点睛地阐明本篇的主旨。译文尽可能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准确通顺,简洁流畅。而书中意境深远的插图,图文相得益彰。本书是一部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国学通俗读物。

作者简介

暂缺《孟子》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梁惠王上
本篇所论分为七章,主要是孟子游说各国君主时的对话,集中讨论了执政者所应具有的品格和智慧。
梁惠王下
本篇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孟子与各国君主的对话。孟子涉及了政权合法性的问题,追问君主是否具有作为领导人的资格,以及如何才能具有这种资格。
公孙丑上
本篇从各个方面论述君子如何加强品德修养以养吾浩然正气,如君子要善于择术择时,行事要以德服人,做人要有恻隐之心,要与人为善等等。
公孙丑下
本篇中,孟子主要通过在齐国和宣王、齐国臣子以及自己的学生的对话,从“仁政爱民”这一大主题延伸阐述到忠于职守,再谈到孟子离开齐国的根本原因。
滕文公上
本篇通过孟子与滕文公“道性善”,细致而深刻地阐述了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教育思想及伦理道德观,同时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著名论点,展示了孟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滕文公下
本篇孟子从多方面来论述君子的立身处世、气节、品德修养,如何成为大丈夫,如何坚持正道等等,很富有哲理性,当然也仍然离不开政治。
离娄上
本篇是从仁、义、智、礼等多方面阐述君子如何完善人格,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开篇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大道理谈起,最终把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归根于一个“孝”字,归根于君子要做好身边的种种小事。
离娄下
本篇孟子从两个不甚相干的帝王引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仁政爱民,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万章上
本篇中孟子用许多圣贤的孝行来说明仁政爱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要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首先就是要做到孝。
万章下
本篇从评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等人的不同品行开始,孟子论述了国君如何养贤,士人如何修身养性、如何结友、如何坚守道义职责等等,认为应以仁政爱民为己任,不谋私利,尽忠守职,合乎道义。
告子上
本篇主要记录了孟子和其门人弟子关于性善、仁义的对话。通过孟子对告子关于人性、仁义的观点的批驳,论述了“性善”的观点。
告子下
本篇中孟子着重阐述了礼的问题,仁义的问题。提出了重礼,“人皆可以为尧舜”、“轻王霸,重仁义”,讲求个人修养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应该持之以恒。
尽心上
本篇是孟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篇,在这一篇里面,孟子着重阐述了尽心知性、存心养性、求舍得失等重要命题,同时阐述了自己关于政治的取向、教育的取向等观点。
尽心下
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孟子在此篇陈述了“春秋无义战”、“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观点,是孟子学说的最后一缕光芒,是孟子对自己学说的最后阐发。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