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认证与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设计导论

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设计导论

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设计导论

定 价:¥135.00

作 者: 丁水汀 等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30619587 出版时间: 2019-10-01 包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字数:  

内容简介

  航空发动机作为典型的复杂系统,其安全性设计技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系统级技术,也是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核心之一。对此,本书揭示安全性这一产品固有属性是如何通过设计赋予产品的,其核心在于在实际研制过程中贯彻基于全流程管控的系统安全性设计,即美欧双“V”研制流程的本质。同时,本书聚焦如何在设计中贯彻基于系统安全的全过程安全性管控,如何将适航规章抽象的安全性要求融入设计流程,提出从六要素(输入、输出、工具、数据库、流程、判定准则)着手的技术流程方法,从而通过系统安全与适航技术的突破和牵引,支撑我国新一代军用和民用发动机安全性水平具备达到10-7次和10-9次危害性事件/发动机飞行小时的能力。

作者简介

暂缺《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设计导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出版项目 序
“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工程 序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航空器安全性与适航性概述 002
1.1.1 航空器安全性概述 002
1.1.2 航空器适航性概述 003
1.1.3 安全性与适航性的关联 004
1.2 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 004
1.2.1 《芝加哥公约》与后发国家的安全门槛 005
1.2.2 典型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概括 013
1.2.3 FAR 33部/CCAR 33部的逻辑架构及安全性要求 015
1.2.4 CS E与FAR 33部/CCAR 33部的特征对比 017
1.3 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与适航 019
1.3.1 军用安全性标准概述 019
1.3.2 军用安全性标准逻辑架构及安全性要求 026
1.3.3 军用安全性标准和适航规章的特征对比 027
1.4 安全性与适航的五大问题 030
1.4.1 五大问题的逻辑关系 030
1.4.2 安全性与适航的设计赋予 031
1.4.3 安全性与适航的制造实现 032
1.4.4 安全性与适航的验证表明与审定接受 033
1.4.5 安全性与适航的维护保持 034
参考文献 034
第2章 适航技术体系与航空发动机安全性
2.1 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条款的产生与发展 037
2.1.1 适航条款的产生及发展需求 037
2.1.2 FAR 33部的历史衍变 039
2.1.3 CCAR 33部的历史衍变 059
2.2 航空发动机安全性与适航体系 062
2.2.1 欧美安全性与适航的三角形体系 062
2.2.2 军民融合发展提升航空发动机安全性 063
2.2.3 后发国家安全性与适航设计面临的问题 064
2.2.4 适应后发国家国情的安全性与适航体系框架 066
2.3 后发国家航空发动机安全性与适航体系的发展策略 067
2.3.1 安全性与适航技术研究的逻辑架构 067
2.3.2 专业架构与专业能力建设 068
2.3.3 与现有设计活动的融合 070
2.3.4 对现有设计活动的发展 071
参考文献 072
第3章 民用航空发动机安全性和适航设计要求
3.1 设计类条款的构成 076
3.2 设计类条款架构及相互关系 077
3.2.1 工业方视角下的设计类条款架构及相互关系 078
3.2.2 审定方视角下的设计类条款架构及相互关系 079
3.3 民用航空发动机全局性适航设计类条款 080
参考文献 081
第4章 航空发动机系统安全性六要素分析
4.1 系统安全性分析技术概述 082
4.1.1 系统安全性分析的输入及输出 082
4.1.2 系统安全性分析的流程及判定准则 084
4.2 系统安全性分析的工具及数据 090
4.2.1 系统安全性分析的工具需求及关键技术 090
4.2.2 系统安全性分析的数据需求及获取途径 094
4.3 航空发动机系统安全分析实例 097
4.3.1 问题描述 097
4.3.2 具体分析过程 097
4.3.3 分析结果及讨论 114
参考文献 114
第5章 航空发动机限寿件安全性六要素分析
5.1 限寿件寿命评估技术概述 116
5.1.1 三大计划 116
5.1.2 工程计划(寿命评估体系) 117
5.1.3 寿命评估体系包含的技术方法 120
5.1.4 寿命评估体系(工程计划)对传统设计活动的补充要求 131
5.2 限寿件寿命评估的输入、输出、流程控制及判定准则 132
5.2.1 限寿件寿命评估的输入及输出 132
5.2.2 限寿件寿命评估的流程控制及判定准则 135
5.3 限寿件寿命评估的工具及数据库 138
5.3.1 限寿件寿命评估工具的一般需求概括 139
5.3.2 限寿件寿命评估的特殊工具——概率失效风险评估技术 141
5.3.3 限寿件寿命评估的数据库一般需求 154
5.3.4 限寿件寿命评估的特殊材料数据获取(累积)途径 156
5.3.5 我国基础材料数据的适航性累积机制 167
参考文献 179
第6章 典型限寿件寿命评估分析实例
6.1 问题描述 183
6.2 具体分析过程 183
6.2.1 飞行剖面的制定 183
6.2.2 性能及空气系统分析 185
6.2.3 瞬态温度及应力分析 186
6.2.4 寿命分析(预期寿命的确定) 189
6.2.5 概率失效风险评估 190
6.2.6 概率失效风险评估结果 202
6.2.7 结论 206
参考文献 208
第7章 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设计的前沿发展
7.1 安全性研究的架构及其一般方法 209
7.2 原发失效的外因及其核心科学问题 209
7.2.1 系统环境载荷演化及其复杂性 209
7.2.2 系统环境载荷演化的核心科学问题 212
7.2.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213
7.3 原发失效的内因及其核心科学问题 217
7.3.1 材料损伤及疲劳破坏概念及其复杂性 218
7.3.2 航空发动机损伤萌生与演化的核心科学问题 219
7.3.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220
7.4 危险传播及其核心科学问题 222
7.4.1 危险传播的核心科学问题 222
7.4.2 危险传播的概念及其复杂性 222
7.4.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223
参考文献 224
附录A 缩略词 226
附录B 概率失效风险评估核心源代码(MATLAB) 22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