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地方文史:数位文史与地方记忆

2021年11月29日,在第五届地方文史高级研修班的专家讲座活动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冯筱才教授作了题为“数位文史与地方记忆”的学术讲座。

2021年11月29日,在第五届地方文史高级研修班的专家讲座活动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冯筱才教授作了题为“数位文史与地方记忆”的学术讲座。冯筱才认为传统的地方文史征集方法需要进行“数位革命”,提出了“数位文史”与“地方记忆”两个概念,呼吁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合作、共享、抢救、传承,以多种创新手段,将各种物质性或非物质性的记忆都赶紧抢救保存下来,以馈后人。这场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刘建平副教授主持。

数位文史

在讲座的开始,冯筱才谈到了地方记忆抢救之急迫性。地方的文化遗产与历史遗留消逝速度非常之快,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够最快、最紧急、最有效地去抢救这些资料?他指出,数位化对历史研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革命,可能给历史研究带来很多便利。影像、声音与AI技术,纸质文献的超高倍率压缩、保存、传播与查阅,包括数据的深度挖掘,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高度整合,GIS系统的运营,都给历史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冯筱才将“数位文史”定义为:在地方文史工作中大量引入数字方式,大幅提升物质或非物质历史遗留的抢救效率,并拓展保存即将消逝的历史遗存的渠道。包括用相机、手机、录音笔、摄录机等尽量快速抢救各种民间记忆,这些记忆包括文献与口碑,实物、仪式、村落、街区、建筑等空间,将所有与人们记忆有关的且转瞬即逝的东西,都尽量以数字形式抢救下来,以备未来人们查阅、研究及追忆。另外,“数位文史”也指在地方文史研究工作中普遍运用数位资料库,提升文史研究水准,同时亦指文史编研成果公共转化中数位技术的运用。

冯筱才指出,数位文史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保存,空间有限,但硬盘无限,资料存储的技术很方便,而且可以做很多备份。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征集,原件征集在收购和保存方面都存在着困难,但是数位征集是可行的,而且速度很快。先把材料扫描保存,包括口碑的抢救,实物、仪式的拍摄,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赶快去做。第三是数位检索,数据库不断更新,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检索。在口述访谈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数位手段。尤其在疫情情况下,线下访谈实现不了,就要做线上的访谈。此外还有数位呈现,编研成果要想办法数位呈现,因为现代人大量使用电子产品,但有质量的供应方太少了。把文史编研成果转化为知识,影像化、故事化,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口述访谈

接下来,冯筱才分享了自己做口述访谈的经验。数位技术在口述访谈中的运用,包括在访谈前对受访人做背景资料调查,在访谈过程中即时通过网络和数据库查阅受访人所提到的内容,及时与受访人做资料沟通,提高访谈效率。还包括影像资料的辨识,随访资料的发掘与拍摄复制,访谈过程的摄录存档,都要充分利用数位技术。

他指出,在口述访谈前一定要对受访人做背景资料调查,充分了解受访对象,设置高质量的访谈提纲,才能赢得受访者的尊重。他很重视在访谈过程中建立双方的信任,强调不能把口述访谈看作单向的信息汲取,而要视之为双向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互通的过程。访谈是一个开放而不是封闭的过程,不能将受访人标签化。比如去采访一个抗战老兵,除了采访其抗战中的经历,也可以采访他生命史中的其他重要经历,不要忽视他人生长河中的许多精彩故事。老人是个博物馆,访谈者却只看一个窗口,而对其他的都不感兴趣,这既是对受访者的不尊重,也错失了抢救丰富历史记忆的机会。所以在访谈的议题、深度、广度、细节方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另外,要注意概念的使用,在访谈中要多使用他们自己所能理解的语言、词汇,不要问太多宏观评述性的问题。冯筱才提出“三化”原则,访谈时问题设计必须具体化、日常化、细节化。同时要注意受访人自己的“合理性表述”或“合法性建构”,有些受访者已经形成格式化的回忆了,要在充分了解所有已经发表的材料的基础上,用细节避免叙述人过度惯性重复表述,将受访人从情绪引导出来、回到具体历史情境。

冯筱才还介绍了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文史编研成果的呈现和公众推广的案例。比如美国南方口述史项目、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社区口述历史项目,都做了大量的专题性的口述访谈项目,有视频有录音,可以在线播放,这样记忆就保存下来了。大家可以观看、传播、在线互动,甚至可以跟公共教育结合起来。爱尔兰的1916年民间书信项目,就是将史料征集与社区教育、青年教育结合起来,每个加入者都要去整理一封一战期间的书信然后同时要朗诵、扮演,变成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教育项目。

冯筱才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媒体时代,但有质量的供应方太少了,很多年轻人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反而对真实的历史世界没有兴趣。所以他一直在推动口述历史教育课程,让学生访问自己家的老人,让子女和父母聊天。这也是拉近亲情关系的一种方式。把大学生、高中生动员起来,去访问自己的家人,然后将视频录音内容上传,变成一个公共记忆库,既是征集,又是教育,又是传播,这是非常值得做的。

地方记忆

冯筱才在讲座中提及自己在地方做调研时,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围绕地方特色所讲的俗语或顺口溜,往往一句话就把不同地区的地方文化差异全呈现出来了。一首地方民歌或童谣,也充满了人与地方间的情感依附和关联。这些都是地方记忆的重要部分。

冯筱才认为,地方记忆指特定地理空间中人们生活、生产、制度、社会、文化、消费各方面的历史遗存。国家制度或政策在地方的实践及人们对所经历的事件,以及人们的认知、情感亦包括在内。其载体除了大家熟知的档案文书、民间文献以及口碑史料,亦包括其他各种形式的信仰、仪式、表演、娱乐等非物质形式。

公藏档案和在籍古册之外,还要抢救什么“地方记忆”?首先是老人家的记忆,还有那些将要被推平的村庄、社区、厂区,这些即将消失的东西,绝对是濒危历史记忆的范围。其次,可能毁灭的老纸头,包括墙壁上的文字、标语,都要拍下来记录下来,即将被后代烧毁的遗物中也可能包括极为重要的地方记忆史料,冯筱才倡议不要乱烧遗物,尤其是有重要历史记忆的文字或物品应该保存下来,捐赠给有关机构或社区(村史)博物馆。首先要宣传教育,然后要有奖励激励,地方文史部门要通过给捐赠者提供捐赠证书等方式,从被征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鼓励他们做这个事情。

除了物质记忆,还要保存那些即将逝去的、不被重视的非物质记忆。包括传承即将中断的手艺,无人愿讲的地方方言,快速消逝的仪式、风俗,地方戏曲表演等等。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抢救,只要是人生活过的都值得记录。冯筱才引用了科大卫教授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个博物馆,最珍贵的历史资源是人。”他指出,人是最珍贵的历史资料,人没有了,他大脑中保存的资料就都没有了,所以口述访谈特别重要。

古人说,“礼失求诸野”,是说礼乐崩坏,丢失的传统道德、文化还可以到民间去寻找,但以后“野”失了怎么办?现在“野”也许已经不容易找到了,城市里面全是一个个商业街区,农村全是一个个高度同质化的新农村民居。冯筱才希望“野”失能够求诸“馆”,所有的东西,都应该赶快抢救下来,进入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各种各样的收藏机构。200年以后的人可以到这里去寻找,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吃什么怎么玩,他们开什么玩笑。而且要做成动态的,带一个虚拟眼镜,就可以回到一二百年前,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政绩工程,商业项目开发,把古建筑推倒,造一些仿古的,然后把它高度商业化。冯筱才认为,这种高度的模式化的改造是非常悲哀的事情。现在很多古村全部荒废掉了,悠久的历史记忆可能都保存下来,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他举了香港荔枝窝永续乡郊计划和台湾邵族的文化生活复育园区的例子,提示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历史文化保存与复育问题。

面对很多文史工作者提出的人手不够怎么办的问题,冯筱才提出可以进行义工招募,将保存记忆变成政府工程、文化工程,与大中学生研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他们走出去,去跟老人家聊天,抢救和保存记忆。同时要发展自助式的记忆抢救保存平台,有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帮助设置平台,通过自助式平台提供口述史规范与格式,为拍摄视频或录制的音频上传技术协助,为民众寄存口述视频并提供拷贝,民间文书数位化线上共享等服务来保存共同记忆。另外,还要建立合作联盟,地方加地方,地方加高校,专业加业余,官方加民间,大家共同来做才有可能多抢救一点记忆。

冯筱才指出,之所以每年由华东师范大学举办地方文史高级研修班,就是希望和不同院校的教授,地方文史工作者合作,大家共同来做这件事情,提升研究水准。大家只有一起合作、共享、抢救、传承,才能够将代表中国大多人的记忆保存下来。

(本文已经冯筱才教授审阅)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