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讯

跨洋的粤剧:唐人街戏院的黄金年代

20世纪20年代,粤剧曾在北美唐人街盛极一时,是北美音乐史、演出史重要的构成部分,《跨洋的粤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一书作者经过数十年的资料收集和潜心研究,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数据重现了这一辉煌时期粤剧演员的演出和生活,以及粤剧戏班和戏院的经营,并以此勾…

【编者按】

20世纪20年代,粤剧曾在北美唐人街盛极一时,是北美音乐史、演出史重要的构成部分,《跨洋的粤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一书作者经过数十年的资料收集和潜心研究,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数据重现了这一辉煌时期粤剧演员的演出和生活,以及粤剧戏班和戏院的经营,并以此勾勒粤剧乃至华人戏曲文化在北美的发展脉络。

无论是毛笔抄写的曲词,还是鲜活生动的舞台,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北美粤剧黄金时代的窗口。唐人街戏院曾经是充满活力的演出文化圈,但它们在北美音乐版图中的角色却鲜为人知。美国音乐和社会史的研究亦长期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然而,如要发掘这段历史,我们就需要把这些戏院从被压抑的沉默和长久的隐形中释放出来,并将它们从关于它们的迷思中剥离。

粤剧跟随着第一批中国移民的脚步来到美国。第一个抵达的剧团鸿福堂,于1852年开始在旧金山演出。接下来的五十年中,这座城市里开办了数不清的中国戏院,常常有多个戏院同时运营。在第一个黄金时期,19世纪7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有四家戏院。第二个黄金时期在20世纪20年代,一年之内大舞台戏院和大中华戏院在旧金山相继开张,两间戏院均有七百多个座位,且每日都有粤剧演出。然而对于美国音乐史来说,这些戏院却几乎是隐形的。

本书通过研究唐人街戏院的跨国影响,特别是戏院历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十年,来重新探讨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本书将重新利用那些至今尚未得到学界关注的史料和文件,将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发掘华人戏院的演出历史、风华绝代的伶人及粤剧在北美曾有过的辉煌成就与深远影响。

在这部书中,我也希望将美国唐人街的华人戏院放入更广阔的地域范围来思考。本书虽主要讨论美国的情况,但如果没有北美洲的甚至整个美洲的更大语境,其实并无法完全了解美国华人戏院的历史。借由跨国的视角,以及对这一广阔地域的研究,本书追溯了北美华人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粤剧演员的巡演网络,以及整个华人戏院圈的流动性。跨越国界是华人戏院行业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也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商业合作的建立、家族关系的复杂网络或者城市改造的原则都左右了跨国联系,这使得资本、演员和演出的跨国流动既明显又隐蔽。

本书所研究的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之所以选择这十年有以下一些原因。首先,唐人街的戏院在这段时期经历了惊人的崛起。源源不断来到美国的大量粤剧演员维持了艺术的活力。其次,此时粤剧仍然是华人社区的主要娱乐,有声电影等其他娱乐形式一直要到1930年左右才开始逐渐变得比较普遍。第三,随着华人移民在社会上获得更高的地位(旧金山华人社区建立起了金融机构、电话局、基督教青年会等),以及华人家庭和第二代华人数量的增长,戏曲等社交娱乐活动愈发重要。最后,由于日常上演戏曲的固定戏院的建立,以及印刷文化(戏桥、报纸和粤曲选集)和聆听文化(唱片和广播电台)对戏曲文化的加强,戏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20世纪20年代是唐人街中国戏院深入人心的黄金时期,尤其引人瞩目。这一时期内,中国戏院深深地融入了北美华人社区的金融、政治、社会和家庭结构中。这些蓬勃发展的中国戏院在20世纪30年代虽已盛景不再,但仍继续运营。1936年美国联邦政府公共事业振兴署(WPA)的一项针对旧金山中国戏院的研究也显示,这些戏院的演员大多依然年轻而热情,演出也依旧维持着卓越的质量。

粤剧繁荣的黄金十年留下了数量颇丰的各类文件和物品,反映出了规模庞大的中国戏院的经营结构,让我们足以根据他们自己的声音来重现这段历史。正如人类学家厄本提醒我们的,文化的传播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因为“它以物质形态留下短暂或永久可感知的印记”。唐人街的戏曲传统留下了它的印记。粤剧的戏院建筑留痕于街角,各式粤剧物品在家中或商店的角落里蒙尘。戏院印制的戏桥,上沿层层叠叠涂抹着厚厚的胶水,这是它们每日被张贴在戏院门口公示的痕迹;在加州采矿小镇里找到的陈旧堂鼓上的制造商标志,不仅记录了时间和产地(晚清,广州),而且也可被视为跨国戏班在偏僻地区留下的足迹。在许多城市里,华人戏院位于唐人街社区的中心。20世纪20年代的几间戏院,虽然用途几经改变,室内仍然留存着弧形的舞台前缘以及两个虎度门(即戏台两侧出口)——后者是粤剧舞台的特征。

在20世纪后期,随着美国华人历史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那些长期被忽视或是被深深埋藏的有关粤剧演出的资料和文物也越来越多被保存下来,并逐渐开放供研究使用。旧金山的表演艺术和设计博物馆、美国华人历史学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种族研究图书馆、西雅图的陆荣昌亚洲博物馆都收藏了重要的华人戏院戏桥和舞台照片。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蒋北扶收藏馆、重要商人叶生家族以及香港太平戏院的源碧福(Beryl Yuen)家族的宝贵文物藏品,也让我们可以一窥历史的痕迹。专门为美籍华人建立的档案馆日益增多,它们也开始对历史文件进行制度性的收藏。其中中文的历史文件,包括戏桥、海报,当地中文报纸上的每日广告、新闻报道和评论,以及粤剧歌曲曲本,都至关重要。这些档案资料中更有大量舞台照片和有限的历史录音,这些照片和录音共同组成了我们可以依据的、关于唐人街华人戏院演出的文字、图像及有声历史资料。

然而,尤为独特且具有启发性的是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排华移民档案。20世纪20年代属于美国排华时期。在这期间,美国政府密切监管来自中国的移民,其中就包括了粤剧演员和华人戏院。政府的严苛监管往往留下巨细靡遗的文书信件,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历史的宝库。这是为历史学家所共知的讽刺事实,而唐人街华人戏院的情况尤为如此。三十多年来,为每个以演员身份正式进入美国的中国人办理申请入关的繁复手续所留下的文件,以及戏院或戏班的每一次申请记录,如今都成了美籍华人音乐史的重要材料来源。在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排华法案档案和记录中包含了劳工部和戏院律师之间的申请、审议和答复,这些都与演员的入境签证、配额、调动、续签、旅行和拘留及驱逐等诉求有关。这其中有1921年至1943年间六间粤剧戏院或戏班的大量文件,以及入境港口数不清的演员个人档案。官方文件的卷帙浩繁证明了粤剧戏院运营的规模之大,以及20世纪20年代赴美演出的粤剧演员的人数之众。这也使得唐人街戏院的历史能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细节。

正如戏剧学者雷碧玮所指出的,中国戏曲常能让中国移民展现他们引以为傲的中国文化,而商人也借以“将他们的经济成功转化为文化资本和优越感”。对于戏院行业的运作来说,提供赞助的商人以及精通粤剧且善写旧体诗词的博学专业人士不可或缺。充满活力的社区也同样重要,可以确保戏院不断成长。唐人街社区中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都对戏院的发展有所影响。戏院也依靠那些活跃在舞台上的技艺高超的歌伶和乐师,为社群集体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是戏院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许多出色的演员来自中国南方的城市戏院,也就是所谓的省港班。这些大城市的戏院培育了众多在20年代跨越太平洋的专业演员。上海也有专演粤剧的戏院,旧金山中国戏院里的许多重要演员,在抵美之前就已在上海著名报纸《申报》上备受好评。

印刷和视觉文化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印刷媒体的发展,许多中文报纸在北美发行(仅旧金山就有四大日报),它们为戏院的成功做出了贡献。一方面传播演出内容,每日登载戏院当日剧目和演员阵容的广告,以及戏曲唱片的日常广告、报道,戏迷的诗词和曲词等;另一方面,各地报社拥有的汉字印刷设备也十分关键,为每日戏桥及专刊提供了铅字排印的条件。映相馆(照相馆)为演员和舞台表演拍摄的专业照片,并将照片印制派发,亦有助于塑造粤剧的视觉文化。如旧金山的精美映相馆和乐观映相馆、纽约的自然摄影工作室和温哥华的周耀初映相馆等华人经营的映相馆,都成了华人戏院的长期合作伙伴。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与戏院的长期合同也促成了映相馆行业的繁荣。例如,精美映相馆维持了与大中华戏院的长期业务关系,并给我们留下了数百张舞台和演员的照片。各地戏院和当地其他商业组织之间也有许多类似的合作。

粤剧唱片业更带来了一种新的聆听文化。唱片的广泛传播不仅对戏曲文化十分有利,也为戏院创造了更多的商机。维克多(Victor)、哥伦比亚(Columbia)和壁架(Beka)等跨国公司定期发行戏曲唱片和粤剧名伶的新唱片。这十年间,粤剧唱片的广告在北美城市华人报纸上的位置越来越显著。录音师带着他们的特殊设备从美国前往中国香港进行录音,录音的对象包括著名的粤剧名伶,特别是那些曾在唐人街戏院演出的伶人。戏院和唱片公司的合资企业使得二者能够相互促进。戏曲唱片经常在华人家庭、商店和洗衣店中播放,更是让身在偏远地区、不易在戏院中观赏舞台表演的华人也同样能够听到戏曲,因此培养出更广泛的观众基础。这些唱片附带着印有曲词的插页,听众可以通过当地商行和邮购买到。纽约李典公司是最早在当地《民气日报》刊登粤剧唱片广告的商行之一。这间公司的广告因使用李雪芳和李飞凤等明星的照片而与众不同。很快,戏院也推出了自己的唱片公司以从中获利。1925年在旧金山开业的大中华戏院于1927年与中国香港商人合作,创办了远东唱片公司。此举非常成功。到1930年,该公司已经发行了六期唱片目录,制作出版了近两百张唱片。

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商业和文化组织在维持戏院运营和促进演员在跨国网络中的流动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实业拥有的社会力量能够帮助提拔演员,并确保他们在社区中的声望。这一紧密联系明显地表现在宗亲团体方面,有着著名姓氏的戏曲演员可以得到宗亲最强力的支持。例如,女星关影怜在旧金山最知名的赞助人与她同姓关,并认她为义女,这样的现象在当时不足为奇。此外,社区的筹款活动也往往借助演员和戏院以获得华人社群的支持。戏院的这种社会功能至关重要,正如音乐学者李忠顺(Tong Soon Lee)针对新加坡的类似情况所指出的:“中国戏曲已经成为一种娱乐形式,同时也是华人群体社会的和宗教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发起并参与了筹款活动。” 一般来说,在美国,如历史学者陈勇(Chen Yong)在他关于旧金山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戏剧作品……不但反映出,同时也推动了社群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的转型”,一个戏院的戏桥甚至宣称其剧目是为了“唤醒我们的同胞以抵御外辱”。 而且,正如加拿大历史学者艾莉森·马歇尔(Alison Marshall)所言,戏曲表演是“人们寻求非宗教和非政治性参与的空间”。 粤剧无疑提供了唐人街社区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形象——一个华丽的、理想的中国文化形象。粤剧演员对如花车游行和义演等社会和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地推动华人发起的社区倡议。地方、跨国和全球性不时交织在一起。地方大事通过戏院来传达,戏院本身也是巨大跨国网络的一部分,而全球性的中国赈灾活动或爱国运动则由戏院向当地社区寻求支持及声援。

通过多元化的历史来想象唐人街戏院,能够避免陷入常见窠臼,即仅将其视作一成不变的、对过去的重复。同时,这种新的想象能使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戏曲如何动态地被呈现、被置于社会历史语境和地缘政治现实中,而非仅仅将之视为一种孤立而边缘的文化生产。事实上,唐人街戏院曾在华人社群文化活动的创造和实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如历史学者亚当·麦克肯(Adam McKeown)所揭示,“美国华人在20世纪初不仅仅将其自身视为一个被边缘化的移民群体。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全球经济和政治的趋势,力图在这些变化中为自己和中国打造一个有意义的场所” 。这些戏院为创建这样一个场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们塑造了一个文化丰富多彩的现代唐人街形象,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中国商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从许多方面来看,这本书有助于理解戏曲文化领域的内涵:音乐上的、视觉上的、文学意义上的和以戏曲表演构建起来的主体性。了解这个知识领域——它的传说、表演风格、表演实践、观众期望和话语,也就是了解美国华人的文化空间。

《跨洋的粤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美]饶韵华 (Nancy Yunhwa Rao)著,程瑜瑶译,我思Cogit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1年9月。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