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没有绝对的依恋,没有绝对的丧失

丧失:依恋三部曲的终结之作。

本文摘自《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英]约翰·鲍尔比著,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1月版

接近行为

将婴儿带到母亲身边或者将他保持在那里的行为有两个最有名的例子:第一个是接近,包括寻找和跟随,在每种情境下使用任何可能的方式移动;第二个则是依附。第三种不太容易识别的是非营养性的吮吸或抓握乳头。

接近母亲和跟随她通常在孩子移动的时候变得更加明显。此外,很快,通常是在第一年的第九到十二个月的时间里,这种行为的组织形式会变得更加目标校准型。这意味着,当母亲改变她的位置的时候,孩子自己的移动方向也会相应地改变。此外,一旦孩子的认知器官成熟到可以开始认知缺失的客体并寻找它们的时候,皮亚杰认为大约从九个月开始发展这一阶段,孩子不仅会接近或跟随他可以看得见或听得见的母亲,而且还可以在她不在的时候去熟悉的地方寻找她。

为了达到接近母亲的设定目标,所有孩子所具备的移动技能都会被展现出来。他会爬行,拖着脚走,步行或者奔跑。当他的行动能力严重受损时,例如由于药物的作用,他仍然会去达到这个目标,即使翻滚着过去(Decarie,1969)。这些观察所得意味着这些行为系统不仅是目标校准的,而且还是计划组织形式的:总体目标是恒定的,但达成它所要使用的技巧则是灵活的。

虽然人类婴儿比起他们的近亲猴子来说更不善于依附,不过他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具备紧靠的能力。在随后的四周中,他的这种行为越来越有效。到了三十天的时候,麦格劳(McGraw,1943)发现,他可以用手抓着杆子支撑自己半分钟的时间。后来,在西方国家,这一能力会降低,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不被使用。在大概十八个月之后,这一能力又会有所提高,但那个时候它会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被组织起来。

在较早或稍后的几周里,引发婴儿紧靠行为的条件包括:赤裸身体,例如没穿衣服待在母亲的膝盖上,并且突然面对变化,例如母亲跳起来或被绊了一下 。之后他就会紧紧地依靠,尤其是在警觉的时候。例如,在九个月的时候,如果一个婴儿在陌生人的怀抱里,当她要把他放到陌生的环境中的时候,他就会紧紧地靠住她,想要“把他剥下来”会非常困难(Rheinglod,个人交 流)。

尽管人类婴儿的紧靠行为曾一度被认为是原始人类树上生活时代的遗留,但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实际上是在所有的猴子和大猿中发现的婴儿紧靠行为的人类版本,虽然没那么有效,但起到的是相同的作用。在其组织方面,紧靠一开始似乎是相当简单的反射反应。但随后才变成目标校准形式。

尽管吮吸通常被看作简单的食物摄取方式,但它也有更进一步的功能。所有的灵长类婴儿,无论是人类还是低于人类的种群,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抓住或吮吸乳头或类似乳头的物体,尽管大部分时候他们并没有获得食物。在人类婴儿中,吮吸大拇指或安抚物都是极常见的。在没有母亲带大的小猴子当中也很普遍。但是,如果它们被母亲带大,那么小猴子吮吸或者抓住的就是母亲的乳头。所以说,在自然条件下,非营养性吮吸和抓住乳头的主要结果就是婴儿保持了与母亲的亲密接触。海因德等人(Hinde,Rowell & Spencer-Booth,1964)也强调了这一点,他们指出,当小恒河猴紧靠住奔跑或攀爬的母亲时,它通常不仅用双足和双手依附住母亲,而且还会用嘴巴含住一个或两个乳头。实际上,是那种五点位置方式的抓住。在这种情况下,抓住乳头也发挥了紧靠的功能。

这些观察清晰地显示了,在灵长类中,抓住乳头和吮吸有两个不同的功能,一是营养,另一个是依恋。这两种功能都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假设营养在某种程度上是最主要的而依恋只是次要的会产生一个错误。实际上,它花在非营养吮吸上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营养性的吮吸。

从两种不同功能的角度来看,这一行为的两种形式在动作上有所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洛威尔(Rowell,1965)提到,非营养性的吮吸要比营养性吮吸更表浅。在她养育的小狒狒身上,其实很容易区分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吮吸,因为营养性吮吸总是指向奶瓶而依恋吮吸总是指向安抚者。当感到饥饿的时候,小狒狒总是会去吮吸奶瓶。而当它警觉的时候,则会去吮吸安抚者:“食物供应者无法提供安全供应者所提供的价值”,反之亦然。当小狒狒警觉的时候,只要一开始吮吸安抚者,很快就会放松并感到满足。

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人类婴儿花费在非营养吮吸上的时间。在灵长类社群中,婴儿的非营养性吮吸通常指向母亲的乳房。在其他社群中,通常会指向乳头替代品,大拇指或安慰物体。不过,无论指向的是什么物体,能够进行非营养性吮吸的婴儿要比那些无法进行的更容易感觉满足和放松。此外,就像猴子一样,尤其是在不安或警觉的时候,人类婴儿会进行非营养性吮吸。所有这些发现都支持这样一个结论:非营养性吮吸是一个独立于营养性吮吸的活动;并且,在人类的进化适应性环境中,非营养性吮吸是依恋行为整合的一部分,其可预测结果是与母亲的接近。

内容简介

没有绝对的依恋,没有绝对的丧失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丧失》,[英]约翰·鲍尔比著,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1月版

本书是约翰•鲍尔比依恋理论系列的第三卷。在人类社会中,丧失重要亲人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经历,鲍尔比详细探讨了家人离世后个体的丧失感,包括丧失父母、配偶和子女,主要探索了年幼儿童对于母亲人物的暂时性或者永久性丧失的反应方式在人格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方面的影响。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顺利度过哀悼期并从中恢复过来,而有些人却没有?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丧失感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并为心理学从业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