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文学观:“新作家”应当追求“年轻而不同”

“我的文学观”正在丧失自我表达的激情,“我们的文学观”日渐趋于守成和固化。而日渐固化的文学观正在成为制约当下中国文学可能充分打开的“负能量”。

2017-07-10

光明日报

读书:互联网时代坚持独立思考,别把头脑外包给机器

互联网的好处,一是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更丰富的材料,二是甚至可以纠正前人的错误。但是坏处也有,有的时候会带来现代学者的“虚骄”。

2017-07-10

文汇报

王维的禅诗审美:色空、动静和生死三方面的圆融

王维禅诗审美境界的显著特点是圆融,主要体现在色空的圆融、动静的圆融、生死的圆融三个方面,这是与王维独特深透的禅学感悟息息相关的。

2017-07-10

光明日报

人可以只靠一种食物维生吗?

然而,除去纯营养因素,饮食结构只局限于一种食物依旧道阻且跻。人类自身存在避免此类现象的身体机制(可能因为这最终会导致营养不良)。

2017-07-10

中国日报网

李扬帆:“中国”国名的形成与近代民族主义的构建

国名对于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凝聚意义和符号价值。“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名称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2017-07-07

一枚石头

家风,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动产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

2017-07-07

慈怀读书会

为什么越南古代也自称炎黄子孙?

越南神话是长期构架的成果,从鸿庞氏的神话就可看出古越南在中华文化浸润之下汉化程度已经很高。后来,鸿庞氏的开国神话在后黎时期被载入官方史料。

2017-07-07

明清史研究

大学为何需要白日梦和乌托邦精神

乌托邦精神,正是大学教育超越直接的现实才能最终抵达的将来的自由。

2017-07-07

澎湃新闻

临水选亲 :同时落水,历史上的人如何权衡先救谁?

只有在现代社会中,依托于较为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较为充裕的物质财富,才逐步实现了老年、妇女和儿童相互平等的权利。

2017-07-07

中国国家历史

知识分子,以独立为第一义

如果要对所有知识分子提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标准或者说“职业伦理”,我想能够提出来的只能是“独立”,即尽可能地在人格、精神和观念上独立,包括经济上的自食其力、有自己内在和…

2017-07-07

社会学博览

陈乐民、史傅德:法国大革命与启蒙精神

陈乐民先生与史傅德先生是翁婿关系,2005年夏天,史傅德暑假期间来北京,与陈乐民闲谈历史上的欧洲和中国。

2017-07-07

澎湃新闻

冷战后美国史的转向与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

纳尔森关注的是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观念的诞生意味着知识被商业化和商品化,观念成为了一种可售品。

2017-07-07

澎湃新闻

当《红楼梦》遇上文艺复兴:骑士贾宝玉VS杜西尼娅

相比于《红楼梦》重重叠叠的结构方式,《唐吉诃德》却是平铺直叙得不行,恍如一个悠长的长镜头,一路跟拍到底。《红楼梦》犹如崇山峻岭,《唐吉诃德》则好比一条大河。

2017-07-06

广西师大出版社

读书这件事虽好,但有些陷阱也得避开

不过,当“多读书”成了一种“舆论正确”时,反倒鲜有人去思考,该怎么读书才是真正的“好”,或者说,是否也存在某些可能,“多读书”反倒弊大于利?

2017-07-06

澎湃新闻呢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除了被大量滥用的 ECT,精神科另一种备受争议的刺激疗法是「电击厌恶疗法」。其发明过程,比 ECT 更令人不忍直视。

2017-07-06

大象公会

热门文章排行