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出土简牍与秦汉帝国

出土简牍与秦汉帝国

出土简牍与秦汉帝国

定 价:¥128.00

作 者: 杨振红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17807 出版时间: 2023-05-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秦始皇统一中国,废“王”称“皇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制国家,对此后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了大量战国至三国时期简牍。本书利用睡虎地秦简、龙岗秦简、里耶秦简、岳麓秦简、张家山汉简、长沙走马楼吴简等新出简牍,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对秦汉帝国的产生、特征、政治经济体制等进行探讨。内容涉及战国秦人的天下观对帝国建构的影响、官僚制的形成及演变、爵秩位体系与秦汉社会分层、土地赋税与徭役制度等。

作者简介

  杨振红,1963年生,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简牍学研究》主编。专业中国古代史、简帛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昆仑学者”特聘教授。出版《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续编)》等专著。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日]《东方学报》、[韩]《东洋史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论著曾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天津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图书目录

上编
  “县官”之由来与战国秦汉时期的“天下”观
    一  关于“县官”的学术史
    二  秦始皇改“王室”“公室”为“县官”
    三  “县官”一词源于“四海九州县内”的“天下”观
    四  驳“县官”源于邹衍“赤县神州”说
    五  结语
  秦汉官僚体系中的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统及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秦及西汉时期的大夫位及其特权
    三  西汉公卿位的确立及其制度模型
    四  结语
  吴简中的吏、吏民与汉魏时期官、吏的分野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吴简“吏民”籍爵为公乘的意义
    三  吴简中的“真吏”与“给吏”
    四  汉魏时期官吏的分野
  从新出简牍看二十等爵制的起源、分层发展及其原理
    一  关于官爵、民爵、吏爵等概念
    二  秦汉时期官民爵分界线的变化
    三  汉文帝对位秩爵体系的改革
    四  二十等爵制的起源:以卿大夫爵位系统为标本
    五  结语
  秦汉时期的“尉”“尉律”与“置吏”“除吏”
    一  “尉”“尉律”与“置吏”“除吏”
    二  再论秦汉时期“吏”的属性
下编
  《二年律令》与秦汉“名田宅制”
    一  《二年律令》所反映的名田宅制实态
    二  战国秦汉土地制度形态的反思与重构
    三  结语
  龙岗秦简诸“田”“租”简释义补正
    一  “行田”
    二  “田实”
    三  “田籍”
    四  “程田”与“程”“程租”“租”及“匿田”
    五  “盗田”
    六  结语
  秦汉时期的田租征收
    一  学术史回顾及问题所在
    二  出土秦汉简牍所反映的程租制度
    三  程租制与分品制:东西方差异与统一
  秦汉时期的刍稿税
    一  基本史料与学术史
    二  户刍、田刍与户赋
    三  田刍稿税的征收标准
    四  余论
  出土“算”“事”简与两汉三国吴的赋役结构——“算赋”非单一税目
    一  新出“算”“事”简中“事”的含义
    二  新出“算”“事”简中“算”的含义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