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小米之道》——互联网预言家看小米

在中国,从事产品设计时,是没办法基于市场上已存在的零部件开始设计的,你必须给出零部件的设计方案。

本文摘自《小米之道》,克莱·舍基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小米之道》——互联网预言家看小米

作者克莱·舍基

一、小米崛起的双重风口

新国货趋势

手机作为一种体现个性的产品。存在着炫耀和实用这两方面的属性。围绕着这两种属性,分别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商业形态。第一种模式的核心是设计,第二种模式的核心是价格。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之间无法覆盖的空白区域会变得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们要求产品在便宜、实用的同时,同样要求手机能凸显自身的身份。小米正是以此为基础,成功地推出了小米手机等爆品,制造了一种流行时尚。

物联网趋势

物联网的突飞猛进,使得手机逐渐演化为了人类身体的一部分。对于这个大趋势,雷军很早就意识到了,并开始在内心中规划起利用这一风口的方式。尽管是从操作系统切入,但小米没有像微软那样,选择和其他手机厂商合作,直接获取利润,而是以MIUI为切入点,介入到了手机的制造。这一点突显了小米的眼光和抱负,也为小米生态链奠定了一个牢固的基础。

二、小米的商业模式

当一个趋势特别巨大时,它就会超过人们的认知水平,没有人能够提前把握一切。小米没有死死咬住某种商业模式不放,而是保持着十足的开放性。首先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站稳脚跟,然后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小米商业模式总是具有阶段性的。就像卫星一样,它先围绕某一个轨道运动,直到变轨点,再步入下一个轨道。

软件+互联网

当小米发现操作系统是安卓手机巨大的痛点时,便开始打磨MIUI,从而获得了最初的阵地。研发MIUI的过程,使得小米聚拢起了大量的发烧级用户,这些人不但能够帮助小米完善MIUI,还成为小米手机的免费营销人员。

硬件+软件+互联网

依靠MIUI成功地将自己的触角扩张到手机硬件后,小米开始构建起自己的新商业模式。低廉实用的产品往往忽视设计,而小米就是要打造既重视设计又低廉实用的产品。电子产品的零部件的价格下降速度极快,这给了小米实现自己企图心的机会。如果寿命很长且价格总体维持稳定,那么即使产品上市时定价低于成本,也会最终获得不菲的利润。

硬件+新零售+互联网

随着手机市场逐渐陷入红海,小米开始利用手机领域的经验,大规模涉猎其他产品,打造自身的生态链。手机掌握着巨大的线上流量,加上足够丰富的生态链产品作为支撑,雷军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新零售体系。

《小米之道》——互联网预言家看小米

图片来自网络

三、小米的国际化战略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这不但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这种环境,为打造世界级企业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企业可以先在国内市场这个温床上快速成长,然后突破国界去世界市场攻城略地。

小米自诞生时起,就致力于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它不但花费巨资购买了域名,而且很早就开始着手迈出国门。如果自己真的代表着物联网大趋势的潮头,在商业模式经过了中国市场的检验、并坐拥中国超强的生产能力情况下,没有理由不能在世界取得成功。显然,检验小米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它最终有没有成为一家世界巨头。

四、小米的智能生态链

过去的消费者普遍成长在非数字时代。当他们在迈入数字时代时,仍保持着传统的认知习惯。因此,他们希望数字世界能够模仿现实世界,比如文件夹的图标是一个夹子,搜索的图标是一个放大镜。然而,新一代年轻人几乎是从小就开始沉浸于数字世界中,这使得他们希望现实世界能模仿数字世界。他们希望现实中所有屏幕都是触摸式的,不管是电视,还是手表。

现有的绝大多数产品最终都会被安装上一颗“芯”,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互联网化。当世界变得越来越“软”时,我们不需要另购一件新产品,而是通过不断升级相关软件,就能提升产品的性能。小米介入手机制造领域手段,就是通过不断升级的MIUI打开市场。它自信,自己的这一套东西可以移植到更多的领域。

五、小米的供应链

废物利用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对于电子产品也不例外。不管多落伍的产品,只要有零件还能拆卸,就存在市场。这种传统使得电子行业的从业者,对于电子产品存在一种天然的“祛魅”现象,没有人觉得电子产品有什么神秘之处。以此为基础,随着制造体系的扩展,中国产生了很有自身特色的“创客运动”。在中国,从事产品设计时,是没办法基于市场上已存在的零部件开始设计的,你必须给出零部件的设计方案。

尽管这种产业格局能保证企业可以从源头开始设计,但也会使得负责制造的供应商屏蔽小企业的订单。小米之所以在初期能够克服这种障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的预售模式。巨大的预订量使得负责制造的供应商乐于投入资金改造生产线,生产小米的产品。

《小米之道》——互联网预言家看小米

图片来自网络

六、小米与中国速度

起点极低、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庞大的人口,这些都给中国经济安上了一个奇怪的弹簧。在中国,趋势出现常常晚于世界其他地方,但一旦有动作,速度就会比其他地方快。从小米在智能手机上的赌注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智能手机普及率还不到10%时,雷军和伙伴就看到了未来。2012年,在推出第一款手机一年后,雷军说:“我希望到2013年,2/3的中国人都用上智能手机。”他无疑是正确的。

七、小米的闭环

小米作为一种新兴力量,以其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为中国手机制造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小米作为一家企业而言,刚刚成立没多久,这使得它缺乏必要的技术储备和品牌粘性,而技术和品牌对于企业而言,往往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护城河效应”。缺乏护城河的保护,小米就必须加速商业模式的创新速度,提升经营效率,以拉大自身与行业对手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对手的模仿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硬件、互联网和新零售”是雷军对于小米的未来规划,而这三大块业务实际上正好构成了一个闭环。它不但能够更充分地整合小米的资源,提升综合效率,还能竖起保护自己的屏障。

作品简介

《小米之道》——互联网预言家看小米

《小米之道》,克莱·舍基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纵观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可以明显发现,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几乎都是先引入国外商业模式,然后通过强化本土化特点来构筑自己的壁垒。在这种背景下,小米是名副其实的新物种,它走的是相反的路线:依托中国的内在优势诞生,却创造出了可以向世界扩散的全新商业模式。在克莱·舍基看来,小米是一种象征,它意味着中国从模式输入到模式输出的大逆转。

从软件开发到硬件制造的“虚实无缝结合“,小米站在了物联网革命的制高点;从移动互联网入口到新物种生态链,小米构建起了流量调控中心;从设计风暴到新零售体系的搭建,小米打造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闭环系统。通过对小米复杂商业模式的抽丝剥茧,克莱·舍基不但梳理出了小米崛起背后的逻辑,更是断言,在万物有“芯”的大趋势下,“小米”是全世界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产品都必须学习的标杆。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