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老年员工退休与职业角色转换心理研究

老年员工退休与职业角色转换心理研究

老年员工退休与职业角色转换心理研究

定 价:¥55.00

作 者: 王晓庄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10051281 出版时间: 2018-05-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已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50年前后达将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8%。人口老龄化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同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还呈现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比例高等特点。为此,国家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战略目标以及实现“六个老有”的老龄工作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高度概括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其中,老有所为是很多老年人晚年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伴随着老龄人口数量和比例的提升,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国家提出,要注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以适当方式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另一方面,许多退休老年人,特别是城市低龄老年人,以深厚的专业技能、丰富的阅历、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再工作领域,显示出继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主观愿望。合理发挥低龄老年人的作用,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也是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途径之一。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员的社会参与,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课题。为此,近三十年来,老年员工的退休以及职业角色转换心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退休政策制定部门及专业研究者的重视,涌现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回顾以往的研究我们看到,国外关于老年员工退休和职业角色转换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视角较为多元化,且在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有不少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近年来,国内有关老年员工退休和职业角色转换的研究逐步活跃起来,一方面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有关研究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特征,从心理学视角开展更多的针对性研究,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为我国退休政策的改革和完善,为提升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效能提供研究的支撑和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老年员工退休与职业角色转换心理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章 老年员工退休心理研究概述
节 退休心理的研究取向
第二节 退休心理的研究模型
第三节 退休心理实证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角色理论视域下老年员工的职业角色转换
节 角色理论与老年员工职业角色转换
第二节 工作一家庭中心性及其与延迟
退休态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三章 持续性理论视域下老年员工退休心理
节 持续性理论概述
第二节 持续性理论视域下老年人再工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持续性理论视域下老年人再工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第四章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老年员工的退休策略
节 生命历程理论概述
第二节 从生命历程理论看过渡雇佣
第三节 从生命历程理论看延迟退休政策
第五章 个人一环境匹配视域下老年员工的职业角色转换
节 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的概述
第二节 老年员工职业角色转换中的个人一环境匹配
第三节 老年员工过渡雇佣与个人一环境匹配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职业心理健康理论视域下老年员工的退休心理
节 职业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老年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
第三节 职业紧张影响延迟退休态度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 成功老龄化理论视域下老年员工的职业角色转换
节 成功老龄化的理论概述
第二节 成功老龄化理论模型
第三节 成功老龄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成功老龄化与老年员工职业角色转换
第五节 中国成功老龄化的不足及展望
第八章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老年员工的雇佣管理
节 有关老年员工的传统社会认知
第二节 积极心理学与老年员工雇佣
第三节 积极心理学对老年员工雇佣管理的启发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