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管理学理论智慧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IEMBOK指南)

智慧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IEMBOK指南)

智慧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IEMBOK指南)

定 价:¥98.00

作 者: 王长峰 张星明 池宏 等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1458736 出版时间: 2023-08-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28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多个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的复杂智能生态系统的泛在特征,以"数据感知-交互信息-洞察分析(决策知识)-行动决策(智能决策)”为智慧逻辑主线,依据智慧应急管理过程组——应急预防过程、应急准备过程、应急响应过程、应急恢复过程等全生命周期,从过程维度、知识维度、领域维度和智慧应急信息技术等四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全景式的,且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体系;内容主要包括逻辑关系紧密相联的十二个知识领域,即:智慧风险监测、智慧风险识别、智慧风险评估、智慧风险预警、智慧应急防控、智慧应急预案、智慧应急 救援与处置、智慧应急恢复重建、智慧应急体制、智慧应急机制、智慧应急法制、智慧应急信息技术。本选题契合《"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精神,实现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提升国家智慧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选题旨在使得应急管理者、企业管理者、主管应急管理的政府主管部门等组织领导,以及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更清楚如何开展应急管理数 据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智慧化提升,从而让中国企业在数智化转型,智慧化提升上少走弯路,让研发人员、业务人员和广大数据从业者及数据技术爱好者了解数智化转型,智慧化提升的落地路径与实施方法,了解如何配合高层执行转型方案。

作者简介

  王长峰,国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我国智慧应急管理领域学科带头人之一,美国PMI(中国)国际项目管理工程教育领军人才之一。北京邮电大学“一带一路”风险防控与智慧应急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国家工信部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等。长期致力于智能化安全风险监测、机理、识别、预警、控制和智慧应急管理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级课题8项,相关学术论文近30篇;相关著作6部;软著2项;荣获部级管理科学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杰出教育贡献奖等8项;引领性标志性成果—“智能化安全风险‘辨识-预警-监控-应急-决策’”理论体系,以高校“特色理论思想和体系”入选科技部《中国项目管理二十年发展报告(1999-2019)》,并被领军企业采纳,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荣获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全球鉴定中心(GAC)主席LuAnn Piccard高度称赞:全球项目管理工程教育领航者!张星明,项目管理技术杂志主编/编审,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智慧应急管理和数据管理。主持和承担10余项国家科技部科技管理政策与项目管理方面的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研究课题等,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重要研究论文。池宏,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应急管理、规划与优化、项目管理等,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近百篇。

图书目录

目 录
1 引论 1
1.1 指南概述和目的 1
1.2 智慧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2
1.3 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1.3.1 基本概念 2
1.3.2 组成部分 6
2 智慧风险监测 12
2.1 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12
2.1.1 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构建:输入 14
2.1.2 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工具与技术 14
2.1.3 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构建:输出 15
2.2 风险监测方案制定 15
2.2.1 风险监测方案制定:输入 16
2.2.2 风险监测方案制定:工具与技术 16
2.2.3 风险监测方案制定:输出 17
2.3 风险监测实施 18
2.3.1 风险监测实施:输入 18
2.3.2 风险监测实施:工具与技术 19
2.3.3 风险监测实施:输出 20
2.4 风险监测数据质量评估 21
2.4.1 风险监测数据质量评估:输入 21
2.4.2 风险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工具与技术 22
2.4.3 风险监测数据质量评估:输出 24
2.5 风险监测数据存储 25
2.5.1 风险监测数据存储:输入 25
2.5.2 风险监测数据存储:工具与技术 25
2.5.3 风险监测数据存储:输出 28
3 智慧风险识别 29
3.1 风险源识别 31
3.1.1 风险源识别:输入 32
3.1.2 风险源识别:工具与技术 32
3.1.3 风险源识别:输出 33
3.2 风险因素识别 33
3.2.1 风险因素识别:输入 34
3.2.2 风险因素识别:工具与技术 34
3.2.3 风险因素识别:输出 38
3.3 风险等级划分 38
3.3.1 风险等级划分:输入 39
3.3.2 风险等级划分:工具与技术 39
3.3.3 风险等级划分:输出 40
3.4 风险关系分析 40
3.4.1 风险关系分析:输入 41
3.4.2 风险关系分析:工具与技术 41
3.4.3 风险关系分析:输出 42
4 智慧风险评估 43
4.1 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43
4.1.1 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输入 45
4.1.2 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工具与技术 45
4.1.3 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输出 46
4.2 量化定性评估指标 46
4.2.1 量化定性评估指标:输入 47
4.2.2 量化定性评估指标:工具与技术 47
4.2.3 量化定性评估指标:输出 47
4.3 无量纲化定量评估指标 47
4.3.1 无量纲化定量评估指标:输入 48
4.3.2 无量纲化定量评估指标:工具与技术 48
4.3.3 无量纲化定量评估指标:输出 49
4.4 设置指标权重 49
4.4.1 设置指标权重:输入 49
4.4.2 设置指标权重:工具与技术 50
4.4.3 设置指标权重:输出 50
4.5 进行智慧评估 51
4.5.1 进行智慧评估:输入 51
4.5.2 进行智慧评估:工具与技术 52
4.5.3 进行智慧评估:输出 52
5 智慧风险预警 53
5.1 构建预警指标体系 55
5.1.1 构建预警指标体系:输入 56
5.1.2 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工具与技术 56
5.1.3 构建预警指标体系:输出 56
5.2 监测预警指标 57
5.2.1 监测预警指标:输入 57
5.2.2 监测预警指标:工具与技术 57
5.2.3 监测预警指标:输出 58
5.3 预测预警指标 58
5.3.1 预测预警指标:输入 58
5.3.2 预测预警指标:工具与技术 59
5.3.3 预测预警指标:输出 59
5.4 设置预警阈值 59
5.4.1 设置预警阈值:输入 60
5.4.2 设置预警阈值:工具与技术 60
5.4.3 设置预警阈值:输出 61
5.5 预警可视化 61
5.5.1 预警可视化:输入 62
5.5.2 预警可视化:工具与技术 62
5.5.3 预警可视化:输出 63
5.6 预警控制 63
5.6.1 预警控制:输入 64
5.6.2 预警控制:工具与技术 64
5.6.3 预警控制:输出 65
6 智慧应急防控 66
6.1 制定智慧应急防控方案 68
6.1.1 制定智慧应急防控方案:输入 68
6.1.2 制定智慧应急防控方案:工具与技术 69
6.1.3 制定智慧应急防控方案:输出 69
6.2 构建智慧应急防控体系 70
6.2.1 构建智慧应急防控体系:输入 71
6.2.2 构建智慧应急防控体系:工具与技术 72
6.2.3 构建智慧应急防控体系:输出 72
6.3 细化智慧应急防控政策 72
6.3.1 细化智慧应急防控政策:输入 73
6.3.2 细化智慧应急防控政策:工具与技术 73
6.3.3 细化智慧应急防控政策:输出 74
6.4 执行智慧应急防控方案 74
6.4.1 执行智慧应急防控方案:输入 75
6.4.2 执行智慧应急防控方案:工具与技术 75
6.4.3 执行智慧应急防控方案:输出 76
6.5 优化智慧应急防控流程 76
6.5.1 优化智慧应急防控流程:输入 77
6.5.2 优化智慧应急防控流程:工具与技术 77
6.5.3 优化智慧应急防控流程:输出 77
6.6 发布智慧应急防控信息 77
6.6.1 发布智慧应急防控信息:输入 78
6.6.2 发布智慧应急防控信息:工具与技术 78
6.6.3 发布智慧应急防控信息:输出 79
7 智慧应急预案 80
7.1 应急预案体系设计 84
7.1.1 应急预案体系设计:输入 84
7.1.2 应急预案体系设计:工具与技术 84
7.1.3 应急预案体系设计:输出 88
7.2 应急预案管理 89
7.2.1 应急预案管理:输入 89
7.2.2 应急预案管理:工具与技术 90
7.2.3 应急预案管理:输出 92
7.3 应急预案业务模型设计 93
7.3.1 应急预案业务模型设计:输入 95
7.3.2 应急预案业务模型设计:工具与技术 95
7.3.3 应急预案业务模型设计:输出 99
7.4 应急预案生成 99
7.4.1 应急预案生成:输入 100
7.4.2 应急预案生成:工具与技术 100
7.4.3 应急预案生成:输出 105
7.5 应急预案验证 106
7.5.1 应急预案验证:输入 107
7.5.2 应急预案验证:工具与技术 107
7.5.3 应急预案验证:输出 107
7.6 应急预案执行监控 108
7.6.1 应急预案执行监控:输入 109
7.6.2 应急预案执行监控:工具与技术 109
7.6.3 应急预案执行监控:输出 110
7.7 应急预案绩效评估 110
7.7.1 应急预案绩效评估:输入 111
7.7.2 应急预案绩效评估:工具与技术 111
7.7.3 应急预案绩效评估:输出 112
8 智慧应急救援与处置 113
8.1 成立现场指挥部 116
8.1.1 成立现场指挥部:输入 116
8.1.2 成立现场指挥部:工具与技术 117
8.1.3 成立现场指挥部:输出 117
8.2 前期评估 117
8.2.1 前期评估:输入 118
8.2.2 前期评估:工具与技术 118
8.2.3 前期评估:输出 120
8.3 智慧应急救援与处置方案制定 121
8.3.1 人员搜寻与营救方案制定 121
8.3.2 人员疏散与安置方案制定 123
8.3.3 现场医疗救助方案制定 125
8.3.4 伤员转运方案制定 127
8.3.5 心理救助方案制定 129
8.3.6 应急物资筹集方案制定 131
8.3.7 应急物资运输与分配方案制定 133
8.3.8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抢修与保护方案制定 134
8.3.9 公共卫生管理方案制定 136
8.3.10 社会动员方案制定 138
8.3.11 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方案制定 140
8.3.12 防止次生灾害方案制定 141
8.3.13 舆情监测与信息发布方案制定 142
8.3.14 维护社会稳定方案制定 144
8.4 智慧应急处置实施与调整 145
8.4.1 智慧应急处置实施与调整:输入 146
8.4.2 智慧应急处置实施与调整:工具与技术 147
8.4.3 智慧应急处置实施与调整:输出 148
8.5 后期评估与总结 148
8.5.1 后期评估与总结:输入 148
8.5.2 后期评估与总结:工具与技术 149
8.5.3 后期评估与总结:输出 150
8.6 展望 150
9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 151
9.1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准备 153
9.1.1 组织机构建立 153
9.1.2 调查与评估 154
9.2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方案制定 156
9.2.1 扶持政策的提出 156
9.2.2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力布局 158
9.2.3 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 161
9.2.4 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162
9.2.5 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163
9.2.6 心理干预 165
9.2.7 废墟清理与废物管理 167
9.2.8 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170
9.3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实施与调整 172
9.3.1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实施与调整:输入 172
9.3.2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实施与调整:工具与技术 173
9.3.3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实施与调整:输出 173
9.4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验收与总结 173
9.4.1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验收与总结:输入 174
9.4.2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验收与总结:工具与技术 174
9.4.3 智慧应急恢复重建验收与总结:输出 175
9.5 展望 175
10 智慧应急管理“三制” 176
10.1 智慧应急管理体制 176
10.1.1 智慧应急管理体制:输入 178
10.1.2 智慧应急管理体制:工具与技术 179
10.1.3 智慧应急管理体制:输出 181
10.2 智慧应急管理机制 182
10.2.1 预防准备机制 183
10.2.2 监测预警机制 185
10.2.3 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 187
10.2.4 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 188
10.2.5 社会动员机制 189
10.2.6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机制 190
10.2.7 快速应急响应机制 191
10.2.8 智慧决策机制 193
10.2.9 现场评估反馈机制 194
10.2.10 纠错改进机制 196
10.3 智慧应急管理法制 197
10.3.1 智慧应急管理法制:输入 198
10.3.2 智慧应急管理法制:工具与技术 199
10.3.3 智慧应急管理法制:输出 204
11 智慧应急IT技术 207
11.1 感知数据 207
11.1.1 感知数据:输入 208
11.1.2 感知数据:工具与技术 209
11.1.3 感知数据:输出 210
11.2 交互信息 210
11.2.1 交互信息:输入 211
11.2.2 交互信息:工具与技术 211
11.2.3 交互信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