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中国医学伤寒论

伤寒论

伤寒论

定 价:¥30.00

作 者: 张仲景 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7344654 出版时间: 2023-05-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本书以明·赵开美刻本为底本,全书共十卷,卷一为平脉、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本书为白文本,不载历代注文,读者可直接领悟张仲景原著的风貌,适合有一定中医学习基础者、临床医师深入学习。

作者简介

  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图书目录

伤寒论 卷第一 / 1
辨脉法第一 / 3
平脉法第二 / 9
伤寒论 卷第二 / 17
伤寒例第三 / 19
辨痉湿脉证第四 /26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1 ~ 30 条) /28
桂枝汤 /29
桂枝加葛根汤 /29
桂枝加附子汤 /30
桂枝去芍药汤 / 3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 31
桂枝麻黄各半汤 / 31
桂枝二麻黄一汤 /32
白虎加人参汤 /33
桂枝二越婢一汤 /33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34
甘草干姜汤 /34
芍药甘草汤 /35
调胃承气汤 /35
四逆汤 /35
伤寒论 卷第三 /37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31 ~ 127 条) /39
葛根汤 /39
葛根加半夏汤 /39
葛根黄芩黄连汤 /40
麻黄汤 /40
小柴胡汤 /40
大青龙汤 / 41
小青龙汤 / 41
桂枝汤 /4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42
干姜附子汤 /45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4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45
桂枝甘草汤 / 4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 46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 46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 46
芍药甘草附子汤 /47
茯苓四逆汤 /47
调胃承气汤 /47
五苓散 /47
茯苓甘草汤 /48
栀子豉汤 /49
栀子甘草豉汤 /49
栀子生姜豉汤 /49
栀子厚朴汤 /49
栀子干姜汤 /50
真武汤 /50
四逆汤 / 51
小柴胡汤 /52
小建中汤 /53
大柴胡汤 /53
柴胡加芒消汤 /54
桃核承气汤 /5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55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56
桂枝加桂汤 / 57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57
抵当汤 /58
抵当丸 /59
伤寒论 卷第四 / 6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28 ~ 178 条) /63
大陷胸丸 /63
大陷胸汤 / 64
大柴胡汤 / 64
小陷胸汤 /65
文蛤散 /66
五苓散 /66
白 散 /66
小柴胡汤 /67
柴胡桂枝汤 /67
柴胡桂枝干姜汤 /68
半夏泻心汤 /68
十枣汤 /69
大黄黄连泻心汤 /69
附子泻心汤 /70
生姜泻心汤 /70
甘草泻心汤 / 71
赤石脂禹余粮汤 / 71
旋覆代赭汤 / 71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72
桂枝人参汤 /72
瓜蒂散 / 73
白虎加人参汤 / 73
黄芩汤 /74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74
黄连汤 /74
桂枝附子汤 / 75
去桂加白术汤 / 75
甘草附子汤 / 75
白虎汤 /76
炙甘草汤 /76
伤寒论 卷第五 /79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179 ~ 262 条) / 81
调胃承气汤 /84
大承气汤 /84
小承气汤 /84
白虎汤 /86
栀子豉汤 /87
白虎加人参汤 /87
猪苓汤 /87
四逆汤 /88
小柴胡汤 /88
麻黄汤 /89
蜜煎方 /89
桂枝汤 /90
茵陈蒿汤 /90
抵当汤 /90
吴茱萸汤 / 91
五苓散 /92
麻子仁丸 /92
栀子檗皮汤 /94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94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263 ~ 272 条) /94
小柴胡汤 /95
伤寒论 卷第六 /97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273 ~ 280 条) /99
桂枝汤 /99
桂枝加芍药汤 /100
桂枝加大黄汤 /100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281 ~ 325 条) /100
麻黄细辛附子汤 /102
麻黄附子甘草汤 /102
黄连阿胶汤 /102
附子汤 /103
桃花汤 /103
吴茱萸汤 /104
猪肤汤 /104
甘草汤 /104
桔梗汤 /104
苦酒汤 /104
半夏散及汤 /105
白通汤 /105
白通加猪胆汁汤 /105
真武汤 /106
通脉四逆汤 /106
四逆散 /106
猪苓汤 /107
大承气汤 /107
四逆汤 /108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26 ~ 381 条) /108
乌梅丸 / 110
白虎汤 /111
当归四逆汤 /11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111
四逆汤 / 112
瓜蒂散 / 112
茯苓甘草汤 / 113
麻黄升麻汤 / 113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 113
通脉四逆汤 / 114
白头翁汤 / 115
桂枝汤 / 115
小承气汤 / 115
栀子豉汤 / 115
吴茱萸汤 / 116
小柴胡汤 / 116
伤寒论 卷第七 / 117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382 ~ 391 条) / 119
四逆加人参汤 / 119
五苓散 /120
理中丸 /120
桂枝汤 /120
四逆汤 / 121
通脉四逆加猪胆汤 / 121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392 ~ 398 条) /122
烧散 /122
枳实栀子豉汤 /122
小柴胡汤 /122
牡蛎泽泻散 /123
理中丸 /123
竹叶石膏汤 /123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24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127
桂枝汤 / 127
麻黄汤 /129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129
四逆汤 /130
桂枝加桂汤 / 131
桂枝加葛根汤 / 131
葛根加半夏汤 /132
葛根黄芩黄连汤 /132
大青龙汤 /133
小柴胡汤 /133
小青龙汤 /134
柴胡桂枝汤 /135
麻黄附子甘草汤 /135
五苓散 /135
伤寒论 卷第八 /137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139
桂枝加附子汤 /140
桂枝汤 /140
桂枝二麻黄一汤 / 141
白虎加人参汤 / 141
甘草干姜汤 / 141
芍药甘草汤 /142
调胃承气汤 /142
四逆汤 /142
麻黄汤 /142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143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143
桂枝甘草汤 /143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43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 144
芍药甘草附子汤 / 144
五苓散 /145
茯苓甘草汤 /145
真武汤 /145
生姜泻心汤 /145
大柴胡汤 / 146
蜜煎方 / 146
大承气汤 /147
柴胡桂枝汤 /147
辨不可吐第十八 /147
辨可吐第十九 /148
伤寒论 卷第九 / 151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153
大承气汤 /158
小承气汤 /158
甘草泻心汤 /159
当归四逆汤 /159
蜜煎导 /160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160
大柴胡汤 /160
大承气汤 / 161
抵当汤 /163
抵当丸 /163
茵陈蒿汤 / 164
小承气汤 / 164
十枣汤 /165
桃核承气汤 /165
大陷胸汤 /166
调胃承气汤 /166
桂枝汤 /167
伤寒论 卷第十 /169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 171
桂枝麻黄各半汤 /17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174
桂枝汤 / 175
干姜附子汤 / 175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 175
茯苓四逆汤 /176
栀子豉汤 /176
栀子甘草豉汤 /176
栀子生姜豉汤 /176
调胃承气汤 / 177
大陷胸汤 / 177
柴胡桂枝干姜汤 / 177
旋覆代赭汤 /178
大黄黄连泻心汤 /178
白虎加人参汤 /178
大承气汤 /179
白虎汤 / 179
小承气汤 /180
四逆汤 /180
桂枝去芍药汤 /180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180
葛根黄芩黄连汤 / 181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181
栀子厚朴汤 / 181
栀子干姜汤 /182
大柴胡汤 /182
柴胡加芒消汤 /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83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84
半夏泻心汤 /184
五苓散 /185
甘草泻心汤 /185
赤石脂禹余粮汤 /185
桂枝人参汤 /186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186
抵当汤 /187
桂枝加芍药汤 /187
麻黄升麻汤 /187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88
伤寒论后序 /189
附《伤寒论》子目 / 191
后记 /231
方剂索引 / 23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